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天津市农民教育培训基地建设
2011-08-15张大鹏冯庆宏杨云媛任长青
张大鹏 ,冯庆宏 ,杨云媛,吴 均,任长青
(天津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天津 300061;2.天津农学院,天津 300380;3.塘沽区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天津 塘沽 300450;西青区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天津 西青 300380)
天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在顺利完成天津市百万农村劳动力“351”培训工程的基础上,继续深化农村各类劳动力培训,全面启动农民素质提高工程。目前,工程进展良好,取得了阶段性效果,农民素质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工程实施过程中,各单位结合实际需求,在大型企业、产业园区、农民合作组织、协会等建立了培训基地,为农民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培训场所,极大地方便了农民。同时,培训基地还显现出一定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为农民增收致富做出了贡献。
1 基本现状
随着天津市百万农村劳动力 “351”培训工程、天津市农民素质提高工程的相继实施,农民教育培训基地也得到了发展完善,培训基地规模、种类实现了质的飞跃。目前,天津市已建立各类农民教育培训基地694个,并投资重点建设了53个市级培训基地,改善了培训基地的基础设施,提升了培训基地的教育培训能力,吸引了更多的农民到基地学习实践,提高了农民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
2 主要问题
自素质工程启动以来,培训基地总体发展态势良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2.1 培训基地地域分布不平衡
从地域分布来看,培训基地总数超过100个的区县有蓟县和武清,分别为163个和111个;培训基地总数大于50个小于100个的有西青、北辰、大港、津南,分别为 81个、63个、54个、53个;培训基地总数小于50个的有宁河、静海、宝坻、东丽、汉沽、塘沽。说明培训基地不仅数量少,而且地域分布不平衡,人口多、地域广的区县应建有更多的培训基地。
2.2 村级培训基地占有比例不高
在现有的694个培训基地中,村级有115个,占基地总数的17%;乡镇级274个,占基地总数的39%;区县级252个,占基地总数的36%;市级53个,占基地总数的8%。2008年统计资料显示,天津市12个涉农区县共有136个乡(镇)3 823个村,村级培训基地与行政村总数之比为3∶100,即100个行政村平均仅有3个基地。西青、津南、汉沽、蓟县村级培训基地占有比例略高于全市的平均水平,分别为19%、7%、7%、5%。
2.3 市级培训基地还没有完全发挥作用
在新型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建设中,通过改建和扩建,天津市重点支持了53个市级培训基地,改善了培训基地的基础设施,提升了培训基地的教育培训能力。目前,市级培训基地有36个得到充分利用,占市级培训基地总数的68%,有近1/3的培训基地还没有完全发挥作用。
2.4 培训基地条件有待进一步改善
培训基地条件相对落后,教学功能整体偏弱,是比较普遍存在的问题。有固定场所(培训教室)、有专门的实践区域、有多媒体教学设施、能同时满足70名学员开展培训的基地有160个,占基地总数的23%。培训基地教学设施设备比较陈旧,培训条件较差。
2.5 培训基地建设投入不足
总体来看,培训基地建设整体投入不足。在新型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建设中,53个市级培训基地建设共投入380万元,平均每个培训基地投入7.17万元;区县级、乡镇级、村级基地建设基本没有经费支持。
3 工作建议
农民教育培训基地是开展农民教育培训的必要载体,建设发展好这个公共平台,对开展农民教育培训、提高农民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据调查,83%的农民希望就近参加培训,地点最好是本村或生产基地。建立一批结构合理、设施齐全、功能完备、满足培训、服务农民的教育培训基地显得非常重要,现就农民培训基地的发展建设,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3.1 制定制度 加强管理
一是研究制定农民教育培训基地的管理办法,明确各级培训基地的认定条件,进一步规范培训基地的资质条件;二是实行各级培训基地登记备案制度,对各级培训基地进行编码分类,公布各级培训基地的功能、培训能力等信息,供培训机构、农民学员选择;三是建立各级培训基地的考评办法,明确考核指标、操作程序等内容,对各级培训基地发挥作用情况、农民满意程度等进行考核打分,促进各级培训基地积极主动为农民教育培训事业服务,发挥培训基地最大的效能;四是引入竞争机制,对作用不明显、考核不合格的,取消基地资质;五是加强对培训基地的管理,逐步完善培训基地的各项管理制度,指导培训基地按标准开展农民教育培训活动,切实提高农民的实践能力,充分发挥现有培训基地的作用。
3.2 加大投入 提升功能
一是每年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支持农民教育培训基地的建设,保障培训基地各项教学活动的开展。二是实施培训基地标准化建设,明确各级培训基地的基本标准,确保理论教学有固定的场所,实践教学有专门的实践区域,逐步提升培训基地的教育培训能力。三是对农民喜欢、作用明显的培训基地,要加大投入力度,重点扶持,培育一批示范性的培训基地。
3.3 丰富种类 满足培训
一是紧密结合当地主导产业,围绕农民培训需求,科学合理地设置农民教育培训基地,满足农民培训的需要。二是针对农村产业多样化的特点,不断丰富和完善培训基地的种类,增加数量,布局合理,不仅要满足二三产业的需求,还要满足农、林、牧、渔等第一产业对培训基地的需要。
3.4 重心下沉 方便农民
一是培训基地重心下沉,大力发展完善村级培训基地,力争使每个村都有1个培训基地,每3个村有1个村级示范培训基地,努力为农民就地就近参加培训创造条件。二是培训班重心下沉,要求培训机构进村入户、到田进厂设立培训班,在村级培训基地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切实提高农民的动手操作能力。
[1]天津市农村劳动力“351”培训工程资料选编[C].天津市“351”领导小组办公室,2007.
[2]天津调查年鉴2009[C].国家统计局天津调查总队编,2009.
[3]林丽英.加快农机培训基地建设的思考[J].福建农机,1999,12.
[4]杨东群.“阳光工程”实施中培训基地的现状及问题[J].农业经济,2005,04.
[5]刘继彪.加强培训基地建设为人才开发搭建平台[J].石油教育,2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