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丙肝近期疗效的观察

2011-08-15索明果刘新群王学祥王正茂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26期
关键词:病毒学丙肝丙型肝炎

索明果 刘新群 王学祥 王正茂

慢性丙型肝炎遍及全球且极其严重,因此慢性丙型肝炎的治疗成为一项重要课题。本研究通过观察普通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并对其近期治疗过程中生化、病毒含量等比较分析,从而指导临床用药。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35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男22例,女13例,年龄35~61岁,平均47.5岁,均为我院住院患者,均符合2009年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所有病例病程超过3个月,治疗前血清ALT正常或高于正常值,抗HCV阳性,HCV-RNA值高于正常值以上;HBV血清标志物2例阳性;有输血制品史者10例。

1.2 治疗方法 干扰素500万U或300万U,皮下注射,隔日1次,3个月为1个疗程。35例患者均接受超过3个月疗程的治疗。全部用长海扶康(普通干扰素,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治疗,除干扰素和利巴韦林外,所有患者均未接受其他抗病毒药物。在干扰素治疗3个月的过程中,密切观察观察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的变化,分别在治疗前、治疗1~3个月中采集患者血清标本,进行HCV-RNA等项目的检查,必要时进行腹部彩超等检查,了解和评价患者的疗效。

1.3 患者血清病毒标志物、HCV-RNA均由河南省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PCR室检测。

1.4 疗效评价标准:完全应答:ALT持续正常,HCV-RNA持续阴转;部分应答:ALT持续正常,但HCV-RNA数值下降大于1×102copies/L,未转阴。无应答:ALT有波动,未持续正常,但HCV-RNA无明显变化。

2 结果

2.1 病毒指标1~3个月时HCV-RNA持续转阴33例(94.3%),其中包括2例复治病例、2例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携带;2例(5.7%)HCV-RNA数值下降大于1×102copies/L。

2.2 疗效判定 35例均安全完成治疗,其中完全应答33例(94.3%),部分应答2例(5.7%),无应答0例(0%)。

3 讨论

众所周知,慢性丙型肝炎的治疗是全球面临的共同难题,目前全世界约有5亿丙肝感染者,死亡人数也正以每年100万的人数逐年递增。患者一旦感染丙型肝炎病毒,很易转变为慢性感染过程,至少20%的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并与肝癌的发生关系甚为密切[1]。因此,慢性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有很重要的临床意义。目前,治疗丙肝最有效的药物是a干扰素,它通过抑制病毒复制及调节免疫功能,使血清转氨酶复常和HCV-RNA转阴。近年来,大量临床资料显示,干扰素联合RBV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疗效优于单用干扰素。因为如果α干扰素不与利巴韦林(RBV)联合,其持续病毒学应答(SVR)就会大幅度下降[2]。RBV为核苷酸类药物,通过抑制肌苷酸单磷酸脱氢酶,使肌苷单磷酸酸不能转化为次黄嘌呤单磷酸,阻断鸟苷单磷酸的合成,从而抑制病毒RNA和DNA的复制,HCV复制减低。近期刘玉英[3]研究表明干扰素治疗丙型肝炎的早期病毒学应答高。早期病毒学应答是指CHC患者在抗病毒治疗过程中,第12周时HCV RNA低于检测低线或者下降幅度较基线水平有2 log10或以上的下降。本研究对35例接受普通干扰素和利巴韦林联合治疗的患者进行了随访观察,33例(94.2%)患者在治疗的3个月中HCV-RNA持续转阴,研究发现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早期病毒学应答率很高。临床资料表明,普通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近期疗效显著,尤其此种干扰素。

[1]冯刚.丙型肝炎病毒致肝细胞癌的分子机制.肝脏,2008,13(1):77-78.

[2]Liu CH,Liang CC,Liu CJ,et al.Pegylated interferon alpha-2a plus low-dose RBVavirin for the retreatment of dialysis chronic hepatitis C patients who relapsed from prior interferon monotherapy.Gut,2009,58(2):314-316.

[3]刘玉英.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近期疗效观察.首都药学,2008,(22):35-35.

猜你喜欢

病毒学丙肝丙型肝炎
围剿暗行者——丙型肝炎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和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
人-人嵌合抗丙肝抗体检测阳性对照品的研制及应用
病毒的基本性状一课的教学设计
病毒学研究性教学研究
病毒学实验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83例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学检测及其分析
miRNA-122与丙肝病毒感染及肝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α-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
丙型肝炎治疗新药 Simeprevi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