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策略
2011-08-15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刘篪
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刘篪
在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下,物流业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物流业正进入高速发展阶段,迎来了重大发展机遇。加强物流活动的管理,降低企业物流费用,对企业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1 我国企业物流成本管理面临的问题
1.1 企业物流意识落后
多数企业的物流活动由内部组织完成。在企业中,36%和46%的原材料物流,由企业自身和供应方企业承担,由第三方物流企业承担的仅为18%。由企业自理与第三方物流企业共同承担比例分别是24.1%和59.8%,而由第三方物流企业独立承担的仅为16.1%。这严重限制了物流活动向专业化、信息化方向发展。物流企业普遍缺乏复合型的物流信息管理人才。对物流系统设计、物流合理化、开发信息系统等高增值业务缺乏应有的了解。没有树立现代物流意识,没有充分认识到现代物流管理是降低生产总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不仅是现代物流管理知识普及不够的问题,而且在实际操作上存在着一些难度。
1.2 物流信息化程度滞后
虽然目前我国在信息方面的发展,为物流业的发展奠定基础,但物流信息技术应用依然落后。国际社会一般以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物流发展水平。欧美等国比重为10%;我国为18.3%,差距甚大。我国物流成本远低于发达国家,综合成本却高于发达国家。物流技术水平落后于发达国家,突出表现为发展严重滞后,在设施上投资不够,作业手段落后,远不能满足商家的需要。
1.3 内部物流体制没有理顺
物流管理水平,决定物流成本控制水平,造成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甚至攀升。自身物流体制并没有真正理顺,缺乏科学性、前瞻性,企业物流中心的构建还有很多困难,内部配送难以实现,导致物流成本过高。
1.4 国内第三方物流发展滞后
第三方物流作为企业作业管理的协作者、物流服务的整合者以及物流外包的契约人,日趋成为现代物流主流服务模式。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第三方物流伴随现代物流理念传入我国以来,已经有了长足发展,并呈现出较为明显的特征。在我国第三方物流处于起步阶段,有效需求不足的局面短时期难以明显改观。预计2011年中国第三方物流市场将达到53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7%。不同企业间的物流理念以及物流需求层次差异性很大,先进的与传统的物流模式并存。我国物流社会化、专业化程度依然较低。国内企业与外资企业物流形式、形态存在明显的差异。先进、落后物流形态并存的现象造成不均衡性。没有一家物流企业的市场份额超过2%,说明我国物流行业尚未实现充分的整合。我国第三方物流行业目前利润率为3%~8%左右,行业利润空间尚未完全挖掘出来,和国际上相比差距还是很大。
1.5 物流专业人才缺乏
企业的内部物流系统,作为一个刚刚被认识的新概念,我国企业管理层在物流方面的研究也才刚刚起步,物流经验不足,相关管理和技术人才还相当匮乏。企业内部物流在装备上,只有仓库和运输车辆等基础设施,所以物流专业人才的不足是企业的普遍现象。物流人才的培养缓慢,符合要求的较少,导致企业所需的中高级物流人才缺乏。
2 企业物流管理的现状
2.1 对物流成本的计算和控制,无法得出行业平均物流成本
在一般的物流成本中,物流部门完全无法掌握的成本很多,增加了物流成本管理的难度。要实现现代化的物流管理,全面把握发生的物流成本在内的企业整体物流成本。加强物流成本管理,要加强物流成本核算,核算后通过分析,有效控制物流成本。
2.2 难以把握准确的物流成本
在我国现行的企业会计制度中,没有单独的物流项目,把一些杂七杂八的成本都列在费用一栏中,物流成本的界定不明确,对企业发生的各项物流费用难以做出准确、全面的计算与分析。物流会计核算范围、内容不明确,低估实际物流成本,影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没有核算,就没有控制,没有进入成本核算阶段,更不用说物流成本的控制了。
3 解决企业物流成本管理存在问题的对策
3.1 树立现代物流成本管理理念
树立物流新观念,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日本、欧美等发达国家,物流观念早已深入人心。而我国还保留在物资流通的观念上,偏重于流通物流,而没有认识到物流的范围包括生产领域。相当多的企业对物流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方式还没有形成概念。必须充分认识到物流的战略地位,意识到物流服务的重要性,重新审视企业的物流系统和运作方式,改善物流管理,降低物流成本。
3.2 利用低碳生活观念把握物流成本的合理利用
从根本上改善物流服务的水平,还必须从提高物流活动的效率入手,实现物流活动的效率化,这是保证物流服务水平的前提和基础。物流活动的效率得到提高,企业就可能有更多的精力和资源用于物流服务的优化。物流活动效率化应是在有效的前提下进行,对于最终不能达到价值实现的产品流进行效率化是无效的,所以真正的效率化必须从减少这种不能实现价值纳新产品所造成的流动成本、库存成本以及相关的生产成本等着手。通过加快物流速度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速度,可以减少资金占用。可见,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的空间非常巨大。
3.3 运用信息管理系统有效控制和降低物流成本
积极建设现代信息系统,探索物流成本管理新途径,成功运用于物流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实现物流作业准确、迅速运行,通过数据分析,有效控制了物流成本。企业的物流效率是企业在竞争中取得成本优势的关键,通过构筑现代信息系统,最大化来降低物流成本,积极建立企业物流经营策略信息保障系统,通过将上下游客户信息在网络上进行传输,实现信息共享,对应发生的各种需求,调整经营行为、计划。举例说明:某公司先后投入资金860万元,建立三处机房,拥有11台服务器、230台PC机、208台打印机以及其他软、硬件设备,开发供应链信息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电子商务系统,覆盖了分公司的30个部门、子公司以及驻外办事处的所有业务范围和流程,实现物流业务流程再造及信息共享和办公自动化,使公司各项业务流程更加高效科学,避免无效作业,提高工作效率,从整体上控制物流成本发生的可能性。
3.4 与第三方物流交流合作
随着世界经济的持续发展,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第三方物流作为经济的组成部分、最为经济合理的综合服务模式,在全球得以迅速发展。物流就是为满足消费者需求而进行的对原材料、中间库存、最终产品及相关信息从起点到消费地的有效流动与存储的计划、实施与控制的过程。第三方物流企业能够帮助生产企业实现供应链管理一体化,大大降低产品在流通领域的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何及时满足顾客的需求,是每个企业面临的课题。同时企业又要面对日趋激烈的竞争,那么企业不得不将主要精力放在核心业务上,专业化分工的大态势使专心做好一件事变得更务实,这就使企业不得不将运输、仓储等相关业务环节交由更专业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操作。使用第三方物流公司,在一定程度上摆脱物流束缚,集中精力于核心业务,从而降低周转过程中的费用和损失,进而降低作业成本。
3.5 重视物流型专业人才的培养
物流人才不一定是无所不能、无所不晓的全才,只要他在物流行业的某一项活动中能够创造出一流的成绩,他就是物流人才。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企业给你一个展示人生的舞台,同样每一位从业人员只有在舞台上找准自己的位置,扮演胜任的角色,才能在舞台上展示自己的才能,实现个人的价值。随着物流业的蓬勃发展,物流人才需求总量急剧增加。初步预测到2010年,大专以上物流人才的需求量约为三四十万人。物流人才成了新世纪最为稀缺的12类人才之一。加快培养物流人才,消除物流发展瓶颈已提到战略高度。通过社会各方面的努力,在物流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到2005年就有57所院校招收物流工程硕士,160所院校开设物流管理和物流工程本科专业,有450所高职院校开设物流管理专业,近千所中专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物流从业人员在职教育、继续教育已全面铺开,上岗资格培训人数也成倍增加。成功的企业都有它独特的企业文化,有不同的人才需求观。总之,适合企业发展的,有发展潜力的,就是最好的人才。物流从业人员应当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任劳任怨的服务态度,掌握一定的物流知识和相关技能。要想成为物流人才,就得脚踏实地的从一线做起,从基层增长才干。只有一线工作的基础夯实了,将来你才会拥有战略的眼光、运筹帷幄的能力、游刃有余的举措,才能创造出骄人的业绩、显示出卓越的才华。开展综合物流业务的重要条件是拥有精通物流业务,善于运用现代信息手段,熟悉物流运作的管理人才。加快培养物流人才是当务之急,以解决物流人才短缺问题。
变革是21世纪永恒的主题。变化的速度超过学习的速度。物流业在管理创新的驱动下进入供应链年代,对第三方物流带来了挑战,物流管理必须自身变革才能应对挑战。在新的竞争环境下,对成本管理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完善现代物流企业成本管理的理论与方法,更好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1]马士华,陈习勇. 供应链环境下的物流能力构成及其特性研究[J].管理学报,2004(01).
[2]刘林芳,龙勤. 基于ELECTRE-Ⅱ算法的汽车制造企业逆向物流成本优化[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0(04).
[3]李朝辉,邓贵仕,王谨.企业物流成本系统化控制分析[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S2).
[4]曹志强,张光磊.增强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J].机械管理开发,2004(01).
[5]马士华,孟庆鑫.供应链物流能力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5(03) .
[6]蒋惠园,杨,谢五洲,王珍. 美国企业物流成本的分析与国内降低物流成本的对策[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03(01).
[7]舒文舟.制造企业制造和财务环节物流成本管理优化初探[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06(11).
[8]向宏亮.企业物流成本管理问题初探[J].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学报,20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