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孕产妇围分娩期的心理护理体会

2011-08-15袁晓梅虎妍妮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34期
关键词:分娩期助产士产科

袁晓梅 虎妍妮

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异常增高,而孕产妇及新生儿的病死率并没有显著降低,而一些发达国家的剖宫产率控制在10%以内,孕产妇及新生儿的病死率反而很低,这不能不引起我们从事广大产科工作者的思考和反省: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我们重视了生物因素对临产产妇的影响,而忽略了社会心理因素对临产产妇的影响,目前多采用缩宫素和手术的方式缩短产程[1],加速分娩,减少产后出血,但这些措施给产妇带来了一定的痛苦和不良反应。孕产妇心理因素对分娩期生物学指标的影响,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心理因素对临产产妇的影响已成为我们探讨的新课题。为了适应围产医学的发展,世界卫生组织(WHO)开展了“保护、促进、支持自然分娩,保障母婴安康”的国际合作项目。因此,提高产科护理质量,促进自然分娩,确保母婴安康已成为产科医务工作者的努力方向。分娩是妇女自然、正常、复杂的生理过程,大多数产妇由于缺乏对分娩的直接体验和正确认识,感到焦虑、恐惧,为减少产妇的恐惧心理,顺利完成分娩,我们对在我院住院分娩的产妇采用围分娩期的健康教育、认知认同、个体化指导、耐心鼓励等方法进行心理干预,对减轻孕产妇的焦虑和抑郁情绪,促进自然分娩,减少产后出血量,起到了显著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的对象为2010年1月至2011年10月初产妇,无严重的内科及产科并发症,孕周为37~41周,单胎、头位。年龄20~30岁,平均25岁,随机分为观察组(588例)和对照组(550例)。两组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传统护理无陪护分娩,一个或多个产妇有规律宫缩后,由值班护士负责观察和接生。观察组在基础护理基础上采取心理干预。观察两组分娩方式,产程及产时、产后2 h出血量。

1.3结果 两组分娩方式比较,对照组的剖宫产率比观察组大很多;两组产程及产时、产后2 h出血量比较,两组产程比较,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出血量比较,观察组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2 待产产妇临产后的心理特征

2.1恐惧、焦虑 孕妇入院待产,心理状态是复杂的。环境的改变,有陌生感,有将做母亲的喜悦,又害怕分娩,怕出现异常,诸多因素使产妇处于焦虑、不安和的恐惧心理状态。

2.2依赖 临产产妇因阵痛煎熬对其家属产生依赖心理,进入分娩室后仍希望家属陪在身边。如果对陪伴的助产士产生信任感,就会希望这名助产士陪伴其左右。

2.3择优 待产产妇入院后,希望医护人员对她认真负责,有高超助产技术的助产士为其接生。

2.4自尊 待产产妇希望医护人员和家人时刻关注自己,对医护人员的各项检查和治疗非常敏感,稍不如意就会出现情绪变化。

3 针对各种心理状态,围分娩期采用健康教育、认知认同、个体化指导、耐心鼓励的方法进行心理干预

3.1注重健康教育,达到认知认同 心理护理是护士在医疗过程中通过对孕妇进行心理安慰、认知、劝解、疏导以及调节方法,保持孕产妇良好的身心环境。妇女在妊娠和分娩期间,身体各系统发生生理变化同时,心理方面也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直接关系到孕产妇顺利分娩。因此,加强心理护理,鼓励孕产妇建立自然分娩的信心,使孕产妇在这一特殊时期保持最佳心理状态是助产人员的主要职责,也是提高产时护理质量的主要环节。允许丈夫和家人在分娩过程中陪伴产妇,使产妇心理上有所依靠,缓解紧张、焦虑感。产前访视时,要向孕产妇介绍产科医生、助产士和护士,产房的环境,介绍分娩的整个过程及有关分娩过程中配合的注意事项,帮助产妇获得分娩前后的知识。

3.2根据每个具体的产妇,采用个体化的疏导,消除产妇的焦虑心理 助产人员要更多地接触和了解产妇,了解他们的心理要求,针对性向孕产妇讲解分娩知识及过程,以消除孕产妇的恐惧、忧虑心理,以最佳心理状态愉快地度过分娩期。

3.3耐心鼓励,注意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 在分娩过程中耐心讲解减轻宫缩疼痛的方法,指导使用腹压配合助产人员顺利分娩,鼓励产妇增加信心,如:“舒适地躺好,放松”,“好,很好!”等。助产士使用尊重孕产妇人格的礼貌用语,可以消除产妇的陌生感和恐惧感,调节孕产妇的紧张情绪。要认真倾听,适时给予反馈,表示理解和肯定对方的意思。因此,医护人员在与产妇接触中应该用善意、亲切的语言,表现出更多的关心,使其心情放松,消除对分娩的恐惧和焦虑情绪。

4 护理体会

分娩是妇女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事件,但由于分娩过程中存在许多不测和不适,很多初产妇对分娩产生焦虑和抑郁。焦虑和抑郁可导致一系列的生理病理反应,如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的活动增强,血浆中皮质醇和儿茶酚胺浓度增高等。有研究表明:去甲肾上腺素可使子宫收缩增强,而去甲肾上腺素与焦虑呈负相关,疼痛与皮质醇之间呈正相关。由此可见,分娩期不良的心理因素如焦虑、抑郁可导致子宫收缩力减弱,对疼痛敏感,强烈的宫缩更加重产妇的不良情绪,最后致产程延长、难产、产后出血量增多,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是造成产妇死亡的原因之一[2]。所以,为产妇提供围分娩期的健康教育、认知认同、个体化指导、耐心鼓励等心理干预,加强心理护理,减轻孕产妇的焦虑、抑郁等情绪使产妇密切配合产程进展,从而促进自然分娩,让母婴平安度过分娩的重要保障。心理护理可明显降低孕产妇的心理应激程度,维持分娩过程中生理指标的稳定,降低对疼痛的敏感性,缩短产程,减少出血量。在护理管理中强调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产科护理人员应掌握相应的心理学知识,在整个妊娠期,尤其是分娩期对孕产妇进行适时、适当的心理护理,全程陪伴孕产妇,有利于增强孕产妇对顺利分娩的信心,使她们顺利度过分娩全过程。

[1]夏海鸥.妇产科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47.

[2]姜乾金.医学心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11-112.

猜你喜欢

分娩期助产士产科
助产士主导镇痛分娩管理模式在产科中的应用效果
全球还需900万护士和助产士
产科医师答问录
产科医师答问录
产科医师答问录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分娩期剖宫产治疗效果对比观察
分娩期子宫破裂31例临床分析
我国助产士专业体系现状分析
30例肝炎孕妇分娩期的护理体会
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130例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