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我国体育旅游的发展前景

2011-08-15李淑梅

中国商论 2011年22期
关键词:旅游者旅游体育

李淑梅/文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有了更多闲暇时间的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品质,体育和健康意识也逐渐提高,各种健身休闲活动日益风靡。体育旅游作为一种时尚的、新型的旅游形式,因其具有很强的参与性和健身性而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对于我国来讲,体育旅游还处于起步阶段,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体育旅游的概念、分类和特点

1.体育旅游的概念

从广义上讲,体育旅游是指旅游者在旅游中所从事的各种娱乐身心、锻炼身体、竞技竞赛、刺激冒险、康复保健、体育观赏及体育文化交流活动等与旅游地、旅游企业、体育企业及社会之间关系的总和;从狭义上讲,则是为了满足和适应旅游者的各种专项体育需求,以体育资源和一定的体育设施为条件,以旅游商品的形式,为旅游者在施行旅游过程中提供融健身、娱乐、休闲、交际等于一体的服务,使旅游者的身心得到和谐发展,从而极大地促进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达到丰富社会文化生活目的的一种社会活动。

总而言之,体育旅游是在已有的体育资源和体育设施条件下,为旅游者提供健身、休闲、娱乐和交际等多种服务为一体的经营性项目群,满足旅游者各种体育需求。它的社会本质是一种社会经济活动和社会文化活动。它能够促进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统一。

2.体育旅游的分类

按照旅游者不同的旅游目的,我们可以把体育旅游分为以下五种类型:(1)观战型:旅游者是由于被某个地方的精彩重要的体育比赛所吸引,前往该地作为观众进行现场观摩,并能带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经济收益;(2)健身型:旅游者为达到健身和旅游的双重目的,而自发地直接进行某项体育活动的参与行为。(3)参赛型:旅游者以参加体育赛事为出游目的而前往目的地的出游活动。如参加奥运会的各国运动员。(4)刺激型:指旅游者将体育活动带来的刺激看作是享受,去参加一些能使人感到很强的刺激性或惊心动魄的体育活动。 (5)观光型:旅游者把体育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来看待,探访观光其多种相关的表现形式,即出游的主要目的是参观著名的体育胜地。

3.体育旅游的特征

体育旅游是体育与旅游相结合的现代旅游方式,与其他形式的旅游相比,其还具有不同于其他旅游的自身独特特征,主要为以下八个方面:①体育与旅游相结合:能同时满足人们健身和娱乐的双重需求。②时效性强:体育旅游基本上都具有很强的时效性,错过了旅游的黄金时期,市场随之消失。③具有可重复性:旅游者在重复的过程中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体验更大的乐趣。④安全系数低:自然条件的可控性差和人为因素可控性差。⑤专业性强:有许多活动项目需要经过专业训练后才能参加。⑥成本费用高:体育旅游专业性强,属于高水平的消费。⑦社会效应大:体育旅游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们和新闻媒体,能够对举办赛事的城市产生全方位的影响。⑧满足个性需求:体育旅游具有主动性、参与性和多样性等特点,提供更多的个性服务,更加符合旅游者对个性化消费的需求。

发展体育旅游的重要意义

首先,体育旅游具有健身功能,能够提高全民素质,振奋民族精神。其次,体育旅游对国民经济有巨大的促进作用,给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了诸多功效。概括地说,它能够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增加外汇收入,平衡国际收支;既能够有效地扩大内需,回笼货币、增加国家和地方的财政收入、平衡国内供求,又能为国家创汇、为失业人口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同时又可以带动投资环境改善,扩大国际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促进改革开放;促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有助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弘扬和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我国体育旅游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和稳定地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日益提高,人民群众的健身意识逐渐增强。自从1995年国家开始实施全民健身计划以来,我国体育旅游年收入逐年增长,体育旅游在我国的市场规模已有所扩大,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

但是,我国体育旅游由于起步较晚,发展还不成熟,缺少经验,在体育旅游的理论、政策等方面还不完善,因此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体育旅游管理的规范化、法制化程度不高。由于历史原因,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目前还处于过渡阶段,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存在着诸多的弊端。旅游业这种产业,其综合性很强,需要多个管理部门团结协作共同发展,在如今的体育旅游产品的开发和管理过程中,由于没有统一的管理,局面十分混乱。

2.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不够,项目形式单一,缺乏特色。目前人们总是喜欢选择以休闲娱乐为主要内容的传统旅游活动,而极少选择那些探险型、极限型的项目。项目形式老套单一,缺乏新意和特色。

3.对体育旅游的理论研究较少,对于如何界定体育旅游以及体育旅游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等一些基本问题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我国目前还没有一所高校开设体育旅游专业方向。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体育旅游产品的开发和人才的培养,也制约了体育旅游行业向更深层的规模化和标准化的发展,在客观上成为影响我国体育旅游发展的阻力。

4.体育旅游专业人才匮乏。我们应培养能在体育旅游领域进行运动咨询与指导的以及观看赛事、健身游、户外运动旅游的导游。对专项技术要求特别高和危险性高的特殊岗位,应通过专门的职业鉴定持证上岗。

5.体育旅游设施不完善。它包括旅游交通工具、旅游宾馆、旅游饭店和商店以及供应旅游者运动和娱乐的设施等。只有完善的旅游基础设施和便利的交通,才能为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6.旅游者消费水平较低。尽管人民生活水已经有了很大提高,但还不是十分富裕,大多数人还没有能力进行高消费层次的享受。

7.体育旅游的资源了解、掌握和开发不够。我们国家历史悠久,幅员辽阔,有复杂的地形、地貌,不同的气候类型,丰富的体育旅游自然资源,适合开发各种体育旅游,但目前开发并推向世界的还不多。我们还应充分发掘具有民族风情的独特体育项目和民俗文化。

我国体育旅游的发展前景

尽管我国体育旅游由于刚刚起步,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潜力是巨大的,前景是喜人的,世界旅游组织曾做出过预测:到21世纪初,世界上最大的旅游市场将是中国,世界旅游将以生态旅游、森林旅游和体育旅游为主要发展趋势。

1.丰富的体育旅游资源,为发展体育旅游奠定了基础。

我国有着极其丰富的体育旅游资源。首先,我国地域辽阔,涵盖了多种地质地貌,名山大川、河流湖泊和海滨胜地各有特色,适合于开展多种体育旅游项目,其次,我国气候类型多种多样,既有四季如春的春城,也有终年积雪的雪域高原,还有长夏无冬的华南沿海,自然资源极为丰富。第三,我国民族众多,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民俗活动、地域特点和文化魅力,旅游者参与其中,既能达到娱乐健身的目的,又能领略当地的民俗风情,如果充分地开发利用这些条件,体育民俗旅游将吸引国内外大量的旅游者。如西双版纳的泼水节、郑州少林武术节、新疆的赛马节等,民族特色都十分鲜明。

2.理论指导与政策的支持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前提。

国家对旅游业高度重视,国家政策对旅游业的发展给予了极有力的支持。1995年,《全民健身计划》开始在我国实施。1999年9月新的节假日办法的施行,大力推动了全民体育运动的发展。2000年3月,国家旅游局和中央文献研究室共同编辑出版了《邓小平论旅游》一书,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关于发展旅游业的五篇重要讲话对现实有很强的指导意义。2001年,国家旅游局又将我国的旅游主题定为“中国体育健身游”,这些都为推动我国体育旅游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3.国民思想意识的转变和大众体育消费的增加为我国体育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人更加注重娱乐与健康,休闲与放松,人们的思想发生了极大的转变,从单纯地追求身体健壮转变成了追求更高、更深层次的目标——身心健康。《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更进一步提高了人们的健康生活意识,体育旅游成为了引导现代人生活方式的潮流。

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如今花钱买休闲、花钱买享受、花钱买健康已经逐渐成为大众体育消费的时尚。体育旅游因为既满足了人们个性化的需求,又满足了人们健身和娱乐的双重需求而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

4.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为我国的体育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增进了北京地区的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促进了中国旅游市场整体水平的提升。北京奥运会吸引了大量游客到北京观看比赛,游览名胜古迹,提高了北京的城市魅力,使我国体育旅游品牌效益大大提高,也极大地提高了全世界各国人民对我国体育旅游的热情。

综上所述,在当今世界,健康是一种时尚,旅游是一种时尚,将体育和旅游完美结合的体育旅游作为健康的旅游方式更是一种时尚,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青睐。体育旅游是人类健康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具有发展体育旅游的各种优势,为体育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应大力关注体育旅游的发展,体育旅游大有可为。

猜你喜欢

旅游者旅游体育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喀拉峻风景区旅游者的生态意识和生态行为研究
旅行社未经旅游者同意安排购物属违约
旅游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浅论生态旅游者的分类与识别方法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