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高校学生体育消费能力弱化的成因及对策

2011-08-15山东建筑大学体育部张大伟

中国商论 2011年24期
关键词:场馆消费运动

山东建筑大学体育部 张大伟

杭州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 徐振兵

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发展的生力军,从某种意义上讲,他们对运动休闲健身价值取向和行为如何,不仅能直接或间接地反映这一群体对体育的参与意识的强弱和潜在的社会体育人口的数量,而且,这还将影响着这一群体人力资源的质量和他们自身以及今后的家庭生活品质。为了整体把握大学生体育消费的情况,本文运用有关学科的理论原理与研究方法,对大学生体育消费进行调查与研究,旨在开拓适合高校学生的体育产品,改善其消费环境与条件,引导合理消费,满足他们的需求,并为有关部门的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课题研究对山东建筑大学、杭州师范大学、安徽财经大学、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南京财经大学和蚌埠医学院等高校485名在校生进行调查,其中男生252名,女生233名。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依据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内容,笔者查阅了与本研究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10余部(篇)。

1.2.2 问卷调查法

按照社会学研究方法,根据研究内容,设计并拟定了所需的调查问卷。调查范围涉及各年级学生,问卷调查采取随机抽样与笔者利用所带学生放假期间,向其在异地上学的同学、同乡进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形式,共发放问卷700份,回收562份,回收率为80.3%,剔除无效问卷77份,有效率为86.3%。

信度检验:采用小范围“重测法”间隔时间为15d,两次调查所得数据经相关分析和显著性检验,得出r = 0.9(P<0.01)。

效度检验:问卷发放前征询了10位相关专家的意见,专家给予评分,并对问卷进行有效性检验。

1.2.3 访谈法

深入学生之中,对其运动休闲健身消费价值取向及行为等进行访谈,掌握一手资料。

1.2.4 数理统计法

通过Spss12.0和Exce12000对有效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高校学生体育消费现状分析

我们通过对调查数据的统计处理,从学生平时自主开支情况了解到体育消费的开支列在其用于上网、购买书(报)、购物、社会交往和其他方面的后面,分别占被调查学生的37.1%、15.7%、14.6%、13.4% 、14.4%和4.7%,且基本呈依次递减,在上述各项消费中,仅有6.4%的男生和3%的女生在进行运动健身消费。值得注意的是: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学生对运动品牌的服装(鞋)较为热衷,不过他们绝非是为了运动健身,而是为了追求外表的时尚。就其总体而言,学生在这方面的消费水平是比较低下的,当然这与社会为学生所能提供适合他们的体育消费产品有限有关系。

我们再从学生课余行为看,每周用于上网、读书(报)、运动健身、购物、社会交往和其他方面在151分钟以上,男生分别占其被调查人数的50.3%、26.2%、16.7%、28.6%、40.1%和37.3%;女生分别占其被调查人数的45.9%、25.8%、9.9%、44.2%、22.8%和51.1%。在这一组调查数据中,学生个体每周进行运动健身在151分钟以上的男、女学生人数所占被调查人数的百分比,与其他方面相比显然也是很低的。体育消费的弱化,反映对其消费偏好与兴趣的阀值下降,从而导致其运动休闲健身的次数少、时间短。从另一侧面,也反映了学校在体育设施不足的问题。

2.2 对高校学生体育消费能力弱化的成因剖析

那么,是哪些因素在困扰着学生的运动休闲健身消费呢?仅就客观而言,本文以为主要有:

其一,学校运动设施短缺。它表现在:近些年来由于各高校扩大招生,在校生人数急剧上升,这使原有的教学设施不堪重负,为了应付急剧增加的学生和缓解设施不足的现状,学校不得不对已有的课次进行调整,有些课被迫安排在课外活动或晚间,甚至周末。这在客观上影响了学生的运动休闲健身。

其二,管理理念与方式陈旧。由于学校现有运动场馆相对较少,而使用场馆的人数相对又较多。无序开放和无度使用,以致造成运动场馆的超负荷运转,损坏率不断升高,使用寿命大大缩小。与之相反,在运动场馆的管理与使用方面,还有另种倾向,即管理过渡“严格”,使运动场馆的利用率降低,失去了它存在的价值。殊不知,这种管理理念与方式,与“管理就是服务”相悖。

其三,规划缺乏足够的科学论证,使近远期建设无法实现互为弥补。部分学校在校区规划设计中,工程设计者、学校项目管理者在新校区建设中,又缺乏与体育教学管理部门领导和教师的相互沟通,或听取意见不够。造成体育场地设施种类不多,功能不全,缺少一些新兴体育运动项目场地设施,故难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对新兴体育运动项目场地设施日益增长的需要。

其四,整体工作顾此失彼,力不从心。部分学校新校区建设由于受资金、土地和时间等客观原因制约,学校在新校区建设过程中,人们的精力大都放在了主要教学、办公和学生宿舍等场所的建设上,却或多或少的忽略了学生文化体育中心的建设,使新校区建设留下一定的“缺憾”。

其五,学校体育工作滞后。就课外体育活动来讲,在学校有相当一部分管理者,甚至包括体育教师,他们想当然地认为,学校体育工作除了体育课,就是运动竞赛,做好这些面上的工作,学校体育工作就视为做好了。因而,在实际工作中,他们只注重抓课外体育竞赛工作,却很少关注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开展:只注重运动成绩如何,却很少关注全体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只注重培养“尖子”运动员,却很少关心对“公众”学生运动休闲健身的指导。

3 提升高校学生体育消费能力的对策思考

3.1 发挥社团组织作用,丰富体育活动,满足学生需求

大力支持和积极鼓励学生体育协会(俱乐部)开展工作,帮助这些学生体育组织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完善组织,发展会员,开展活动。通过帮扶使学生体育组织能够吸引更多的学生加入;通过组织开展休闲体育旅游、野外生存、非常健身跑、体育沙龙“精英”PK、课外体育“群体”派对等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与竞赛,来锻炼学生能力和满足更多的学生对体育活动不断增长的需要,从而丰富校园课余体育文化生活,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3.2 管理与服务并举,引导学生体育合理消费,有效缓解场地供需矛盾

与社会有关经济实体合作,根据体育场馆设施情况,开发适合学生体育消费能力,且又是其喜爱的体育服务项目,实行有偿使用(特困学生凭有效证明证给予优惠)。运营过程吸收体育教学部教师和学生有关体育协会(俱乐部)的干部参与管理,并聘请若干勤工助学的学生担任管理与服务员。通过对部分体育活动场馆的有偿使用,达到盘货学校资产和场馆的有序管理及学生的合理分流,达到正确引导学生合理消费的目的,最大限度提高场馆的有效使用,满足不同层次消费学生的需要。

3.3 积极挖潜,科学安排与开发,努力提高学校现有物业利用率

通过挖掘潜力在课外活动时间和不影响正常教学次序的情况下,充分利用学校现有广场、大楼门厅、地下车库等物业建筑的空间。为学生定时、定期提供体育活动场所,弥补现有新兴体育运动项目的场地设施不足之“缺憾”。对那些有改造价值且又投入小的物业建筑功能,进行科学而又合理地改造,完善其功能,努力提高其综合使用的有效利用率,做到物尽其用,开辟体育消费场所,为学生体育消费提供便利。

4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在被调查的男女大学生中虽然对体育消费内容选择、时间付出、兴趣爱好等方面有所不同,但并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就其总体而言,蕴藏在学生之中的体育消费欲望与能力有很强的“能量”有待释放,消费人群和“市场”也有很大的基础,令人遗憾的是由于在学校体育工作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以致使学生在体育消费的外化行为上表现的不尽如人意——消费水平低下,运动休闲健身时间短、次数少,使大学生的体育消费能力呈弱化态势,抑制了他们对体育消费的本体欲望的释放。要改变这一局面,我们以为可通过机制与制度创新——改进学校体育工作的内外部环境与条件,引进社会力量和竞争机制,开发适合学生体育消费的服务项目,降低服务成本,引导和吸引参与学生合理消费。它不仅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对体育消费需求,使学生中潜在的体育消费能力得以提升,而且,还能促进体育消费服务业发展和市场的培育。

[1]汪伟信,吴成林.提高体育消费水平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1).

[2]刘炳范.终身教育与人力资本增值[J].北京成人教育,2000(3).

[3]倪同云.大众体育发展趋势的研究[J].体育科学,1998,18(3).

[4]范立仁,顾美蓉,王华倬等.全国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0,20(2).

[5]张文俊.大学生消费观研究[J].商场现代化,1998(12).

[6]于慧芳.当代大学生正确消费观的引导和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10(19).

猜你喜欢

场馆消费运动
会前视察 支招亚运场馆利用
创新标准打造绿色雪上运动场馆
冬奥之约,场馆先行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40年消费流变
不正经运动范
场馆风采
新消费ABC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