延安时期的卫生职业教育及其作用
2011-08-15王晋林折惠兰
王晋林,折惠兰
(1.甘肃省委党校,甘肃 兰州 730070;2.兰州电子工业学校,甘肃 兰州 730030)
延安时期的卫生职业教育及其作用
王晋林1,折惠兰2
(1.甘肃省委党校,甘肃 兰州 730070;2.兰州电子工业学校,甘肃 兰州 730030)
延安时期;卫生职业教育;陕甘宁边区
延安时期的卫生职业教育,是陕甘宁边区实施新民主主义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培养了大批卫生医药技术人员,促进了边区卫生医药建设事业的发展,而且有力地支援了抗战,为发展新中国卫生职业教育奠定了基础。
1 延安时期卫生职业教育的开展
1.1 延安时期卫生职业教育开展背景
延安时期卫生职业教育,是陕甘宁边区建立的专门以培养卫生医药技术人才的职业教育,是边区实施新民主主义文化教育建设的重要环节。卫生医药事业是革命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关系到革命队伍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也关系到革命事业的成败,是培养卫生医药技术人员、促进卫生医疗事业发展的关键。抗日战争爆发前,陕甘宁边区“卫生条件极差,缺医少药,人畜死亡率很高,婴儿死亡率达60%,全区巫神多达两千余人,招摇撞骗,危害甚烈。人民不仅备受封建经济压迫,而且吃尽了文盲、迷信、不卫生的苦头,健康和生命得不到保障”[1]。由于社会经济文化落后,这里不仅医药卫生状况极差,而且没有一所卫生职业学校。
1.2 边区卫生职业教育的开展
1936年2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为改变陕甘革命根据地医药卫生落后局面,召回了在长征中分散到各地的中国工农红军中央军委卫生学校学员,并在陕北瓦窑堡重新建立红军卫生学校,招收新学员。这是陕甘宁边区最早建立的卫生职业学校。抗日战争爆发后,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奔赴抗日前线,红军卫生学校随即改为八路军卫生学校。由于抗日前线急需大批政治可靠、技术优良的医务人才,因而卫生职业教育也就显得更为重要。为此,中共中央和陕甘宁边区政府先后建立了陕甘宁边区医药学校、西北医药专门学校、延安药科学校、白求恩护士学校等一批卫生职业学校。由此,边区卫生职业教育逐步构建了系统较完备、层次有序和门类较齐全的卫生职业教育体系。
1.3 延安时期卫生职业教育的师资构成
陕甘宁边区卫生职业教育的教师主要由2部分人员组成,一部分是专门从事研究与教学工作的专家和教员,卫生医药专业基础课教员大部分是专职教员;另一部分是由边区政府和部队卫生工作部门负责人任兼职教员。这些教员都是忠于民族解放事业、忠诚于党的卫生职业教育事业的工作者。中共中央和边区政府的一些领导同志,也经常到各卫生医药学校作政治报告,讲述国内外反法西斯斗争形势,对提高学员思想政治修养起了重要作用。随着卫生医药学校规模逐步扩大,师资力量也得到进一步充实和加强,为陕甘宁边区和新中国的卫生职业教育奠定了坚实基础。
1.4 延安时期卫生职业教育生源情况
延安时期边区各卫生职业学校学员主要有2个来源,一是边区和各抗日根据地及八路军部队的医务工作者,他们在各卫生职业学校接受较为系统的培训和轮训,以提高工作技能和水平;二是从青年知识分子中招考,为边区和各抗日根据地、八路军部队培养卫生技术人才。抗日战争爆发后,国统区大批知识青年进入边区卫生职业学校学习。尽管边区各卫生职业学校学员来自不同地区,但他们奋发向上、团结友爱,为了抗战胜利、民族解放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2 延安时期卫生职业教育的方针与培养目标
2.1 延安时期卫生职业教育的方向
延安时期卫生职业教育是边区新民主主义文化教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定边区卫生职业教育目标和方针具有重要意义。坚持边区新民主主义文化教育方向,适应边区新民主主义政治、经济建设的发展,坚持抗日救国,建设新民主主义中国,是边区卫生职业教育的方针与培养目标。尽管边区各种卫生职业学校创办时间、规模不同,层次和性质也不完全一致,但为抗日战争服务,为边区人民健康服务,培养卫生技术人才的基本精神是一致的。
2.2 延安时期卫生职业教育方针与目标的统一
延安时期边区各卫生职业学校都坚持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方针。理论联系实际教育方针即教学与实际相结合、医疗技术与政治教育并重。边区政府和中央军委卫生部就卫生教育问题作过多次指示,制定了一系列具体规定。如1943年中央军委发出的《关于卫生部门教学问题的通令》中,明确指出部队医学卫生教育方针,即以军事卫生勤务学、近代医疗技术为主课,辅之以时事政治、政策策略教育等。它既明确了教学任务,又规定了教学内容,注重医疗技术的提高,重视思想引导。这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育方针,深化了学员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将实际工作中的经验提升到理论高度,利于学员将所学理论知识渗透和应用到实际工作中,锻炼和提高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真正做到学用一致,以更好地服务于民族解放战争。
3 延安时期卫生职业教育的学制和课程内容
3.1 学制
边区各卫生职业学校,学制和课程内容存在差别,学制长者数年,短者数月,但都服从于抗日民族解放战争和边区卫生建设的实际需要。如八路军卫生学校在1938年为适应抗日前线战地救护需要,将学制设为军医班一年半,调剂班一年,护士班半年;在1940年改名为中国医科大学后,其学制改为四年。边区医药卫生学校学员入学后先接受一年预科教育,之后教师根据学员文化水平分班教学,其中医生班学制三年,司药班学制二年,护士班学制一年半。
3.2 课程设置
边区卫生职业学校的课程设置,紧紧结合边区实际和抗战需要,既注重专业教育,又重视思想政治和时事政策教育。教学上贯彻为政治服务、为抗战服务,教育与生产相结合的方针。课程设置以内科、外科、骨伤科为主,具有明显的战时特征。
3.3 卫生职业教育与生产相结合
延安时期边区卫生职业学校坚持教育与生产相结合,把生产劳动作为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组织学员和教员积极参加生产劳动。特别是在边区开展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中,边区各卫生职业学校教员、学员和人民一起劳动,促进了边区教育和生产劳动的结合,推动了卫生职业教育的发展。以中国医科大学为例,1943年全校教员、学员在大生产运动中共开垦荒地2 000多亩,实现粮食半自给,肉食基本自给,蔬菜全部自给的目标。另外,还纺线、纺羊毛、打草鞋、做布鞋等。当时全校有六七百辆手摇纺车,教员、学员利用业余时间纺线、纺毛,供有关部门织布、织毛毯用[2]。教员、学员参加劳动,不仅减轻了边区人民的负担,改善了自身生活,而且锻炼了他们的劳动能力,促进他们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使之具有了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4 延安时期卫生职业教育的重要作用
4.1 延安时期卫生职业教育的性质
延安时期的卫生职业教育,从本质上讲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的具体实践,坚持了新民主主义文化教育的方向。由于卫生职业教育与民族解放战争及边区各项建设紧密联系,就使边区卫生职业教育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断探索和发展的阶段,并使之逐渐克服严重财政困难,突破各种物质条件限制,最终取得了卫生职业教育的成功。因此,延安时期卫生职业教育,不仅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而且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和边区的各项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4.2 延安时期卫生职业教育培养了大批卫生技术人才
延安时期卫生职业教育,为陕甘宁边区、八路军部队乃至整个敌后抗日根据地培养了成千上万的卫生技术干部和基层医务工作者,有力地支援了抗日战争。仅八路军卫生学校在1938~1940年间就培养了各级各类卫生技术人员498名;而陕甘宁边区医药学校从1942年至抗战胜利,共培养医生110人、护士30人、司药13人,并为各抗日根据地培养进修和实习医生150人、检验员23人、药剂师25人[3]。除此之外,边区党政军各系统卫生部门和机构举办的医药训练班、助产士班、护士班等多种医教机构,也先后培养出了大批卫生技术人员,成为抗日前方和边区地方基层卫生医疗工作的骨干。
4.3 延安时期卫生职业教育促进了边区建设
延安时期卫生职业教育,不仅为陕甘宁边区培养了一大批卫生技术人员,也改善了边区卫生医疗状况。抗战时期边区各县都建立了医院和保健药社,积极开展卫生医疗保健活动和卫生疫病防治工作,有效控制了流行性传染疾病,降低了发病率和死亡率。到1945年,边区人口平均死亡率从60%以上降到了30%以下[4]。同时,边区还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反巫神运动,打击害人的巫医神汉,破除迷信,增强了民众的科学意识,使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密切了党群关系和军民关系,推动了陕甘宁边区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建设,充分显示了卫生职业教育的巨大效应。
4.4 延安时期卫生职业教育为新中国卫生事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延安时期卫生职业教育,不仅为陕甘宁边区的卫生职业教育积累了经验,培养了一批卫生职业教育的教研人员和管理干部,而且也为发展新中国卫生职业教育造就了一支教研人员和管理干部队伍。他们成为新中国卫生职业教育的骨干力量,促进了新中国卫生医疗事业的发展。
延安时期卫生职业教育,是新民主主义教育中的光辉一页,为发展新中国卫生职业教育积累了宝贵经验,对当代卫生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仍具有重要作用。
[1]陕西省档案馆.陕甘宁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回忆录卷[Z].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0.
[2]陕西省教委.陕西教育志资料续编[Z].西安:三秦出版社,2000.
[3]陕西省地方志编委.陕西省志·卫生志[Z].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
[4]卢希谦,李忠全.陕甘宁边区医药卫生史稿[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
G71
A
1671-1246(2011)01-003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