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内服配合针刺治疗乳腺增生症120例

2011-08-15刘庆春董广卫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12期
关键词:乳癖行气增生症

刘庆春 董广卫

中药内服配合针刺治疗乳腺增生症120例

刘庆春 董广卫

乳腺增生症;中药内服;针刺

乳腺增生症又称乳腺病、乳腺纤维囊性疾病、乳腺小叶增生、乳腺结构不良症,是常见的乳房疾病,约占乳房疾病的70% ~80%。该病病程较长,易反复发作,且有一定的癌变危险,严重影响着妇女的身心健康。笔者自2008年以来,采用中药内服,配合针刺治疗乳腺增生症12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20例,全部为已婚妇女,年龄最小的25岁,最大的48岁,平均年龄为37岁;病程最短的3个月,最长的10年。临床表现为乳房胀痛或刺痛,与月经周期密切相关,并可随情志的变化而加重或减轻。乳腺检查,均可触及边界不清的不规则包块,包块质地较韧,有压痛,全部病例均符合乳腺增生症诊断标准。

1.2 诊断标准 按照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外科学会修订的《乳腺增生病诊断及疗效评定标准》[1]诊断:乳房疼痛连续3个月不能缓解,排除生理性乳房疼痛;乳房内触及结节或肿块,经钼钯或干板摄影、B超、近红外线扫描等辅助检查,排除乳腺肿瘤等其他乳腺疾病。

1.3 治疗方法 ①中药治疗 采用自拟三橘乳癖汤治疗,处方:橘核、橘络、橘叶、柴胡、青皮、瓜蒌、浙贝母、香附、郁金各15 g,昆布、生牡蛎(先煎)各30 g,制半夏、三棱、莪术各10 g,甘草6 g。肝郁较著者加佛手、香橼、枳实、川楝子;痰湿较重者加茯苓、泽泻、白术、苍术、厚朴、砂仁;久痛入络,瘀血较重者加川芎、延胡索、乳香、没药、穿山甲;乳房内结节或肿块难消者,加夏枯草、海藻、山慈菇、海浮石、瓦楞子、海蛤壳;肝肾不足,冲任失调者,加仙茅、仙灵脾、山药、菟丝子、枸杞子。水煎分两次温服,日1剂,15剂为1个疗程,经期停服,连服3个疗程。②针刺治疗 取穴:乳根、足三里、太冲、合谷、膻中、期门、内关、照海、足临泣。操作:所选穴位进行常规皮肤消毒后,按照各腧穴刺法要求进行操作,其中乳根、膻中、期门可向乳房肿块方向斜刺或平刺。诸穴均采用平补平泻法,针刺得气后留针30 min,中间行针1次,以加强针感。1次/d,15次为1个疗程,经期忌用,连用3个疗程。

1.4 疗效标准 治愈:乳腺疼痛和肿块消失,停药后3个月无复发;显效:乳腺肿块缩小1/2以上,疼痛明显减轻;有效:乳腺肿块缩小1/3,疼痛减轻;无效:服药3个疗程,症状、体征无变化或疼痛稍缓解后又复发。

2 治疗结果

经3个疗程治疗后评定疗效,治愈76例,显效22例,有效1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7.5%。

3 讨论

乳腺增生症多发于育龄期妇女,其发病率约占育龄妇女的40%。现代医学认为乳腺增生症是由于内分泌激素失调,主要是黄体期卵巢分泌的雌、孕激素平衡失调,雌激素相对或绝对过高,孕激素分泌不足,从而使乳腺组织处于雌激素的过度刺激之中,产生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的过度增生,同时导致局部微循环障碍,水钠潴留而致小叶间水肿[2]。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多的认识到不良情志刺激对机体的内分泌系统有着非常明显的影响,中医对本病也有相同的认识。临床上多用雄激素抑制雌激素的办法治疗,但远期效果欠佳,并容易引起体内激素平衡失调,不能长时间应用,所以一般认为无明确的有效治疗方法。

乳腺增生症,属中医“乳癖”之范畴,关于本病的病因病机,古代文献多有论述,《外科正宗》云:“忧郁伤肝,思虑伤脾,积想在心,所愿不得志者,致经络痞涩,聚结成核。”《外症医案汇编》指出:“乳症,皆云肝脾郁结,则为癖核。”《疡科心得集·辨乳癖乳痰乳岩论》云:“有乳中结核,形如丸卵,不疼痛,不发寒热,皮色不变,其核随喜怒消长,此名乳癖。”笔者认为其发病机制是由于情志不畅,气滞不舒,气血周流失度,蕴结于乳络,经脉阻塞不通,不通则痛而引起乳房疼痛;肝气横逆犯胃,脾失健运,痰浊内生,气滞血瘀挟痰结聚为核,循经留聚乳中,故乳中结块。所以本病的基本病机为气滞痰凝,冲任失调,病在肝、脾、胃三经。自拟三橘乳癖汤,方中橘核性味苦平,功能行气散结止痛,橘络宣通经络,行气化痰,橘叶疏肝行气,消肿散结[3];柴胡条达肝气而疏肝解郁,青皮疏肝破气,散结消滞,香附调理气机,行气止痛;制半夏、瓜蒌、昆布、浙贝母、生牡蛎化痰软坚,以散结块;郁金、三棱、莪术破血祛瘀,行气止痛;甘草调和诸药,缓和药性。诸药相配,相得益彰,共奏调理气机,疏通乳络,化痰散结之效。根据经络学理论,乳房主要由肝胃两经所司。太冲为肝经原穴,刺之可疏肝解郁;合谷为大肠经原穴,手足阳明同气,刺合谷可调足阳明经气,从而调理乳间之气机;乳根、足三里,为经脉所过,主治所及,可疏通胃经气机;膻中穴为八会穴中气之所会,足厥阴肝经络于膻中,期门为肝之募穴,与乳根穴同用,可疏肝通络,化痰软坚,消散结块;针灸治则有“心胸内关谋”之说,内关功擅宽胸理气而治乳癖;照海滋阴补肾,足临泣利胸胁,二者合用,可调理冲任。通过选取特定腧穴针刺,能够刺激人体经络,激发人体自身潜能,从而达到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消肿散结,调理冲任,养血和营的整体调整作用。

总之,中药内服配合针刺治疗乳腺增生症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曾健,陆云飞,蒋伟哲,等.痛结宁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疗效观察.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12(7):404.

[2] 李琳,宋爱莉.肝郁脾虚证与乳腺增生病的相关性探讨.山东中医杂志,2000,19(1):6.

[3] 凌一揆.中药学.第5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 116-117.

262516山东省青州市谭坊中心卫生院

猜你喜欢

乳癖行气增生症
中医学“行气”医术初探
简易穴位埋线法治疗肝郁痰凝型乳癖疼痛的临床观察和研究
《修真秘要》导引系列之十五 “陈抟睡功(一)”“吕祖行气诀”导引法
腰背痛:揉按委中穴
巨大淋巴结增生症2例并文献复习
名傣医林艳芳老师临床诊治乳癖67例
三苯氧胺配伍乳癖消治疗乳腺增生临床疗效观察
自拟乳癖立消汤治疗乳腺增生症100例
化瘀消癖汤治疗乳腺增生症245例
行气药在方剂中的配伍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