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骚翘楚 渊明知音──陈怡良教授的学术成就
2011-08-15林耀潾
林耀潾
(台湾成功大学 中文系,台湾 台南 70101)
屈骚翘楚 渊明知音──陈怡良教授的学术成就
林耀潾
(台湾成功大学 中文系,台湾 台南 70101)
陈怡良教授的主要学术成就是屈骚研究及陶渊明研究,他著述不辍,在这两个领域出版多部专著,并发表数十篇与这两个领域相关或接近的单篇论文。在这两个学术领域,陈怡良教授在台湾和中国大陆均有很大的影响力,国际汉学界也非常重视他的学术表现。
陈怡良;屈骚;陶渊明;谢灵运;三曹
陈怡良,男,1940年生,台湾嘉义人。1963年毕业于台湾台南市国立成功大学中国文学系。1967年返回母校服务,先后担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服务期间,于1998年获选为全校特优教师。所撰论文,曾多次获国科会优等及甲等奖助,并获专题研究计划补助。届龄退休后,教学、研究不停止,一切如常,现任成功大学中文系兼职教授。其主要研究成果有:《陶渊明之生平及其思想研究》、《陶渊明研究》、《楚辞天问研究》、《屈原文学论集》、《陶渊明之人品与诗品》、《陶渊明探新》、《屈骚审美与修辞》、《三曹之人格特质及其文学思想》、《建安之杰,下笔琳琅─试探曹植生平际遇之逆转及对诗歌创作之影响》、《谢灵运的审美素养及其山水诗的艺术美》、《谢灵运在佛法上之建树及其山水诗的禅意理趣》、《元好问〈论诗三十首〉的创作因缘及其评“陶谢”再评》、《屈原的审美观及〈离骚〉的“奇”、“艳”之美》、《〈天问〉的文学特质及其修辞艺术》、《陶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意涵省察及其多面向诠释》等数十篇单篇论文。
一、屈骚翘楚,青史永留
宋司马光《屈平诗》云:“白玉徒为洁,幽兰未为芳。穷羞事令尹,疏不忘怀王。冤骨销寒渚,忠魂失旧乡。空余楚辞在,犹与日争光。”梁启超说:“吾以为凡中国人者,须获有欣赏楚辞之能力,乃为不虚生此国。”王国维在《文学小言》中说:“三代以下之诗人,无过于屈子、渊明、子美、子瞻”,又说他们所以“旷世而不一遇”的原因,是“天才者,或数十年而一出,或数百年而一出,而又须济之德性,始能产生真正之大文学。”陈怡良教授读到这些诗文,不禁怦然心动,深有感触,于是发愤研究屈骚及陶渊明[1]298―306。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主任高秋凤教授认为,陈教授的研究成果及对台湾楚辞研究的影响力,是值得推介的八位学者之一,并指出,陈教授为目前台湾指导楚辞学硕、博士论文最多的学者[2]。以下略述陈教授在楚辞学上的成就。
《楚辞天问研究》二十余万言,1981年由台南第一书局出版。全书分为校释和专题研究两大部分。其校释别开生面,搜罗古今,典出明了,校订审慎,博采众家之长,探寻各派异说,取其严谨可信者,依众人所见,逐句逐条或一词一条,进行细致入微的校字释义。他认为,释道骞的楚音实为隋代之楚音,只能作为上推楚时楚音之阶梯而已。他考订《天问》全篇共198韵,换韵89次,对每韵逐一进行了详细的考释,并依古韵22部为准,将每部使用次数列表统计,一目了然。又将从古至今,包括他本人共八家关于用韵字数及换韵次数研究结果列表比较,给研读者提供了一条快捷方式。他从《天问》的取材、意识、情感、音韵四个方面,详加论证,认为《天问》的作者“气魄宏大,感情丰富而激动”。从《天问》所问终于楚事,对楚国所流露的情感以及“吴光争国,久余是胜”所用的“余”字判定,“它的作者是楚国人则无疑问”,“《天问》的作者是一个对于天文、神话、传说及历史等有非常丰富知识的人……是一个有大才力的人”,况且“《天问》与《离骚》、《九章》、《九歌》等屈原作品,无论在取材、意识、情感、音韵等内容与音律之类似处,足以证明作者是同一个人”。说明《天问》是屈原有感而发之作。
他认为,《天问》“表面上似为明知而故问,为有所感而问,要泄其愤懑而问,然潜意识中,亦有可能为炫其才华,表露知识丰富以求名之意。另其思想中亦必有追求完美的人生理想,否则不可能明知而发出一百七十几个问题”,《天问》虽以神怪、宇宙、历史等为题材,但诗人的重心不在于仅仅提出这些怪诞的问题,而是在于阐述“天人感应这一哲理思想”。从《天问》可以看出,“屈原最突出的个性是自负、固执、孤高、耿介”。他认为《天问》的艺术特色有:(1) 体制独特,表现了屈原求变求新的创作精神;(2) 内容繁富,包罗万象,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中及人事均统摄其中;(3) 结构严谨,所有问题均由远及近,由重而轻,由大而小,由一般而个别,次序井然,彼此相钩,蝉联而下,“有如一串观音菩萨的黄金锁子骨一样”;(4) 章句多变,表现非凡;(5) 修辞自然,文字简洁;(6) 表情奔迸,声势浩大,气象万千,波澜壮阔。“在中国文学所有作品里头,很难再找到,就是在世界其它国家中,也无法找到类似的一篇”[3]。
《屈原文学论集》,1988年初版,1992年修订再版,由台北文津出版社出版。收论文12篇:《楚歌巨星,悲壮一生──屈原血泪铺成的生命历程》、《屈原的狂热与执着》、《离骚的建筑结构及其艺术成就》、《沥血呕心,构思神奇──试探离骚及其神话天地之创作理念》、《九歌新论──九歌意义与特质探新》、《天问体制特色及其渊源浅探》、《天问的思想内容及其文学价值》、《楚辞橘颂试析──一首寄托屈原情志的咏物诗》、《楚辞惜诵题义及其主题意识》、《楚辞哀郢篇研究》、《楚辞涉江哀郢创作艺术之比较》、《楚辞招魂篇析论》。此书收录于《楚辞学通典》中[4]496―497。
《屈骚审美与修辞》,此书获国立编译馆奖助,由台北文津出版2008年10月出版。此书共9章:屈骚之“变”与“不变”、楚骚美学──以屈原作品为论述主轴、屈原的审美观及《离骚》的“奇”、“艳”之美、《离骚》的讽刺手法与意涵、《离骚》修辞艺术举隅、《九歌》修辞艺术举隅、《天问》的文学特质及其修辞艺术、《九章》修辞艺术举隅、总结。在此书中陈教授提出其所以著作的理由是,它“超越了传统之考据与诗论这两种治学方式,纯以诗歌之整体美学特征,以开发出《楚辞》研究之新视野”,“在国内研究楚骚学界而言,当有指标之作用,意义深远,对后来者不无具启发性”,“探讨屈骚审美与修辞,确有其必要,或可藉以肯定屈原之才华,审美情趣与审美理想,或可据以解决校勘、注释之难题,又或可重估屈骚之精粹与艺术,引导有兴趣者,更进而去探讨整合各门类美学之系联问题等,则对学术界而言,本著作当是有其价值与贡献。”本书的第5章及第8章被收录于《屈原学集成》中[5]303―306。笔者深信,陈教授的几本屈骚研究著作,必定会成为传世之作,同屈骚一样,当永留青史。
二、渊明知音,精研有得
至于陈教授的陶渊明研究,主要有下列四部专书:《陶渊明生平及其思想研究》(台南兴业图书公司,1972年3月出版)、《陶渊明研究》(台南第一书局,1983年1月出版)、《陶渊明之人品与诗品》(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3月出版)、《陶渊明探新》(台北里仁书局,2006年 5月出版)。以上著作中,尤以第三、四部堪称扛鼎之作,影响最大,以下略述此二书之精要。
《陶渊明之人品与诗品》计分七章:“陶渊明的创作背景”、“陶渊明的家庭家世”、“陶渊明的人生历程──兼释‘无弦琴’之疑”、“陶渊明的文学造诣”、“陶渊明的哲学素养”、“陶渊明的道德人品”、“陶渊明的文学地位及其影响”、“附录──陶渊明年表”。南开大学邓安生教授对此书曾有如下的评论:作者陈教授以为渊明具有的本性之善,吐语之真,文品之高,意境之美,若以“平凡中见不平凡”,“自然中见伟大”二语评之,应是实至名归。认为读《陶渊明之人品与诗品》,感到最突出的一个特点是,资料丰富、信息量大,总是旁征博引,力求尽可能地将前人及当代学者的有关材料、观点胪列梳理出来,然后加以审慎的分析比较,进而提出作者个人的见解。作者试图在对古今学者的研陶成果作一阶段性总结,着意在已有的研陶基础上登上一个新的高峰。已故著名史学家陈垣先生在谈治学经验时提出搜集资料要做到“竭泽而渔”,冯其庸先生也认为在搜集资料时要“一网打尽”,陈怡良教授对陶渊明的研究也是运用穷尽式的治学方法。
作为一部全面研究陶渊明的专著,有关陶学之中争执不休的疑点难点是不容回避的。邓安生教授读《陶渊明之人品与诗品》后具有如下深刻的感受:陈教授不但能精审、善识断,而且长于说理;他论述问题,总是持之有故,平平道来,剖析入微,不故作惊人之笔;对于他暂时不能解决的难点,绝不强不知以为知,凿空立论;对于他所不能苟同以至显然乖谬的观点,则条分缕析,平心静气,以理服人,终无霸道之气;读他的论著,给人以条理清晰、相对晤言之感;他在评述古今学者观点的基础上,有自己的新见,其中关于陶渊明“不解音声”与无弦琴的析疑,关于“不为五斗米折腰”所谓“五斗米”的解释,关于陶渊明的创作意识等问题的论述,尤见其考据的功力与学识的造诣,颇多创获,对读者很有启发,并认为陈教授对这几个问题的研究,最能代表其研陶水平,也是陈教授对陶学研究的新贡献;陈教授经过艰苦深入的研究,拈出“寂寞”二字来揭示陶渊明的创作意识,不失为一种精当的见解[6]。
《田园诗派宗师──陶渊明探新》计有11篇论文:《陶渊明“不解音声”与“无弦琴”析疑》、《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新证》、《陶渊明文学成就所以独超众类之探讨》、《陶渊明思想境界之建立及其写意诗法之开拓》、《陶谢两家理趣诗之比较》、《“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试论陶渊明的少年形象》、《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之写作年代与写作动机探讨》、《陶渊明诗赋的〈楚辞〉渊源研究》、《陶渊明的美学观及其诗歌“四趣”的审美取向》、《陶渊明族属辨惑》、《陶渊明生命中的困境及其解脱之道》。吉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锺优民教授评论此书时有如下看法:此书显示出著者独具神采的学术风貌,确是近几年来陶学园地难得一见的宏篇巨构;这是一部后出转精并颇具前沿性的力作,显示出著者的艺术修养和对推进陶学发展的高度责任感、使命感。
陈教授知识渊博,研究视野开阔,该书收辑的11篇陶渊明其人其作的论文,或析其生平之疑,窥其审美旨趣;或探其思想境界,评其文学成就;或其与同代诗人加以横向评比,或将其同前代创作加以纵向溯源,论及范围相当广泛。关于陶渊明的历史影像,历代评陶人士不乏勾勒图绘,但均集中在陶公中年以后直至辞世的人生阶段,而陶渊明青少年时代系何种面目,则千百年来鲜有人系统关注,对此,著者在《“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试论陶渊明的少年形象》一文中予以清晰勾绘,让读者一目了然,在很大程度上填补了陶渊明历史影象的空白。在陶公形象上这种详前人之所略、略前人之所详的严谨文风,是值得学林珍惜和称许的。陈怡良教授断言,陶渊明诗赋在不少地方是“延伸”、引发《楚辞》之遗意,这些无疑皆系言之有据、持之成理的不刊之论[7]。
2009年 8月,笔者有幸跟随陈教授到陶渊明的故乡江西省九江市,参加“2009年陶渊明国际学术研讨会”(九江学院与日本“中国六朝学会”合办),除发表论文外,并考察了陶渊明的相关遗迹,亲自体验陶渊明所曾诗意栖居的所在,每到一处,陈教授均被邀请题词存念,这充分证明了陈教授在陶学界的声望与重要地位。
三、倾囊相授,桃李芬芳
陈教授的“楚辞学”研究,无论是在研究方法还是在文献的论证上,都受到业师苏雪林教授的启发。他对修辞学及《文心雕龙》的认知,是受教于张严教授[8]90―92,而他治学勤奋严谨的风格是受施之勉教授的感召[9]67―70。对张、施二教授的师恩,陈教授曾撰专文感念。
有关陈教授的治学之道,他曾说服膺的有三点:“一、治学无捷径,要用苦功夫。二、不能找疑点,不能做学问。三、不盲信权威,不苟同权威。”[1]265且在为木斋的大作《古诗十九首与建安诗歌研究》撰述序文《古诗十九首疑案,破解锁钥初启》中,言其“在学术研究的路途上,一向奉行的定律是,‘服从真理,不断探索’”①。而在师恩的春风中,陈教授依此治学之道,投入学术,而卓然有成,他也以此道训练教导他的研究生,薪尽火传,千古不磨,倾囊相授,桃李芬芳,裁成众多的硕博士。
到目前为止,陈教授指导过不少研究生,其中有些是成功大学的学生,有些则是外校学生,如中山大学及彰化师范大学等学校的学生,他们均已完成论文,取得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
自1967年起,陈教授即陆续在成功大学中文系讲授他专长的课程,在大学部讲授“楚辞”、“中国文学史”、“陶谢诗”,在研究所讲授“楚辞与中国神话专题研究”、“魏晋南北朝文学专题研究”。现在虽已退休,却退而不休,基于他对学术的热爱与使命感,现在仍然继续在系里开课。在大学部,他讲授“楚辞”,在硕博士班,他讲授“楚辞与中国神话专题研究”、“魏晋南北朝文学专题研究”。正如孔子所说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陈教授就是这样一位深受中华传统文化熏陶的读书人,也是一位堪为人师与经师的典型学者。
注释:
① 见陈怡良为木斋《古诗十九首与建安诗歌研究》(人民出版社,2009)一书所作序文:《古诗十九首疑案,破解锁钥初启──读木斋〈古诗十九首与建安诗歌研究〉有感》。
[1]陈怡良.千里结缘,治学获益──我与楚辞的因缘[G]//黄中模,王雍刚.楚辞研究成功之路──海内外楚辞专家自述.重庆:重庆出版社,2000.
[2]高秋凤.台湾楚辞研究六十年(1946―2005)[J].国文学报,2006(40).
[3]刘石林.怡然学术界,良师育高徒──陈怡良先生的楚辞研究[J].华人论坛,2009年4月号.
[4]汤漳平,周建忠.楚辞学通典[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
[5]戴锡琦,锺兴永.屈原学集成[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
[6]邓安生.《陶渊明之人品与诗品》印象[J].九江师专学报:哲社版,1994(2).
[7]锺优民,李慧明.厚积薄发 后出转精──《田园诗派宗师──陶渊明探新》述评[J].九江学院学报,2008(1).
[8]陈怡良.“修辞”显工力,“文心”称大家──怀念张严老师[G]//成功大学中文系.国立成功大学中国文学系创系五十周年纪念专刊,2006.
[9]陈怡良.高山仰止 师恩永志──怀念施之勉老师[G]//成功大学中文系.国立成功大学中国文学系创系五十周年纪念专刊,2006.
〔责任编辑 张彦群〕
I03
:A
:1006-5261(2011)01-0007-03
2010-11-29
林耀潾(1960―),男,台湾台北人,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