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支付平台及其监管的研究
2011-08-15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唐甜甜
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 唐甜甜
1 第三方支付平台概述
1.1 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研究背景
随着网络时代的前进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消费与网络联系越来越紧密,网上购物蔚然成风,在这种买家看不到货,卖家看不到钱的交易中,要保证交易的顺畅进行,则必须要求有一个信誉高,消费者和销售都能信任的第三方要作为中介,帮助完成交易。
这里所说的中介,正是我们所讨论的第三方支付平台。那么第三方支付平台具体是什么、它发展壮大之后产生了哪些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什么对策、如何完善对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监管?这正是我们所要研究的问题。
1.2 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概念
第三方支付平台是指一些具备一定实力并且有信誉保障的第三方独立机构提供的交易支付平台。在交易中,买家买下东西后,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的账户支付货款,收到货款后,第三方支付平台通知卖家发货卖家随即发货,买家收到货物满意后,通知第三方平台付款给卖家。它将多种银行卡的支付整合到了一界面上,完成与银行结算的对接。
1.3 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提出
在2005年瑞士的达沃斯论坛上,马云提出过第三方支付平台这一概念,他认为电子商务最重要的首先是安全,安全问题是一切问题的关键,没有安全的交易环境,电子商务无从谈起,而首先必须解决的则是支付问题。
1.4 国内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发展现状
国内常见第三方支付平台有YeePay易宝(北京通融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支付宝(AliPay)、财付通,从发展速度上来看,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发展势头是非常强劲的,塞迪顾问的分析报告显示,近年来,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已经达到数百亿之多,占网上支付的比例约36%。截止到2010年,第三方支付平台已经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第三方支付平台的高速发展是可喜的,如同货币润滑了经济一般,第三方支付平台润滑了整个电子商务市场,但在其高速发展的同时,第三方支付平台也出现很多问题。
2 第三方支付平台当前存在的问题
2.1 身份问题
身份问题至关重要,在法律地位上,第三方支付平台处于一个很模糊的概念中,第三方支付的服务商们都说自己是中介,都避免称自己是银行或金融机构,也否认自己在从事金融业务,它们都试图将自己定义为一个网络中介,但显而易见的是第三方支付活动中涉及很多资金结算和资金代管、资金担保等业务,这些实质上都属于金融业务,这些问题都使得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法律地位难以敲定。例如,开立结算账户、提供结算服务这已突破了特许经营的限制,相关法律规定:结算业务属于银行也有的业务,需经过银监会批准才能开展,很明显,第三方支付台再这个问题上是一块灰色地带,急需有关部门消除。在法律上,虽然《电子签名法》、《支付清算组织管理办法》等相关法规相继出台了,但很多问题都很模糊,更详细完整的法令出台已成必然趋势。
2.2 安全问题
第三方支付平台是以互联网为依托的,网络数据的传输和存储与传统的电子银行业务一样存在着许多技术问题和合规问题,客户身份的真伪,信息的保密都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与此同时,网络病毒繁多,黑客的恶意攻击也时刻威胁着这一平台的安全。可靠的安全体系,规范的行业监管,是必要的,但在现实情况下,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安全风险仍是比较突出的。
2.3 非法交易问题
现实生活中,非法交易很可能在第三方支付平台中进行。从当前地方三方支付平台的竞争势态来看,绝对是一个僧多肉少的局面,只要交易产生,只要可以获取利润,运营商都可接受,而其中则存在着许多非法交易。例如,某第三方支付平台就存在着直接划款的业务,不需要发货和确认收货就可以把资金转移,虽然金额不大,但也给非法资金的转移提供了便利。此外,网上支付具有隐蔽性,运营商们很难知道资金的来源和去向,这也给利用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饭做活动提供了可乘之机,非法转移资金,洗钱,行贿受贿,侵占国家财产等犯罪活动在第三方支付平台上找到生存缝隙。与此同时,信用卡套现,规避手续费的情况也是层出不穷。第三方支付平台还可能成为网络赌博的又一渠道,江苏苏州警方侦破的 “乐天堂”开设赌场案中,抓获第三方支付平台快钱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这一案例可充分说明这一问题。除此之外,企业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以个人名义进行交易,逃避税收,形成税收黑洞。上述问题都是由第三方支付平台引发的非法交易问题。
2.4 风险控制问题
从第三方支付平台的运作流程上来看,买家是不直接付款给卖家的,买家首先将钱打给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指定账户,然后通知卖家发货,卖家发货后,买家收到货物,验收满意后,确认付款,由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给卖家。这样看来至少有2~10天的时间货款将滞留在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存管账户中,这就形成的资金沉淀,有数据表明,每天形成的资金沉淀有数百万元,以淘宝为例,交易规则规定交易时间为2~10天,这样就会有数千万资金的长期资金沉淀,这笔资金的在这段时间差内的利息和再投资受益将会是运营商的主要收入。
与此同时,我们可以看到,第三方支付平台中存在着的大量资金沉淀。如果缺乏有效的流动性管理,就会出现资金安全问题,支付风险和道德风险可能会被引发。据统计,除了极少数的运营商不直接经手和管理交易资金,而是用专门的存管账户保管资金外,其他大多数运营商都代替行使银行的职能,他们都可以直接地支配交易的款项,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情况,这很可能出现非法占用和挪用资金的情况,“卷款而逃”的案例已经出现,这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3 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监管对策
针对以上提出的问题,各个国家和地区格局自己的国情和第三方支付行业发展情况有着不同的监管方式;分别存在着美国模式、欧盟模式、亚洲模式,具体细则不尽相同,但主体方向主要有以下几点:
3.1 明确法律的定位
法律地位是明确是对第三方平台监管至关重要的一步,它究竟该如何定性,它到底是金融机构还是中介,这是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只有明确了其法律的地位,才能对症下药,有方向性解决这一问题。
3.2 加强监督管理力度
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交易是基于信用来进行,那么在其整个过程中则会存在很多基于信用而产生的道德风险等,那么对于整个过程加强管理监督力度则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加强了交易的过程的监管,才能保证整个系统有效的运转。
3.3 加大监控范围
针对其可能成为非法交易的渠道,有关方面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加大监控范围,例如,它可能成为洗钱的场所,那么就将其纳入反洗钱监控范围;它可能成为行贿受贿的新场所,那么就将其纳入行贿受贿的监控范围,总而言之,针对一切可能的非法交易,相关的法律法规都应有针对性的做出有效的控制,以保证第三方支付环境不受污染。
3.4 提高网络安全技术
与传统的电子银行业务相同,网络安全技术是第三方支付平台的重中之重,病毒、木马、黑客的侵袭防不胜防,要想维持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有效运行,则必须加大人力物力,构建坚硬的网络防护堡垒,确保网上支付的技术安全。这一问题若不能得到解决,那其他问题只能是纸上谈兵,难以实现。
4 第三方支付平台未来发展前景的展望
针对当下第三方支付平台所处的情况,金融当局已着手出台了相关办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人民银行制定了《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经2010年5月19日第7次行长办公会议通过;与此同时, 2010年12月3日,中国人民银行制定了《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按照央行《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预计国内第三方支付符合支付牌照颁发资格的公司约有近百家。
该办法与细则充分体现了央行对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关注与监管力度,从办法和细则的内容中,我们可以看到,央行此次出台政策仍聚焦在明确第三方支付的法律地位,检测运营上的安全运营环境,规范其业务操作等问题上,而政策的核心则是《支付业务许可证》。《支付业务许可证》呼之欲出,但迟迟未能拍板落地,各大运营商的竞争也是相当激烈,未获得《支付业务许可证》的第三方支付平台运营商将面临淘汰,第三方支付行业将面临大的洗牌已是不争的事实,但无论结果怎样,在这条新兴的产业链上,在巨大前景的面前,无论是政策主导者还是消费者都希望获得有一个健康、安全、便捷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服务。
第三方支付平台作为一种新型的网上支付方式,尽管在法律、资金、安全等问题上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隐患,但作为当下最适合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支付方式,是为人们所推崇的,金融当局也引起了高度的重视,并正在采取良好积极的措施,为其提供良好,健康的经济政策环境,确保整个电子商务环境快速稳步发展,《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和《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的出台是金融当局对第三方支付平台实施金融监管的表现,从《办法》和《细则》的内容上看,《支付业务许可证》的颁发即意味着这一行业的大洗牌,第三方支付平台在该《办法》和《细则》的指引下如预期般蓬勃发展,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未来将会是怎样,金融当局对第三方支付平台监管是否还需随着这一事物的发展继续完善,这是我们需要继续关注的,但可以肯定的是,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这一概念已被广泛关注,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发展将迈入新的征程。
[1]朱绩新,章力,章亮亮.第三方支付监管的国际经验及其启示[J].中国金融,2010(12).
[2]王茹.第三方支付及其金融监管[J].湘潮(下半月),2008(3).
[3]王哲,魏敏.我国第三方支付的安全性问题分析[J].当代经济,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