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毛细支气管炎52例疗效观察
2011-08-15唐晓伟
唐晓伟
笔者近年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毛细支气管炎52例,获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9月确诊为毛细支气管炎患者52例,男38例,女14例;年龄均在2岁以下,最小2个月;病程最短1 d,最长3 d。均符合以下诊断标准:有不规则热或弛张热,咳嗽,气急,出现疲乏,困倦,精神不振,烦躁不安,鼻翼煽动,呼吸频率加快、可达60~80次/min,呼气延长,或出现点头样呼吸及胸凹陷,面色苍白甚至青灰,两肺满布哮鸣音;X线肺部透视示支气管周围炎影像或肺纹理增粗。50例作血常规检查,仅6例白细胞超过10×109/L,其余正常或偏低。
1.2 治疗方法 ①中药治疗:淡豆豉5 g,桔梗4 g,紫苏4 g,前胡5 g,金银花10 g,陈皮4 g,青皮6 g,白茯苓10 g,牛蒡子5 g,连翘 l0 g,甘草3 g。1剂/d,水煎取汁数次分服,3~6 剂为1疗程。高热者加生石膏、知母、淡竹叶;喘甚者加僵蚕、麻黄;夹暑者加香薷;夹食者加焦山楂,炒莱菔子、神曲等。②西药治疗:青霉素40~60万U/次,2次/d静脉滴注,连续3~5 d;强的松0.5 mg/d,分3次口服,不超过3 d。
1.3 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内外妇儿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痊愈:咳嗽消失,喉间无痰声,如有发热则体温降至正常。好转:咳嗽减轻,痰液减少。无效:咳嗽症状未见改善。
2 结果
52例中痊愈 49例,好转 2例,无效 1例,总有效率98.00%。
3 讨论
毛细支气管炎为儿科疾病中较常见的一种,是影响小儿健康、威胁小儿生命的多发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冬、春较为多见。常见的病原体为病毒,病变主要侵害75~300 μm的毛细支气管,可见上皮脱屑性坏死,黏膜水肿,炎症浸润及黏液分泌物增多。临床特点为发病急,呼吸困难,吼喘,喘憋明显。本文52例患儿中均有诱发因素,如气候转变、受凉等,所以治疗宜发散、宣肺化痰为主,故方中选用金银花、连翘抗菌、抗病毒;前胡降气化痰、宣散;桔梗可稀释呼吸道分泌物,并促进痰液排出,合前胡、牛蒡子更可发挥宣肺止咳功能;陈皮、青皮具有化痰助消化功能;茯苓化痰健脾和中,杜绝生痰之源;甘草具有较强的解毒以及类皮质激素作用,对平滑肌痉挛有缓解作用;淡豆豉、紫苏解毒散邪;因淡豆豉系麻黄等浸泡蒸罨加工而成,所以不用麻黄,而用淡豆豉为君平喘,因麻黄药性强而淡豆豉为轻。小儿用药特点是合理使用,不宜重、多、杂。总之,该方全药11味,配伍严密,既可解毒发散,又可宣肺化痰,从而起到抗菌、抗病毒及止咳平喘的作用。加之应用抗生素和小剂量皮质激素,可减轻中毒症状,减少支气管分泌物,减轻组织水肿,而利于机体恢复健康。本观察表明,中西医合治可起到取长补短、缩短疗程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