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危机背景下的我国加工贸易模式与路径分析
2011-08-15中石化浙江石油分公司张雪夫
中石化浙江石油分公司 张雪夫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凭借廉价的劳动力优势,吸引了大量的外商直接投资,成为“世界工厂”,同时也扩大了进出口贸易,使我国参与到全球生产的大分工当中,加工贸易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国加工贸易规模也逐渐扩大,加工贸易已成为我国参与全球生产分工的重要载体,是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2007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增速进入放缓趋稳阶段,甚至大幅回落,加上国外订单大幅减少,加工贸易进出口严重受阻,国内加工贸易企业也不得不收缩生产规模。但经过近两年的徘徊,全球贸易有所起色,但是由于制约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的基本因素并没明显转变,加工贸易的结构性缺陷和脆弱性仍然存在。后金融危机背景下,如何加快我国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是我国面临的重要课题。
1 后危机时代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瓶颈
1.1 缺乏自主品牌
我国加工贸易的最大问题是缺乏自主创新品牌,没有自己的营销渠道和关键技术。当前,加工贸易企业已经从传统的OEM模式向ODM和DEM转变,这一转变还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压力。首先,那些OEM的加工贸易企业不承担材料风险和营销风险,靠的是赚取一定的加工费,如果市场需求稳定,企业利润相对稳定,所以没有动力去研发关键技术,也没有动力去创建自己的品牌。其次,对于那些向ODM或DEM转型的企业,由于自主开发能力较低,在技术转型升级过程中面临着不确定性以及高风险,使得该类加工贸易企业望而却步,裹足不前。
1.2 加工贸易产业转移梗阻
在空间上,我国加工贸易并非均质发展,而且存在着巨大的空间发展非平衡现象,表现在东部地区发展快,中西部地区发展缓慢。一方面加工贸易过度向东部沿海地区集中,导致该地区面临着诸如资源、环境、生态等方面的巨大压力,而且随着大量劳动力涌向该地区,也给该地区带来了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另一方面,由于东部地区土地、劳动力成本的上涨,导致加工贸易企业经营困难,使得向其他地区转移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成为必然,有些加工贸易已经转移出境,如东南亚等国,所以如何尽快将东部地区的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项目向中西部转移势在必行。但是要想顺利实现转移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第一,目前东部地区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还有一定的发展空间,要大规模地转移还尚需时日。第二,我国东部地区内部也存在明显的发展差距,考虑到地理临近的因素,产业转移首先要向本省内部的欠发达地区转移,当前东部地区各地市都出台了吸引外部投资的优惠政策,所以为中西部地区的招商引资带了了阻力。第三,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也面临着自身的问题,比如中西部地区观念相对落后,制度不完善,政府服务效率低下,市场机制不完善,这些问题都不利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
1.3 加工贸易出口产品附加值低
尽管我国加工贸易出口规模屡创新高,但是数量不等于利润,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和可持续发展关键是利润的高低,利润只是体现在整个产业链中,我国出口加工贸易还处于全球产业链中的最底层,仅仅是一个加工制造环节,所以我国出口产品附加值低,增值有限。然而西方发达国家依靠资金、技术、人才的竞争优势,处于全球产业链的顶端,他们掌握着产品的定价权,所以产品具有附加值高的特点。我国这种出口产品特征导致其缺乏竞争力,在外部经济形势较好的时候还可以暂时生存,但一旦经济形势发现变化或调整,就面临着被淘汰出局的危险。如何改变我国加工贸易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是摆在我国经济面前的重要课题。
2 中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对策
加快我国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应该顺应经济金融全球化的浪潮,按照构建和谐社会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实施自主创新战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2.1 宏观层面:构建加工贸易政策服务平台(政策层面)
第一,针对模块、价值链环节和行业不同特征,采取差异化的贸易政策。当前由于产品内分工、产业内分工、产业间分工并存,在这样的混合模式下,很难从最终产品区隔各国的比较优势,因为各国都被纳入到全球产业价值链中。因此各国的比较优势只能反映在产业链中的某个环节。这样传统的产业贸易政策无法体现各国的比较优势,同时也无法体现当代加工贸易的特征。要加快我国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必须针对某个行业价值链的某个模块制定有针对性的加工贸易政策。
第二,大力实施加工贸易转移战略,通过引进、消化和吸收,提高我国中西部的产业承接能力。近年来,全球产业结构布局和调整的新趋势是国际服务业的空间转移,部分跨国企业将通过外包的方式将其高附加值的贸易转移至发展中国家。因此,东部地区应该顺应国际服务业转移的趋势,大力发展加工贸易,主动承接国际服务业贸易转移,加快我国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步伐。随着东部地区环境、土地和劳动力承载力的减弱,东部地区的传统密集型加工贸易需要转移出去,相对于我国中西部地区而言,越南等东南亚地区有其劳动力较低的比较优势。由于存在“市场失灵”问题,仅靠市场机制很难引导加工贸易自动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因此,中西部地区要抓住机遇。通过政府的推动,做好承接东部地区加工贸易转移的工作,否则加工贸易项目有可能流失到国外。在政府推动方面,要建立以核心企业为主导,零部件企业相互配套的出口加工区,实现零部件生产与加工装备的一体化战略。加工贸易项目在转移过程中,应当采取优惠扶持政策鼓励配套产业的一并转移,把中西部地区的加工贸易区建立成专业的加工产业集群,降低产业活动的交易成本,提升产业的比较优势。
第三,改变目前的单一同质的招商引资政策。当前,我国政府对于高新技术产业贸易与低层次的加工贸易都给予了同等待遇,导致外商过度向低层次的加工贸易集中,不利于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因此,为了优化我国加工贸易产业结构,发挥外商在技术、管理方面的优势和促进作用,在制定外商优惠政策时,应采取区别对待的优惠政策,引导外商合理投资加工贸易。一方面对于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产业加工贸易给予更优惠的待遇,另一方面降低甚至取消传统的简单加工贸易优惠政策。通过差异化的优惠政策,鼓励外商投资从低价值、底层次的加工贸易转向技术含量很高、附加值高的加工贸易,实现我国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
第四,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当前外资企业不愿意和国内企业开展合作,或不愿将核心关键技术转移至我国,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我国知识产权制度保护不力,担心其核心技术外泄。所以,知识产权的保护对于激励加工贸易企业的持续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
2.2 中观层面:大力培育行业环境(行业层面)
第一,建立和完善加工贸易集群创新体系。一定程度上,加工贸易企业的技术升级需要外部的集群网络创新,不是单一的某加工贸易企业的升级,而是集群的整体创新行为。加工贸易集群的转型升级取决于集群的创新能力和网络学习能力。所以,培育和完善加工贸易集中区的科技创新网络,提高集群整体创新能力是加快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关键,是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必由之路。
第二,大力发展加工贸易的配套产业。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需要将加工贸易的零部件产业、原材料纳入战略设计中,鼓励加工贸易企业使用国产零部件设备和原材料,并在融资、税收、科技方面给予政策优惠。鼓励国内加工贸易企业融入全球产业链生产体系中,通过融入国际产业循环体系,为国外跨国公司提供配套的同时提高国内加工贸易企业的制造能力。
第三,加强与著名跨国领导厂商合作,延伸国内生产网络。随着一国资本禀赋的丰富,一国会逐步在资本密集型行业形成自身的竞争优势,并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但是,这种优化需要一些外部因素,特别是需要与全球生产网络中的领导厂商在价值链环节或模块上密切合作。所以,要使国内加工贸易快速升级,相关政府部门和国内企业必须在战略和行动上加强与全球领导厂商的合作,通过接近领导厂商,提高国内加工贸易企业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效率,通过干中学,构建以全球领导厂商为核心,国内企业配套的全球生产网络体系。
2.3 微观层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层面)
第一,构建学习型的加工贸易企业。加工贸易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以及价值链的升级取决于企业新知识的获取。知识的获取一般来自于两方面:一是企业自身的知识生产和创新;二是外部知识的获取,包括企业之间的知识转移和扩散。全球生产网络中的领导厂商通过控制相关的“稀有资产”占据高附加值的价值链环节。国内加工贸易企业要想提升自身在价值链中的地位,必须要获取这种“稀有资产”。但仅靠企业内部生产和积累这种资产,面临诸多困难,这一过程可以通过企业的知识转移和扩散来实现。知识的传播一是可以通过签订正式的合同来实现知识的转移,也可以通过非正的渠道来实现。
第二,加大培养复合型好素质的加工贸易人才。当前,我国加工贸易企业为社会提供了千万个就业岗位,解决了农民工的就业为题,为社会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应看到的是,这些劳动力技术含量不高,从事的是低附加值岗位。要想实现我国加工贸易的转型,必须依靠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提高加工贸易人力资源素质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是打造一批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和管理人才。通过各种培训提高企业家的经营管理水平,加快传统的家族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转变。二是结合加工贸易对人员的需求特征,加大对高技术人才的培训。三是加强职业教育,培养一大批具有高素质的劳动力队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加工贸易规模也逐渐扩大,加工贸易是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的重要方式,是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随着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以及后金融危机的到来,我国加工贸易也面临着结构性缺陷和脆弱性问题。当前,认清我国加工贸易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一步完善加工贸易政策,是加快推进我国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实现加工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1]张群,陈丽敏,骆念蓓.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加工贸易出口企业的影响研究[C].国际贸易学会交流会论文集,2009.
[2]隆国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之探讨[J].国际贸易,2008(12).
[3]陆发安.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战略思考[N].中国信息报,2008.
[4]吴振兴,袁野.危机与转机——金融风暴、经济危机下中国经济的问题、政策分析与出路[M].新世界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