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学科教学论建设的开拓者与实践者
——缅怀罗大同先生

2011-08-15潘纪平

中学语文 2011年16期
关键词:师院罗先生中学语文

潘纪平

光阴转瞬即逝,算起来罗大同先生已经辞世16个年头。早就想写点纪念性的文字,但每次拿起笔,又不知从何写起。今年是全国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成立30周年,从语文学科建设的角度来写,我想这也最能体现先生的毕生追求。繁花满园,撷其一枝,以此纪念先生的在天之灵。

我上大学时正值改革开放肇始的1978年,当时先生已经60岁了,给我们讲“语文教学论”这门课程。那一段时间,他非常忙,经常外出开会、讲学,课堂上经常讲一些教改的讯息和一些生动的中学教学案例。先生身材魁梧,举止文雅,虽已过花甲,但每次上课都是西装革履,精神矍铄。记得有一次,他与校长外出考察,接待人看到他的派头,误认他就是校长,弄得场面有些尴尬却又有趣。1982年,我毕业留校任教,随先生教中学语文教学论这门课长达十余年,直至先生辞世。

罗大同先生是我国语文学科教学论建设的开拓者。早在上世纪50年代,他就公开出版了国内唯一的一部语文教学法教材——《初中文学教学讲话》,(湖北人民出版社,1958年6月出版)全书共八章:第一章,总论,分4节,依次为初中文学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教材编排体系、教学特点;第二章,初中文学教学的基本方法,分5节,依次为词句的解释与练习、朗读·默写·背诵、编写提纲、叙述、提问;第三章,文学作品教学过程,分3节,依次为起始阶段、阅读和分析阶段、结束和复习阶段;第四章,各类作品教学的特点,分6节,依次为诗歌、小说、戏剧教学,寓言、童话、民间故事教学,论文教学,古典文学作品教学;第五章,文学基本知识教学;第六章,作文教学,分5节,依次为作文教学的任务和具体要求、作文练习的方式、命题及课堂指导、作文批改、作文讲评;第七章,课外阅读指导,分4节,依次为关于读物的选择、指导阅读的计划、指导方式、课外阅读的考查;第八章,课前准备工作。这里具体列出该书目录,意在说明,早在解放初期罗大同先生对语文学科教学法的建设就有了一种整体性的思考,当时全国从事语文教学论有如此看法的寥寥无几。该书无论是总、分论体系,还是具体的章节内容,都可称得上是解放后语文教学法学科开先河的教材,也是目前所见的解放后第一部公开出版的语文学科教学法教材。“文革”期间,罗先生被打成资产阶段“反动学术权威”,所有图书资料都被红卫兵抄走。后来还是一位读者,把自己保存的一本返赠给先生。当我看到该书时,该书已经出版了35个年头,我从那泛黄的书页中真切地品味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

粉碎“四人帮”以后,各行各业百废待兴,当时中学语文教学法这一门学科尚未建立自己的理论体系,迫切需要出版一本教材。教育部于1978年6月在武汉召开了文科教学座谈会,会上确定由武汉师院、西南师院、天津师院、南京师院、陕西师大、河北师大、华南师院、上海师院、北京师院等12所院校中文系编写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学语文教学法》教材,并商定由武汉师院任主编,西南师院为副主编。罗大同先生就是四位统稿人之一。该教材于1980年4月,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它是中国第一本由教育部直接确定专供高师院校中文系中学语文教学法使用的教材。这本教科书在结构体系、理论原则和内容表达上尽管还有不够完善之处,但在新时期语文教学法这一科研领域却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它的出版,不仅解决了当时高师院校中文系教材教法课教学的急需,更重要的是标志着中学语文教学论的理论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对促进这一学科的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①

罗大同先生是语文学科教学论学科建设的实践者。先生早在1945年就在重庆中正中学教国文,1946年回襄樊南漳创办第一所中学——临沮中学,并担任校长,解放初期在襄樊五中教国文,1954年调入湖北师专(后改为武汉师院,湖北大学),致力于中学语文教学法的教学与研究工作长达40余年。正因为罗大同先生有多年在中学从教的经历,因此,他在从事语文学科教学论理论建构时,不钻“象牙塔”,不搞空中楼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想中学老师之所想、急中学老师之所急,从教学实际来构建学科体系。

为解决语文教师资料匮乏的问题,也是由于学科建设的需要,他组织湖北省中学语文教学的同仁,于1989年编写出我国第一部语文教学辞典——《实用语文教学辞典》(天津教育出版社出版)。该书从收集词条到成书,历时三年,撰写了3600多词条,计110余万字,内容涉及到语文教学的各个层面。条目内容共分为11类:语文教学概论、语文听读教学、语文说写教学、语修逻文教学、小学语文教学、语文教学纵横、语文知识纵横、语文教学图书、语文教学人物、语文名篇导读、语文教学图表。突出了教学理论、方法、知识、资料、示例等方面的相对集中,便于检索,注重实用的特点②。此后,我国又相继出版了几本有影响、有价值的语文教学辞典。

为了语文教学论学科的发展,他在1985年至1986年,与湖北省电教馆联合录制了《中学语文教学法电视系列片》,随后又出版了配套的文字资料《中学语文教学法讲座及课堂教学实录》(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这部电视系列片分9讲,每讲首先是教学法理论讲座,其次是配合理论学习的语文课堂教学,该系列片聘请了多位湖北语文名师上专题课。这部电视系列片是国内第一部语文教学法学科的音像教材,对于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来讲,具有探索与开发的积极意义。

1988年,罗先生前往乌鲁木齐讲学,他讲的专题是作文训练,与会者反响强烈,教师一致要求将讲话提纲放在《新疆教育》上发表。提纲发表后,罗先生又收到新疆和全国许多读者的来信,要求把提纲上所列举的项目具体化。罗先生欣然应允,并于1990年,撰写了《中学常用写作训练台阶》(经济日报出版社出版)一书,以满足广大语文教师的教学之需。

罗先生经常深入教学第一线,了解教改信息,与中学教师交朋友,并向出版社、杂志社推荐优秀教师的教改成果。如襄樊五中的吴鸿基、武汉六中的洪镇涛、华师一附中的刘友三、江汉大学的韦志成、湖北孝感师院的汪伯嗣,后来这些人都成为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专家学者。他的专著、编著以及学术论文,共引用了10余名中学名师的完整案例,片断引用的案例材料更不胜枚举。由此可见,罗先生是语文教学法理论研究队伍中与教育实践联系得最为紧密的学者。

罗大同先生是《中学语文》杂志的创始人之一。1958年湖北师专、武汉师专组建武汉师范学院。为了适应教育改革形势的发展,加强与中学语文教学的联系,培养合格的中学语文教师,学院根据中文科主任朱祖延的建议,决定刊办一份面向中学语文教学的刊物,经讨论,刊物定名为《中学语文》(双月刊)。由罗大同先生主持并成立了编辑室,主编创刊号。刊物栏目设有教学改革,教材分析、经验介绍等。创刊号由武汉师院中文科教师以及湖北知名学校的优秀教师撰写。后因经费不足,刊物办了两年后就停刊了。1978年,《中学语文》复刊,我国现代文学先驱茅盾为刊物题写刊名,一代宗师叶圣陶先生“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教育箴言就是在复刊的题词中提出的。《中学语文》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已成为我国最有影响的语文刊物之一。③罗大同先生在不同时期,在《中学语文》上发表论文多篇,如1980年,《中学语文》第1期、2期、4期、5期上曾连续发表过他的长篇论文《中学语文教学三十年回顾——试论中学语文教学的几种关系》,产生了极为广泛的影响。论文从“语文训练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阅读训练与写作训练的关系”、“讲和练的关系”、“课内和课外语文训练的关系”、“教和学的关系”等几个方面切入,从哲学的高度对语文教育的诸多问题进行了梳理、概括,奠定了那一个时期语文教学论原理研究的基本框架。即使用现在的视角来看,也颇有认识的价值与理论的价值。记得在1985年,时任《中学语文》杂志的主编徐涛先生要我写篇文章,当时考虑到杂志的影响,他希望我能署上罗先生的大名,征得先生的认可与同意,我的第一篇习作就是与先生共同发表的。当时先生已是全国知名的专家,而我则是一个刚留校不久的年轻教师。这种不计名利,提携后学的精神,令我感动不已,至今难忘。

罗先生矢志不渝,孜孜以求,把毕生精力都奉献给了他所热爱的语文教育事业,为中学语文教学论的学科建设与发展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他淳厚的学术思想、严谨的治学态度,敢为人先的精神将永远光照后人,启迪来者。

注释:

①②③顾黄初主编:《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百年事典》,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514页、第679页、第391页。

猜你喜欢

师院罗先生中学语文
退房“骂死”销售经理,要担责吗
加强中学语文朗读训练的思考
中学语文“自助式”家庭作业的设计
洛阳师院:坚持以人为本 精心打造管理服务育人文化
师院圆舞曲
献给玉溪师院的歌
人不可貌相
罗先生的婚姻
爱无由
如何让现代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