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边界区城市旅游跨越式发展的实证研究—— 以河南省信阳市为例①
2011-08-15信阳师范学院经管学院李友亮
信阳师范学院经管学院 李友亮
2009年12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在强调“产业融合”、“倡导低碳旅游方式”基础上,仍把“促进区域旅游协调发展”作为主要任务来推进,以落实“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战略目标。
自“中部崛起”战略实施以来,旅游业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已被广泛认同,中部地区各省份在旅游合作上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努力把中部地区的旅游品牌打出去,有效促进中部地区各省之间旅游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开发,以形成一种规模效应,发挥特色,形成合力[1]同时,国家旅游局于2007年7月开始启动《中部旅游规划》项目,以促进中部旅游“抱团”发展。
但是,国内的区域旅游合作所存在的制度性障碍和非制度性障碍并未随着旅游实践以及社会呼声高涨而完全消除。中部省区合作主体对于区域背景下的旅游发展过程中的差异与联系[2]、旅游联动中的文化认同[3]、区域协调互动机制[4]、区域“抱团”式发展的要素选择和科学的竞合模式[5]等仍存在“个体”差异;同时,由于行政机制、地区分割、人员素养等方面制约,中部各省区间的区域旅游合作大多仅停留在政府层次的形式性联合和表面化合作[6]。区域旅游合作的本源是竞争,合作有效性是建立在竞争比较优势以及区域内各旅游力量(包括资源优势、政策优势、与国家重点区域的承接机会等)的对等性和互补性上。否则,即使彼此有合作意愿,由于缺乏合作基础(其中能否获得合作的比较优势利益是关键),也会导致参与者只寻求区域外强势力量的合作,而放弃内部的有效合作。
我国区域旅游开发由传统的“点线”旅游向“以区域为主”的“板块”旅游过渡与转变已是必然(张辉,2005)。处于不同区位条件的旅游城市的旅游吸引能力和服务能力,以及品牌形象力则是促进不同省区实现旅游有效合作的着力点。本文以河南省信阳市城市旅游发展为实证,探讨省际边界区旅游城市如何规避“边界屏蔽”效应,真正融入区域合作大潮中,实现区域旅游合作的“桥头堡”作用。
1 边界区位对信阳市城市旅游发展的负面影响
1.1 省内旅游格局边缘化
信阳市地处豫、鄂、皖交界地带,是一个典型的省域边界区。这种“边界性”区位,直接使其旅游业处于“边缘化”格局。在以“三点一线”为核心的河南旅游格局中,信阳市旅游业一直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在河南省旅游产业发展的“1412”格局中,信阳市和鸡公山虽被列入“四区”和“12个精品景点”范畴内,但其所获得的发展支持远比不上其他地市(尤其是中原城市群内的城市)以及邻省的湖北省的应山、大别山生态旅游区等,整体处于省内旅游格局中的边缘。
1.2 邻省旅游格局阻隔化
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鸡公山是信阳旅游发展的基础,但边界区位使鸡公山至今摆脱不了发展的尴尬。行政边界人为将此山分为山北(信阳)、山南(孝感)、山东(霍山),各个区域为了争夺客源,存在严重的资源分割和市场恶性竞争问题。同时,邻省毗邻地市旅游业却获得了新机遇。安徽省着力构建霍山县国家级和区域级旅游基地。在湖北省及武汉市的大力支持下,孝感市被列入“武汉都市旅游圈”重点支持。在政策支持上滞后于毗邻地市,这直接弱化了信阳进行区域旅游竞争的能力。
1.3 旅游市场认知边缘化
边界性区位所导致的地区经济发展的单一性和落后性,直接影响了信阳市旅游资源在周边客源市场的影响力。同时,河南省旅游开发格局的“北移”倾向弱化了信阳旅游资源开发的层次性和产品的市场适应性,也直接弱化了该地的市场认知程度。
2 信阳市城市旅游跨越式发展的努力
面对全国旅游业的进一步升级,以及旅游业的综合带动功能,信阳市审时度势,以产业调整为契机,提出“做中原后起之秀”的发展战略以及“旅游立市”战略。在城市旅游发展上,进行“六城联创”活动,通过外部“顺势”、“借势”,内部“育势”、“运势”来提升信阳“城市精神”和“旅游形象”。具体的努力行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 确立新的发展理念
2.1.1 确立务实兴市、顺势而为理念
信阳市委、市政府首先从思想解放入手,立足本市实践,确立“务实兴市”和“顺势而为”发展理念,努力在内部努力与外部借力两者之间寻找符合信阳实际的发展之路,将传统的信阳精神(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确立为“勇于吃苦、甘于奉献、善于创新、敢于胜利”的新信阳精神。
2.1.2 确立“大抓旅游,抓大旅游”发展理念
“大抓旅游”是在坚持政府主导、企业运作、市场开发、社会推动、文旅结合、保护和开发并行基础上,要以抓工业的理念抓旅游,追求个性,体现差异,提高品质,由此形成信阳旅游发展的“五力”效应,即思想爆发力、物质爆发力、基础爆发力、形象爆发力以及资源爆发力,通过整合旅游资源,完善景区内涵,拉长旅游产业链条,实现旅游资源优势向经济、社会优势的有效转化。
2.2 打造“红·绿”品牌特色
2.2.1 顺势而为,盘活红色旅游
信阳是河南省惟一被纳入国家着力培养的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的省辖市。信阳抓住这一机遇,顺势而为,强力推进红色旅游,着力打造红色旅游精品,提升信阳红色旅游形象,向周边省市拓展信阳红色旅游的发展空间。在科学规划基础上,形成以经典景区为支撑,以精品线路为纽带,拳头产品为内容,多点多线、多题材的旅游总体格局。通过红色旅游项目库建设,借助中央电视台等媒体、信阳茶文化节等平台,强化红色旅游宣传,大大提升了信阳红色旅游的知名度。
2.2.2 顺势而上,升级绿色旅游
国家级生态建设示范市——信阳市,通过实施“以红带绿,以绿促红”工程,打造“山水信阳,休闲茶都”旅游品牌,全面提升绿色生态景区开发品位和产品内涵。(1)鸡公山——形象升级。采取资本运作的方式,将鸡公山升级为“中国第一洋山”。(2)南湾湖——项目升级。不断拓展旅游项目内涵和层次,被纳入河南南线伏牛山生态旅游总体规划。(3)汤泉池——开发升级。借助外力,以汤泉池“山水景观温泉”和“主题文化温泉”为特色,打造休闲度假、温泉保健等为一体的生态型温泉度假村。(4)灵山寺——文化升级。以灵山寺为突破口,重点突出灵山山“灵”,灵山寺“灵”的灵山文化旅游品味,走“商禅结合”发展之路。(5)乡村旅游——体验升级。紧紧抓住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机遇,积极引导乡村旅游发展,开发以茶园、果园、菜园、田园等为主体的体验式乡村旅游格局。
2.3 “六城”联创,提升城市魅力
所谓的“六城联创”,即从2007年~2009年,信阳市用三年时间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和省级文明城市等城市名片的“创优”活动。“六城联创”改变了城市面貌,优化了投资环境,提升了信阳城市综合实力和社会知名度,使信阳具备了辐射鄂豫皖的区域中心城市的基础。
第一,“六城联创”直接引发社会媒体广泛关注,提升了信阳的社会知名度。
第二,“六城联创”直接提升了信阳城市管理经营水平,优化了社会投资环境,使信阳成功入选“中国最具潜力中小城市20强”、“中国休闲城市”之列,为信阳成为“现代化、个性化、人性化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打下基础。
第三,“六城联创”夯实了“生态大市”和“国家生态示范区”基础,优化了旅游发展环境,使旅游市场全面启动,旅游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山水风光游、红色文化游、生态休闲游、茶文化游等32条旅游线路十分火爆。
第四,“六城联创”奠定了信阳在区域旅游中心城市的地位,“豫风楚韵、中国茶都、山水信阳”的城市旅游形象得以确立。信阳河滨河带、百花园、天伦广场、茶之韵广场、人民体育场等休闲场所的建设,完善了城市休闲功能。特色餐饮一条街、商业步行一条街、霓虹灯一条街等“三街”建设,扮靓了城市,方便了市民和游客。
2.4 加强旅游合作,积极融入中部旅游圈
信阳市城市旅游在彰显个性、树立品牌、内部育势基础上,积极探索有效的内部力量整合和区域旅游合作机制,实现资源优势向旅游经济、社会效益的积极转化。
2.4.1 调动一切力量,加强内部合作,提升内部竞争力
实践证明,机会的存在和成功的实现则是两回事。旅游发展除了需要加强外部力量接合外,还必须加强内部竞争力的提升。区域旅游发展,只有先搞好行政区域内的旅游合作才是跨区域合作的基础。为此信阳实施“以内力塑造为基础,以调动一切力量,加强内部合作为主体”的内部竞争力提升措施,主要体现为:政府层次——加强支持与推动;景区层次——以旅行社为龙头,加强景区关联度;中介组织——文旅结合,打造精品。
2.4.2 以红色旅游为契机,积极融入区域旅游圈
信阳以红色旅游为契机,融入大别山旅游联合体内,有力地弱化了省域边界行政刚性所带来的诸多障碍。目前湖北、河南、安徽三省习已就经典红色旅游线路整合形成有效的合作格局,标志着信阳跨边界旅游资源的开发则以红色旅游合作为契机,将逐步从相互竞争走向合作共赢。
3 结语
信阳市通过内部育势(六城联创)和外部借势(红色旅游、大别山旅游联合体)等实践,实现了城市旅游业的跨越式发展。这充分说明了区域旅游发展过程中,区位非优的省际边界区的中小城市旅游发展,必须以“特色取胜”,走“差异化”道路。在参与区域合作上,只有先搞好行政区域内的旅游合作资本或合作力量,才是能否参与跨区域合作的基础。省域边界区城市旅游跨越式发展主要取决于边界区政府的执行能力、旅游企业和中介组织的服务力和竞争力、旅游吸引物的吸引力和旅游中心地的集聚力以及旅游的形象感召力和驱动力。这种综合性的能力是提升边界区城市旅游发展市场势能和竞争优势的重要基础。其中政府执行力和协调力是主导,尤其是在优化宏观市场竞争、合作环境以及构建边界区旅游中心地和旅游目的地体系、对外形象塑造与宣传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主导作用。
[1]郭玉吉.关于加强中部地区旅游合作的思考[N].中国旅游报,2007-02-16(第007版).
[2]张倩,齐琦.区域背景下的差异与联系——浅谈东部中部西部三个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模式[J].商业营销,2008(9).
[3]王志国.浅议中部旅游联动中的文化认同[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3).
[4]李春香.如何在中部崛起中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J].湖北社会科学,2006(4).
[5]王煜琴.区域旅游发展格局形成要素及演变机制研究——以中部六省为例[J].旅游科学,2009(2).
[6]毛炎,徐德宽.当前我国区域旅游经济整合的关键问题(上)[N].中国旅游报,2007-06-06(第01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