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言文教学“三·三”模式探微

2011-08-15文善明唐小燕

中学语文 2011年10期
关键词:王安石领悟赏析

文善明 唐小燕

文言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之一。

所谓“三·三”模式,就是文言文教学课堂均可以分三步走,以此来调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积极性,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具体操作步骤是:

课前,学生先入为主预习,强调独立学习;

课中,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强调合作学习;

课后,自主拓展相关阅读,强调创新学习。

一、课前预习 “三步走”:初读课文——独立感知——设疑提问

1.构建的理由

文言文阅读难度较大,教师难教、学生难学。因此,在教学文言文时,学生必须在上课之前多读课文,在读的基础上完成对生字生词、作者生平、写作背景、课文大意等知识的掌握,扫除了这些障碍,然后设疑提问,为后面的有的放矢的听课做准备。这些准备工作由学生独立完成,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丰富他们的学习方法,可谓一举数得。

2.具体步骤

①第一步:初读课文

这一步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面对一篇新的文言文,首先是读。文言文距今年代久远,很多词句诘屈聱牙,晦涩难懂。只有“读书百遍”,才能“其义自见”。在读的过程中,借助于工具书,给难认难懂的字词注音注释,把难懂的句子翻译,为下一步的学习扫除拦路虎。如学习《阿房宫赋》《过秦论》难认难懂的字词句较多,如不事先扫除这些拦路虎,下一步的学习将非常吃力。

②第二步:独立感知

这一步旨在培养学生初步的联系分析能力。在清除文字障碍的基础上,自然要初步概括文章的大意,感受作者的思想,感知文章的主题。这需要联系作者的生平、文章的写作背景。如在学习《赤壁赋》之前,学生可以结合课文注释,也可以去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苏轼的生平经历,思想价值观,写作本文的时代背景,赤壁原址在哪里,还有哪些文学作品写过赤壁,苏轼的这篇赋主要写了赤壁的什么内容,抒发了怎样的情感等内容。查阅资料最好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

③第三步:设疑提问

这一步旨在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和自我表现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不少学生为预习而预习。既没有什么针对性,也没有怀疑过什么。即使有怀疑,一些学生也是听之任之,不愿或者不敢举手提问。如在学习《逍遥游》的时候,好些学生对庄子的思想、课文的表现手法及什么是真正的逍遥游并不理解,但是在预习时这些学生并未提出疑问,等到被老师提问才被发现不懂。这是非常不好的现象。教师应鼓励学生勇于质疑,大胆提问,充分表现自己。经过以上三个步骤的准备工作,师生可以对课文进行研讨和鉴赏了。

二、课中教学 “三步走”:理解归纳——领悟赏析——合作探究

1.构建的理由

课本文言文是文言知识的载体,是方法、技巧的土壤,只有“得法于课内”,才能“得益于课外”。根据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从“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课程目标,努力改革课程的内容、结构和实施机制。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审美探究能力,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

2.具体步骤

①第一步:理解归纳

这一步旨在落实巩固学生的文言文基础知识,落实新课程对“知识与能力”的要求。虽然经过学生的预习,对课文的相关知识进行了梳理,但是距对于重点、难点知识归纳及内容的系统理解与概括等新课程对“知识与能力”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如师生学习《鸿门宴》,经过反复诵读,在预习的基础上,学生熟悉了词句,主要是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和词类活用等,理清了故事情节,然后师生分组把课本中出现的重点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等整理出来,梳理出知识网络,注重理解和概括内容,学生不仅知识掌握了,理解归纳能力也会相应提高。

②第二步:领悟赏析

这一步旨在运用“过程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分析判断与表达能力。领悟的过程,就是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丰富的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的过程。仍以《鸿门宴》为例,在诵读理解的基础上,本着人人参与的原则,学生自由发言,从多角度入手领悟赏析,最后达成以下几个共识:栩栩如生的人物刻画,尤其是极具个性的人物语言,扣人心弦的舞剑场面,高超鲜明的对比技巧。一节课下来,学生感受到了刘邦、项羽等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赏析了生动的人物语言,学习了对比刻画人物的技巧。

③第三步:合作探究

这一步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探究能力,完成新课程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而且可以水到渠成地引导学生向课外迁移。

师生完成了“领悟赏析”,也就初步完成了教学目标。但是局限于此,就会扼杀学生的研讨能力、探究能力。新课改要求“学习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提出自己的看法。”2011年湖南省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强调“知人论世,探讨文本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及社会价值”“就文本进行个性化阅读、有创意地解读,就某些问题提出独到的见解”。这时教师的主导地位要体现出来。还是以《鸿门宴》为例,因为从《鸿门宴》还看不出双方的胜负。只要教师提醒学生联系历史,请熟悉这段历史的同学讲一讲“破釜沉舟”“暗渡陈仓”“四面楚歌”等一些有代表性的成语故事,学生的探究欲望就被激发出来了。经过小组讨论,学生列出了几个极其抢眼的题目如 《性格决定命运——刘成项败的启示》《家和万事兴——从刘项两人到国共两党》。学生的潜能被大大激发出来,学习也从课内延伸到课外。

三、课后自学 “三步走”:迁移阅读——写出心得——评比表彰

1.构建的理由

我国古典文学浩如烟海、博大精深,名家名篇繁多,学生仅依靠教材上的篇目来获得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为了进一步巩固课内的文言文知识,拓展高中生的文言文学习范围,进一步提高高中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课外阅读相当篇目的文言文是必不可少的。

2.具体步骤

①第一步:迁移阅读

这一步旨在引导学生在巩固课内知识的基础上,补充相关信息,丰富相关知识,使学生对课题有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和掌握。如在学习王安石的 《游褒禅山记》后,学生通过课前预习、课中学习,对王安石的生平、本文的背景、写作技巧和主题思想有了较全面深入的掌握。作为迁移阅读,可以选择《答司马谏议书》等作品,体会王安石作为政治改革家的“不畏浮云遮望眼”的气度。也可以进行“外围”阅读,如他与苏轼的“纠结”,他的逸事,读一读列宁对他的评价的文章及有关王安石研究的文章等,力求对他有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和掌握。

②第二步:写出心得

这一步旨在锻炼学生独立赏析、探究创新的能力。迁移阅读不再重在字词句等基础知识,而重在对篇的体会与探究,是对课前、课中的延伸和发展。在老师的鼓励下,学生乐于就阅读的文章的某一方面如语言、形象、技巧、情感、主题等进行有个性的赏析,或者从作品与人品、作品与时代、作品与现实等方面进行有个性的探究,付诸文字。

③第三步:评比表彰

这一步旨在使学生树立互补、双赢意识。花开两朵,各表一枝。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例如学生在对王安石的迁移阅读后写的笔记,有的评他的诗,有的评他的词,有的评他的文,有的评他的变法,有的评他的逸事等。综合来看,就是一个完整的王安石。通过评比,学生“得失寸心知”。通过表彰,激发了学生更强烈的探究创新的欲望。

“三·三”模式既尊重文言文教学的一般规律,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主动性、自觉性。

猜你喜欢

王安石领悟赏析
多么痛的领悟
立足高考 领悟自招(三)——自主招生怎么考近代物理初步和光学
立足高考 领悟自招(二)——自主招生怎么考电学和磁学
北陂杏花
王安石修改过王籍的诗吗?
王安石的坏习惯
步辇图赏析
吃“螃蟹”之后的领悟
初夏即事
Alfred & Emily——在谅解和赦免中回望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