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术后并发便秘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及对策
2011-08-15彭影
彭影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是严重危害妇女健康的疾病,近年其发病率有明显上升优势[1],便秘在程度上有轻重,在时间上可以是暂时的,也可以是长久的。乳腺癌术后如不注意防护,患者就可引起不同程度的便秘,便秘会影响到原发病的转归。本文就我院2007年10月至2011年3月普外科乳腺癌术后便秘的病例进行分析,探讨其发生的危险因素,以便采取针对性的措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普外科2007年10月至2011年3月乳腺癌住院患者112例,其中并发便秘26例,年龄28~75岁,而26例便秘患者中,50岁以上占19例。发生便秘平均年龄55岁以上;住院天数16~20 d,平均为17 d(因术后10~14 d,就可以接受化疗)。
1.2 便秘诊断标准[2]便秘是指排便频率减少,7 d内排便少于2~3次,粪便量少且干硬,并常有排便困难感觉。慢性习惯性便秘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尤其是经产妇女,可能与肠肌、腹肌及盆底肌的张力减少有关。
1.3 主要基础疾病 全部病例均为乳腺肿瘤
1.4 方法 以电话随访的方法,对符合便秘诊断的26例患者,按统一表格逐项填写,内容包括性别、年龄、诊断、基础疾病、出院诊断、住院天数、便秘发生时间、便秘程度、家属文化程度等,最后进行总结分析。
2 结果
2.1 便秘发生情况 112例患者中,发生便秘26例,便秘的发生率23.21%。
2.2 便秘时间 便秘早期发生在术后第10~14天,表现为轻度。一般在术后第10~14天患者开始接受化疗,化疗用药时间一般为5 d,便秘表现在化疗结束后第2~5天,这时便秘呈重度。
3 乳腺癌并发便秘的相关因素分析
3.1 年龄 从上面的一般资料知晓,26例患者便秘中,有50岁以上占19例易导致粪便滞留在肠道内而排泄不出。而便秘又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因中老年人的直肠肌和腹肌已发生萎缩,肌张力低下,致使排便无力。
3.2 饮食 乳腺癌术后,患者活动量减少,而饮食又过于重视蛋白补充,食物中的膳食纤维较少,再加上化疗后胃肠道不适、纳差进食量少及水分补充不足,使肠道受到刺激量不足,不能引起结肠、直肠的反射性蠕动,结果食物残渣在肠内停留过久,水分被充分吸收大便干燥、排泄困难。
3.3 精神因素 目前有相当一部分人对癌症缺乏科学的认识,存在谈癌色变。生活中,许多人对癌症有一种恐惧感,表现为情绪紧张、忧愁、焦虑,从而导致皮层或植物神经系统紊乱,引起便意消失,这些心理因素是形成便秘的主要原因。
3.4 药物性因素 药物之所以会引起便秘,术后抗生素的滥用及辅助药物应用如奥美拉唑等质子泵抑制剂,也有部分药物会影响胃肠道的运动神经或肌肉,易造成肌肉“瘫痪”,从而也引起便秘;另外还有部分药物会影响大便质地,如促进肠道内水分的吸收,使大便变得干结。同时化疗后造成全身乏力,纳差需卧床,患者活动少,使肠蠕动减少,易诱发便秘。
3.5 家属知识缺乏 家属对便秘的危害认识不足,过分保护患者,不让患者适当活动让其卧床休息养病,使肠蠕动减弱,认为手术造成创伤补充大量蛋白,同时认为只需基础疾病好,便秘不会对患者造成太大影响,殊不知便秘会使原发病加重。
4 预防措施
4.1 健康教育 深入病房,与患者及家属沟通,讲解便秘发生原因、预防方法,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等。长期便秘会因下消化道不通而产生腹胀呕吐,食欲减退营养失调现象,患者感觉头晕、疲倦感;另外长期便秘会造成腹压上升并出现大肠疾病、痔疮、肛裂易使患者出现忧郁、烦躁、坐立不安等症状而加重原发病。便秘是可以预防的,如每天晚餐后1 h进行温水足浴疗法,每次20 min,以促进肠蠕动。健康宣教时,也要把预防便秘的相关知识告诉患者家属,讲解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意义,适当的户外运动有益处。
4.2 饮食指导 进餐时让患者多食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如韭菜、芹菜、豆芽、萝卜、海带、玉米粥等。保证每日食物纤维摄入量不少于50 g,减少辛辣食物摄入。进餐后加食新鲜水果,如香蕉、梨等。晨起时嘱其饮温开水300 ml~500 ml,全天饮水不少于2000 ml~2500 ml[3]。因早晨适当饮水,使肠道内保持一定的水分,并刺激休眠一夜的神经,产生肠蠕动,引起便意。
4.3 心理指导 及时评估患者的心理感受,以诚恳、热情的态度关心、体贴患者。帮助其解除风险,担心预后而产生的恐惧、紧张、易激惹等不良情绪,同时消除患者对解大便产生的羞怯感和歉疚感。达到心境坦然、心情舒畅、志和气达、气机通畅,从而有利于便秘的解除,必要时给予药物辅助排便。
4.4 医务人员的要求 作为医务人员努力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使护理工作步步到位,处处为患者着想。从入院到出院将如何预防乳腺癌便秘的相关知识向患者及家属告知,如饮食指导、心理疏导等综合护理干预,从而能有效的解除乳腺癌患者的便秘,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1]万德森.临床肿瘤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300.
[2]戚仁锋.诊断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34.
[3]吕学正.外科护理学.浙江大学出版社,19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