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患者围手术期风险隐患分析及对策
2011-08-15曹艳杰
曹艳杰
眼科患者大部分视觉功能受损致使视觉质量下降,且又以老人居多,老年患者多伴有全身疾病,使眼科护理工作护理风险增大。分析眼科患者围手术期风险发生的原因,提出防范对策,对提高护理人员应对能力和护理风险的预见性尤为重要。为确保患者的安全,降低护理风险,提高护理质量,防范护理纠纷的发生,现将我科患者护理风险的防范体会报告如下。
1 眼科患者风险隐患分析
1.1 机械型因素
1.1.1 跌倒 眼科患者因视力障碍,在住院期间发生跌倒、暗室内碰伤等安全问题的几率比一般患者高[1]。地面光滑、潮湿、病房内设施多,过道障碍物,俯卧时间过长等均可使患者站立不稳而跌倒。老年人因姿势控制能力下降,视力下降,体质减弱,更易发生跌倒意外。
1.1.2 碰伤 眼科裂隙灯、检眼镜检查需在暗室内进行,由于室内光线较暗,患者对环境陌生,加之视力障碍,对检查方法不了解,很容易碰伤。
1.1.3 坠床 老年人由于神经系统出现了生理性老化,大脑也会有不同程度的萎缩,所以定位差,易发生身体失衡,甚至共济失调现象。如若患者身边无人照顾,护理人员失察,难以避免会发生坠床[2]。
1.2 医源性因素
1.2.1 责任心不强 护理人员认为眼科危重患者少、病情轻、护理工作简单,造成护士巡视病房不及时;缺乏护患沟通,对患者病情及安全问题不了解,缺乏预见性防范。
1.2.2 健康宣教工作不细致 健康宣教不细致或不恰当,会给患者带来不稳定的心理负担,甚至导致治疗失败,给医院带来负面影响。如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填充术的患者,术后应该注意俯卧的姿势,在保持俯卧的同时,胸部不能长时间压迫,以防静脉回流障碍使头部供血不足,引起视神经缺血,导致视力下降。同时双肘部也不能长时间受压,防止压疮的发生。白内障手术后安装人工晶体的患者,勿压迫上睑,勿低头取物,防止晶体移位或脱位。
2 眼科患者风险隐患对策
2.1 全面评估危险性,制定应急预案
2.1.1 跌倒防范 护理人员加强巡视,做好预见性防范;争取家属支持,对行动不便者建议家属陪伴;协助生活所需,做好生活护理;患者外出活动时、暗室检查时有家属陪伴或护理人员陪护;在病区活动要穿防滑鞋,避免穿拖鞋。
2.1.2 碰伤防范 暗室的仪器和物品放置简洁、合理,在患者手术前先带其到暗室,熟悉暗室的设施及检查时要摆放的位置,适应暗室的环境。
2.1.3 坠床防范 高龄患者加床挡,且要有家属陪伴;在患者午睡或晨起时,护理人员要及时给予帮助,体现人性化关怀。
2.2 强化安全意识 树立“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观念。加强责任心教育,全体护士业务学习《护士条例》、《眼科诊疗规范》加强眼科基础理论的学习和培训。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充分开展换位思考,切切实实为患者解决实际问题[3]。
2.3 加强对住院患者的入院宣教工作 主动向患者介绍病区环境,如病床的位置、卫生间的位置、病房物品摆放位置,让患者熟悉病区环境。房间内有充分的照明,地面保持清洁、干燥、通道无障碍物,拖地时要放防滑标志,浴室、厕所设防滑垫,安装扶手。在搀扶患者的时候,与患者面对面,护士的双手拉起患者的双手,患者向前走,护士退行,这样患者不再有踩空的感觉,让患者扶住凳子再坐稳。对手术后和俯卧时间长以及老年的患者提醒其做到3个30 s,即醒后30 s再坐起,坐起30 s后再站立,站立30 s后再行走,以防跌倒[4]。
2.4 完善科室岗位职责、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 根据眼科患者的特点及护理工作的特点,积极地预见风险,进行工作流程的改进,使岗位职责明确,合理安排工作。强化科室质量监控,定期召开护理风险隐患座谈会,发现新的问题,及时解决,把好科室质量关。
3 讨论
眼科病房护理是一项高风险的工作,风险始终贯穿在检,查、治疗、护理等各个环节中。护理工作者一定要做到细心、体贴、操作严谨、仔细评估护理风险。树立护理的风险意识,掌握处理风险的基本方法,这样才能够应付临床中出现的突发事件,确保眼科医疗安全。
[1]丁体英,纪丽萍,杨慧丽,等.眼科患者住院期间安全问题分析及对策. 中华护理杂志,2005,40(6):454.
[2]余小萍,朱萍,计莺.老年住院患者安全隐患的探讨与对策.解放军护理杂志,2005,22(7):50.
[3]朱桂兰,靳立荣.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及管理措施.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9,26(2):236.
[4]姜青丽,陈桂云,吴云燕.健康教育在眼科病房的应用.齐鲁护理杂志,2001,7(2): 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