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普通高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2011-08-15郭伟
郭 伟
(安阳工学院,河南 安阳 455000)
河南省普通高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郭 伟
(安阳工学院,河南 安阳 455000)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问调查法分析了河南省15所高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现状,并用数理统计法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发现“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无论是在数量、质量上,还是在资金的投入以及监督机制的设置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少问题。针对出现的问题,笔者提出了合理性建议,目的是使高校的“阳光体育运动”更好地达到学生体育运动的需求,也更好地适应高校体育改革的需要。
阳光体育运动;现状;对策;调查
国家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于2006年12月20日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体育工作切实提高学生健康素质的意见》的文件。同年12月21日,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及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的文件。中央7号文件下发了简称《意见》的文件,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在《意见》第5条明确指出,我们要积极广泛地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我们要鼓励学生走向操场、走到阳光下、走进大自然,使青少年形成体育锻炼的热潮,并积极耐心地指导学生开展有目的、有计划、有规律的体育锻炼活动,以便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改善学生的身体形态和机能,最终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意见下发后,教育部发出通知,要求部属高校率先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五年过去了,各高校对《意见》的执行情况如何?执行当中遇到了哪些问题?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了解这些内容必须通过实际的调查来实现。本文力图通过对河南省普通高校开展“阳光体育”现状的调查,分析其影响因素以及存在的问题,找出合理解决问题的方法、对策,进而为体育行政部门制定相关方针政策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
本文以河南省普通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现状作为研究对象,在地域上选取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15所院校作为调查对象。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的需要,通过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检索及从北京体育大学图书馆、河南省图书馆、河南师范大学图书馆及安阳工学院资料室查阅2007-2010年的各学术期刊论文;阅读了解了近年来国务院、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有关“阳光体育运动”及加强学生体质健康方面的文件、实施标准、实施办法及有关公告。
(2)问卷调查法
依据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参考了2007年5月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与2007年4月25日《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编制了《河南省普通高校阳光体育运动的调查问卷》。共发问卷15份,回收15份,回收率为100%,有效问卷为12份,合格率为80%。
(3)访问调查法
根据本研究的实际需要,通过走访、电话、E-mail的方式,访谈了郑州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河南财经学院、河南科技学院、商丘师范学院、安阳工学院的9位专家,为问卷的严谨、科学合理奠定了基础。
(4)数理统计法
根据统计学原理,对收集、整理出的各种数据运用统计软件SPSS10.0和Excel做数据处理。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调查结果
通过对回收的调查问卷的整理和分析,得到如下结果:
(1)在被调查的15所高校中有12所学校开展了“阳光体育运动”。下述结果均为对已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高校调查的结果。
(2)对整体开展状况的调查结果:100%的学校举行了“阳光体育运动”的启动活动仪式;66.7%的学校没有详细的“阳光体育运动”的具体实施计划;13.3%的学校对“阳光体育运动”未来几年做出了发展规划;53.3%的学校于2008年对“阳光体育运动”拨款超过3万元。
(3)对“每天锻炼一小时”安排的调查结果:没有1所学校把课外体育活动纳入到学校教学计划中;50%的学校能保证每周三次每次一小时的锻炼;50%的高校进行课外锻炼时有体育教师指导;有8.3%的高校设有“每天锻炼一小时”的监督机制。
(4)对具体开展形式的调查结果:12所大学都建立了早操制度;50%的学校每学期有3-5项的全校性竞赛活动;66.7%的学校成立了课外体育俱乐部;83.3%的高校鼓励、引导、组织学生进入体育社团活动;16.7%的高校鼓励引导学生进入社会参与体育活动。
(5)对“阳光体育运动”细节的调查结果:25%的学校颁发过“阳光体育奖章”;50%的学校建立了“阳光体育运动”的考核标准;所有学校为学生进行了意外伤害保险;全部学校都有严格的作息制度;16.7%的学校把“阳光体育运动”与体育成绩相关联;33.3%的学校对指导“阳光体育运动”的教师的待遇与上体育课相同;33.3%的学校定期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探讨活动。
(6)对影响“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具体因素的调查结果:12所高校的体育部门负责人中认为由于器材不够原因的占有66.7%,认为是场地不足原因的有83.3%,认为是资金不足引起的有50%,认为是师资不足原因的占58.3%,认为由于学生兴趣不足原因的占58.3%,认为是时间安排冲突原因的占41.7%。另外23.7%的学生因为“没有场地和器材”而不参加体育锻炼,有43.1%的被调查教师认为学校场地器材的短缺是影响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直接原因之一。
2.对结果的分析
通过对上述调查结果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虽然被调查的高校在开展的“阳光体育运动”的整体状况和细节情况方面都取得了不少成绩,但是同时也存在着下面这些问题:
(1)高校公体教学配套设施和师资力量搭配欠缺、不合理。一个实质性的问题就是:对举办“阳光体育运动”专项活动学校给予拨款,这只是“阳光体育运动”得以顺利开展的一个重要前提。3万元对于一个普通高等院校的一年的体育经费来说只是很少的一部分,是一个很低的标准。即使这样,仍然只有53.3%的学校于2008年对“阳光体育运动”拨款超过3万元,这充分说明学校在资金上的投入还远远不够。
(2)教学方法与教学组织模式相对滞后、单一。组织形式不够丰富,不能吸引学生自觉参与“阳光体育运动”。在当前统一的教学内容、统一的教学目标和要求的体育教学当中,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和组织模式是很难有生存的土壤的,这也正是学生喜欢体育却不喜欢体育课的原因之一。
(3)体育教育思想不明确,体育考核达不到为教育目标服务的目的等等。
(4)大部分学校没有建立科学化的监督管理体系。考核标准是衡量一个学生进行“阳光体育运动”情况的最终总结,科学合理的考核制度可以保证“阳光体育运动”的顺利进行。就调查结果看,还有一半学校没有建立考核制度,说明“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还没有形成科学化的监督管理体系。
三、对策与建议
1.对策
(1)继续宣传“阳光体育运动”的重要意义。
(2)继续改善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基本条件。
(3)建立“开放式”的“阳光体育”课外俱乐部。
(4)针对“阳光体育运动”进行教学改革。
(5)给每个学生建立“阳光体育”档案,以促使“阳光体育运动”顺利进行。
2.建议
(1)继续在高校领导决策层中宣传“阳光体育运动”的重要意义,提高他们的认识,把“阳光体育运动”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重点开展。在学校体育工作委员会的领导下,针对“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学校体育教学部门应与校团委、学生会等部门形成联动机制全力以赴、齐心协地力开展各种各样体育活动,以使阳光体育的发展有长效机制的保障。
(2)实施课内外一体化的俱乐部教学模式。通过体育俱乐部教学形式,学生自主选择的空间得到扩大,教学内容得到了精简,教师主项业务能力得到了突显,实现了教学队伍资源的整合与优化,并充分发挥了场地器材现有条件的作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选择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和上课教师,还可以做自我评价。把学生真正吸引到阳光课堂中来,树立起“健康第一”的教学理念,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最终使体育课教学与阳光体育运动形成有机统一体。
(3)阳光体育践行之关键所在——在于调动学生主体自觉性,因此必须针对“阳光体育运动”进行教学改革。
(4)大力开展体育文化节活动,充分利用节假日拓展运动休闲形式,丰富节假日体育活动,推进”阳光体育”运动。体育文化艺术节是一种新型校园文化组织形式,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有益于营造浓郁的体育锻炼氛围。利用节假日尽可能多地组织学生开展喜闻乐见的休闲运动,开展学生喜爱的“轻体育”项目,开发适宜的运动环境和体育资源,培养学生运动兴趣,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是非常有益的,目的是将运动休闲贯穿终身,增强身心健康,让学生在节假日能轻松快乐地参与运动、锻炼身心。
G64
A
1673-0046(2011)05-01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