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我国外贸企业核心竞争力建设

2011-08-15四川大学经济学院刘倩薇杨惟舒

中国商论 2011年24期
关键词:竞争力竞争优势

四川大学经济学院 刘倩薇 杨惟舒

全球经济进入后金融危机时代,受到人民币升值、政府宏观调控以及与国内外企业竞争的影响,我国的外贸企业面临着一系列严峻的挑战。随着我国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外贸企业依靠低成本、低价格的竞争优势在逐渐减弱。由于国内劳动力价格即工人工资的上涨,商品的成本增加。另一方面,随着人民币不断升值,外贸企业丧失了其价格优势。与此同时,国家放松贸易限制,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跨国公司进入这一市场,与外贸企业争夺市场份额,竞争异常激烈。核心竞争力,有着难以被模仿的特点,有助于建立并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因此,构建我国外贸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势在必行。

1 核心竞争力的含义及特征

1.1 核心竞争力的含义

“核心竞争力”这一概念,最早是由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和哈默(Gary Hamel)于1990年在《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中提出来的。他们指出,核心竞争力指的是“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

随着人们对核心竞争力研究的逐步深入,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已经不再局限于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原来所指的多元化公司的核心技术。不同学者对核心竞争力的理解存在很大差异。有的认为,核心竞争力是企业以独特的方式运用和配置的资源,包括有形的和无形的资源。有的认为,核心竞争力指的是企业一系列能力的有机结合,包括营销能力、创新能力和管理能力等。还有的认为,核心竞争力就是企业科学的体制和制度。总的来说,核心竞争力指的就是企业在长期内积累形成的、企业特有的、能帮助企业获得长期稳定竞争优势的能力、资源和制度的有机结合。

1.2 核心竞争力的特征

核心竞争力,作为能力、资源和制度的有机结合体,主要具有关联性、价值性、独特性、延展性和长期性五个特征。

(1)关联性:核心竞争力不是独立存在的,并且也不能够独立地存在,它是企业综合竞争力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核心竞争力不可能独自发挥作用,必须要同企业的其他竞争力结合起来。另一方面,核心竞争力也不是能力、资源或者制度中的某一种或某两种,也不是三者的简单相加,而是他们有机结合而形成的整体。只有将三者结合起来,才能帮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2)价值性:作为企业综合竞争力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核心竞争力要富有价值。首先,是要能给客户带来特别价值,对顾客做出直接的贡献。另外,还必须有助于提高企业效率、降低商品成本等,帮助企业创造长期性的竞争主动,为企业带来超过平均利润的超额利润。

(3)独特性:核心竞争力作为企业逐步积累的产物,应当是企业特有的、独一无二的,它不能轻易地被竞争对手模仿和超越,并且也不能够轻易地被替代。它与企业相伴而生,要能反映企业独特的经营理念与企业文化。只有这样,核心竞争力才能为企业赢得在竞争中的主动权。

(4)延展性:核心竞争力不能仅仅局限于某一个领域或者某一种产品提供支持,而是要能够创造出一系列的竞争力,能服务于企业所有的商品,能够帮助企业适应市场环境,最终在多个领域和相关活动当中获得竞争优势。

(5)长期性:核心竞争力并不是在短时间内形成的,它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和沉淀而成的,一般需要花费5~10年的时间。但是核心竞争力一旦形成,企业就能够从中受益。

2 我国外贸企业核心竞争力现状分析

尽管我国政府对于外贸行业给予了一系列的政策支持,但是我国外贸企业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相当多的问题,其中一个突出问题就是普遍缺乏能为企业带来长期而稳定的竞争优势的核心竞争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核心竞争力意识淡薄

我国大多数外贸企业都没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并非缺乏构建核心竞争力的能力,而是核心竞争力意识淡薄,对核心竞争力缺乏一定程度的认知。大部分还停留在原来的依靠低成本、低价格获取竞争优势的层面上,并没有意识到,核心竞争力才是帮助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获得优势的关键性因素。

2.2 盲目多元化,缺乏核心产品

很多外贸企业在自身还不具备较强竞争力的情况下,盲目实行多元化经营,使得有限的资金分散。虽然分散化经营有利于分散企业的经营风险,但是却削弱了其在业务领域的资金实力,不利于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与此同时,大多数企业都缺乏自己的核心产品,随波逐流,一旦同行业出现某种新的热销产品,便争相模仿。最后,导致商品供过于求,造成产品积压,不得不降低价格以出售积压的商品,形成恶性循环。

2.3 现代企业制度还不健全

现代企业制度,作为构建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以及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具有重要的意义。企业的一切经济活动都是在一定的企业制度规范下进行的。企业要想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占据优势地位,就必须要建立起满足企业生产力要求并与市场经济体系相适应的现代企业制度。而我国外贸企业由于长期受到政府扶持,还仍旧处在一个过渡时期,大部分还未真正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一部分即便建立起了现代企业制度,相应的公司治理结构也不健全。

2.4 企业创新能力差

在我国,大多数的科研开发都是由国家投资的,但是大部分的科研经费投入于国家的科研机构和高校,企业获得的资金较少,特别是外贸企业所能够得到的投资更是少之又少,这从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技术创新。另一方面,由于长期采用低成本、低价格的策略参与市场竞争,又加上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企业自身缺乏技术创新的意识,对技术研发投入较少,有的企业甚至没有任何投入。

2.5 企业管理混乱

由于我国外贸企业的发展还处在一个过渡时期,大多数企业还未真正建立起科学的管理体制,而仅仅依靠过去的经验来管理企业,从而制约了企业的发展,使企业难以适应市场快速发展的需要。与此同时,管理人员缺乏先进的管理经验与管理知识,大多依靠主观意识进行管理决策,使企业在市场中处于被动地位,难以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

3 构建我国外贸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对策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受益于经济全球化的根本,是企业获得长期稳定竞争优势的源泉。构建我国外贸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应当从企业内部和企业外部两方面着手。

3.1 内部途径

3.1.1 培养核心竞争力意识

由于大多数外贸企业核心竞争力意识薄弱,认为仅仅依靠打价格战就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核心竞争力意识的培养是相当有必要的。上至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下至基层的每一个员工,都应当意识到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地位。在当今的市场经济体制中,依靠低成本和低价格,也许能暂时获得竞争优势,但是这种优势是短暂的、不持续的。一旦其他企业用新的价格更低的产品参与竞争,那么这种价格优势便会荡然无存。而核心竞争力则不同,虽然核心竞争力的建立需要花费较长一段时间,但是核心竞争力一旦建立起来,就能帮助企业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为客户带来特别价值。

3.1.2 专业化经营

大多数的外贸企业实行分散化经营,有限的资金被运用到多个领域当中,分散产品开发力度,使企业丧失规模效应,并造成企业管理混乱。相反地,如果企业采取专业化经营,将有限的资金集中运用于其具有优势的某个或者某几个行业当中,以确保在其优势领域的资金实力,有利于新产品的研究开发,满足企业的管理需要。并在此过程当中,逐步形成与其他企业在管理、文化、制度、技术、服务等方面的差异,提高企业的辨识度。

3.1.3 健全现代企业制度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同样地,企业制度对企业生产力也具有反作用。如果企业制度不能满足企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不能与市场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企业的发展将势必受到限制。另一方面,科学的企业制度有利于企业的管理,避免了管理混乱,形成能力、资源和制度的有机结合,使各种能力相互促进,各种资源相互协调,各种制度相互兼容。因此,企业制度是培育核心竞争力的前提和保障,实现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有利于培养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1.4 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对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有着巨大的影响。现在的市场已经由生产者驱动市场转化为消费者驱动市场,顾客的消费倾向、消费习惯和消费心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只有通过技术创新,在满足消费者对产品的同质需求的基础上,不断开发出满足消费者个性需求的新产品,才能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消费需要,从而扩大市场份额,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一是要加大产品研发资金的投入,对于那些资金匮乏的企业,可以通过银行贷款进行融资,也可以通过优化投资结构来应对资金短缺问题。二是重视科研人才的培养,利用高薪引进科研人员,同时注重对员工的培训,提高员工素质。

3.1.5 塑造独特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指一个组织由其价值观、信念、处事方式等组成的其特有的文化现象。具体包括企业全体员工在企业运行过程中所培育形成的、与企业组织行为紧密相关的、并被全体员工共同遵守的最高目标、基本信念、以及企业组织行为规范。面对日益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环境,我们必须认识到企业文化的建设是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塑造独特的企业文化,一是要塑造企业独特的价值观,以此对员工形成激励,使他们为此努力奋斗。二是要提炼更加富有特色的企业精神,增强企业内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三是要注重培养团队精神,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四是要建立学习型组织,企业中的每个人都要不断地学习,从而保持企业竞争优势。

3.2 外部途径

3.2.1 通过企业并购获得核心竞争力

企业并购包含兼并和收购两层含义,是企业法人在平等自愿、等价交易的基础上,以一定的经济方式取得其他法人产权的行为。通过并购,企业可以降低交易成本和代理成本,实现规模经济,并且可以使企业快速扩大规模,迅速进入其他行业抢占市场份额。企业并购通常可以采取三种形式:横向并购、纵向并购和混合并购。横向并购,是发生在属于同一产业,或产品处于同一市场的企业之间的并购行为。通过横向并购,可以消除竞争对手,扩大生产规模,实现规模经济并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的市场占有率。纵向并购,往往发生在生产过程或经营环节密切相关的企业之间。纵向并购可以加快生产流程,促进技术创新,为企业节约运输及存储费用。而混合并购,发生在生产经营完全不相关的企业之间。这种并购方式可以提高企业对市场的适应能力,增强企业的资金实力,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优势。

3.2.2 政府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

目前我国政府对外贸企业实行出口退税,发放优惠低息贷款,鼓励出口,刺激外贸行业的发展。但是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这些措施还不足以帮助外贸企业应对来自国内外企业的挑战。政府应当进行适当的干预,有效保护和激励外贸企业,促进、推动外贸企业的发展,使我国外贸企业既能满足市场日益增长的需要,又能适应于不断变化的国际环境。

[1]林善浪,吴肇光.核心竞争力与未来中国[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孙文会.当前外贸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策略[J].中国经贸导刊,2010(3).

[3]吴琼.企业核心竞争力浅析 [J].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10(31).

猜你喜欢

竞争力竞争优势
矮的优势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感谢竞争
画与话
日本竞争力
“北上广深”pk城市竞争力
儿时不竞争,长大才胜出
竞争
农资店如何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谈“五老”的五大特殊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