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卫生职业教育课程体系
2011-08-15章龙
章 龙
(龙岩卫生学校,福建 龙岩 364000)
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卫生职业教育课程体系
章 龙
(龙岩卫生学校,福建 龙岩 364000)
就业为导向;中等卫生职业教育;课程体系
以任务引领型课程为主要内容的卫生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在我国各卫生职业学校已经展开。各校通过重新确定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原则等途径,对原有课程体系进行改革与优化,制定了适合本校实际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一些学校改革过于仓促、频繁,进而引发课改“疲劳症”;一些学校课程体系改革效果不理想,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现象仍然存在。究其原因,一方面与近几年不同主管部门接连出台与课改相关的文件,致使学校不断调整课程设置有关;另一方面也与一些学校未抓住改革关键点有关。
1 中等卫生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影响因素分析
1.1 培养目标对课程体系改革的影响
培养目标是学校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课程设置是实现培养目标的手段,培养目标的定位直接影响课程体系改革。但目前许多中职学校对卫生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尚不明确,在中等卫生职业教育是服务于学生个体,还是服务于社会职业岗位问题上没有达成共识。不断的争论影响了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准确定位,同时也影响了其课程体系改革的准确定位[1]。
1.2 不同行政主管部门教改思路对课程体系改革的影响
卫生职业教育受教育主管部门和卫生主管部门双重管理,这2家主管部门对中职课改的大方向一致,但在一些具体细节上存在分歧,致使各校教改效果不明显。
1.3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制度的变化对课程体系改革的影响
自2008年5月12日《护士条例》颁布后,护理、助产专业毕业生由以往毕业1年后才可报名参加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改为应届当年即可由所在学校统一组织报名参加考试,并且由以往不统计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改为以学校为单位统计。这样,就使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成为衡量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为此,如何让学生适应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提高通过率成为各校教学重点,并严重影响课程体系改革。
1.4 生源特点对课程体系改革的影响
中等卫生职业学校学生多为初中毕业生,文化水平普遍偏低,思维敏捷但理论学习积极性不高;加之各学院招生规模扩大,生源素质下降,影响到课程体系改革。
2 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卫生职业教育课程体系
2.1 公共基础课程
2.1.1 公共基础课程在中等卫生职业教育的地位 公共基础课程目前在卫生职业教育中处于陪衬地位。一方面职业教育教学任务繁重,而学生基础薄弱,理解能力差,为此,学校盲目增加专业技能课时,使公共基础课课时严重不足;另一方面学生只重视专业技能学习,对公共基础课毫无兴趣。
2.1.2 转变观念,明确公共基础课程在中等卫生职业教育中的作用 教育部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中明确指出,公共基础课的作用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养,为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奠定基础,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需要,促进其终身学习。公共基础课程包括德育课、文化课、体育与健康课、艺术课及其他选修公共课程。在当前学生文化素质偏低的情况下,若再弱化公共基础课程,势必造成学生思想认识水平低、辨别是非能力差、心理调节能力弱、社会适应能力差、审美能力缺乏、公德意识低下等问题。为此,中等卫生职业学校必须以培养学生基本科学文化素养、服务学生专业学习和终身发展为目标,构建公共基础课程体系。
2.1.3 构建具有中等卫生职业教育特色的公共基础课程体系中职卫生学校除设置国家规定的德育、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体育与健康等公共基础课程外,还应开设医学伦理学、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卫生法律法规等具有中等卫生职业教育特色的公共基础课程,为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2.2 构建与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相衔接的专业技能课程体系
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各专业大多有与其相对应的技术资格考试,如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等,学生如未通过该考试则不得从事相关工作。为此,中等卫生职业教育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根据相关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开设课程。如2010年7月1日起施行的《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办法》规定,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包括专业实务和实践能力2个科目,这就要求学校根据专业实务和实践能力考核内容,开设相应课程,选择课程内容,改革考核方式。
2.3 构建与职业技能标准相对应的专业技能课程体系
目前中等卫生职业教育仍有少数专业(如眼视光配镜等)暂时没有相应的执业资格考试,但这些专业一般有与其职业(工种)相对应的职业资格考试(如验光配镜员、眼镜定配工等)要求。为此,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在课程体系构建中,不仅要与执业资格考试相衔接,还应与职业技能标准相衔接。
2.4 构建与中职学生相适应的课程体系
学生是否主动学习是评价课程体系改革成效的一个重要标准。为此,在安排课程顺序时要了解并适应学生学习特点,改变以往第一学期基本开设公共基础课程的现象,把一些学生认为对自己职业生涯有帮助的课程安排在第一学期;同时,教师要根据学生学习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总之,在中等卫生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中,要注重构建合理的公共基础课程体系,以提升学生基本科学文化素养,为其专业学习和终身发展服务,同时要认真研究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和职业技能考核范围及要求,科学设置专业技能课程,提高学生综合职业技能。
[1]唐卫民,李恒山.中职文化基础课的现状及对策探讨[J].教育与职业,2007,21:35~36.
G423
A
1671-1246(2011)01-002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