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河奔腾伟人情——诗人毛泽东笔下的“江河”意象
2011-08-15贾海涛
贾海涛
毛泽东作为一代伟人,不仅具有政治家、军事家的英雄气质,同时也具有文学家的浪漫情怀。通读毛泽东的九十首诗词后,就会发现毛泽东诗词中经常出现“山”“江河”“大旗”这三个意象。 关于“山”“大旗”这两个意象,已有人涉及,本文就不赘述了。本文通过“江河”这个意象,分析一下毛泽东诗词,以期更好地了解毛泽东诗词的意蕴,获得更高层次的美学满足。
毛泽东出生于湖南,其境内就有著名的潇水和湘江,诗人自幼酷爱游泳,强健了身体,磨练了意志。后来,随着作者革命足迹的延伸,在毛泽东诗词中我们几乎可以找到我国所有著名的大江、大河。
据统计,在毛泽东诗词中出现“江河”意象的作品共有28首之多,囊括了16条江河,其中湘江、长江、赣江、黄河这四条江河更是诗人经常吟咏的对象,分别出现5次、4次、3次、3次。 这16条江河涉及的区域很广,北有昆明池(“莫道昆明池水浅”《七律·和柳亚子先生》),南有汀江(“红旗跃过汀江”《清平乐·蒋桂战争》),西有金沙江和大渡河(“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七律·长征》),东有鉴湖(“鉴湖越台名士乡”《七绝·纪念鲁迅先生八十寿辰》)。
大江、大河,常常引起诗人无尽的遐想和情思。毛泽东笔下的江河,或湍急、或险恶、或汹涌、或平缓、或壮观,不一而足,毛泽东从水身上看到了大自然对人的启示,读出了哲学的、政治的一些奥妙,因此,才把江河作为一种重要意象融进了他营造的各种意境,满怀激情地展示给了他的读者。
写于1925年的《沁园春·长沙》,开头“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渲染出一幅“湘江寒秋图”,这是和作者的心情吻合的。当时虽然国共进行了第一次合作,但危机四伏,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右派准备对共产党展开杀戮,而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又助长了反共分子的嚣张气焰,毛泽东自身的处境也很艰险。“独立”一词不仅是作者逃避追捕、行踪秘密、独自登临的写实,更是诗以“情为主、景为实”的创作原则的体现,那滔滔北去的湘江,带着诗人对中国共产党所面临的内忧外患和自己处境的感慨思考,滚滚不息。
随着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扩大,赣江边上常留有诗人毛泽东的足迹,在1930年2月到1931年夏,短短的一年多时间内,诗人笔下就出现了三次“赣江”的意象。当时,根据地的红军在毛泽东的正确指挥下,接连取得了第一次和第二次反“围剿”的胜利。诗人的心情是轻松自信的,“此行何去?赣江风雪迷漫处”(《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赣江那边红一角”(《蝶恋花·从汀州回长沙》)“赣水苍茫闽山碧,横扫千军如卷席”(《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这三个意象都带上了诗人强烈的主观色彩,特别是最后一首,设象意中而象在意外,蕴藏无穷,引人入胜,宛似一副宏伟壮丽的山水画,再加上“横扫千军”的红军,这首词旷达壮美的意境就凸显出来了。
黄河,是中华民族壮丽山河的象征,是诗人伟大共产主义理想的象征,同时也是其伟大人格的象征。1947年10月,毛泽东来到黄河边,指着河中赤膊摇桨、古铜色的肌肤闪着光、正破浪穿行的船工,对周围的人大声说:“这就是我们民族的精神,你们可以藐视一切,但是不能藐视黄河,藐视黄河,就是藐视我们民族。”诗人对黄河倾注极大的热情,在他的诗词中,常把江河或河山并举,来加强艺术效果,如 “江河横溢”(《念奴娇·昆仑》)“还我河山”(《祭黄帝陵》)。 在著名的《沁园春·雪》中,作者写道“大江上下,顿失滔滔”,可以说是起笔挺进雄浑,但又生动活泼,意境广大幽深,是诗人阔大雄伟的精神境界的自然流露,是壮美和优美的完美结合。
在解放后,毛泽东巡视大江南北,写了不少关于“江河”的诗词,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水调歌头·游泳》,开篇“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不仅点明了行踪,而且表现了两地风物的可爱,更增添了形象性和亲切感。在“万里长江横渡,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这种藐视困难的风度正是诗人乐观自信的诗化体现,奔腾不息的大江、广阔无垠的楚天,都是诗人刚强的人格意志的投射。“到中流击水”之际,作者联想到时光飞渡、日月如梭,不禁感叹“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滚滚东逝的长江,正好符合诗人热爱新气象的性格,这也许正是诗人钟情长江的原因。下片过渡到崭新的江景,作者眼中幻出“天堑变通途”的景象,又由长江联想到三峡水库,“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诗人赋古典以新意,驱遣朝云暮雨,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由大江这个实在的意象,联想到大桥、水库这两个当时虚有的意象,共同组成了一个奇妙瑰丽、雄伟壮阔、发展变化的意境,真是神来之笔。
毛泽东写江河侧重写人,写与江河的关系,写人的活动。其诗不仅洋溢着史诗美、思想美,更具有拨云见月传神写照的神韵美。写“水拍云崖”的金沙江,是为了显示红军“万水千山只等闲”的机智勇敢;写“顿失滔滔”的江河,是为了塑造新时代的革命巨人形象;写“天堑变通途”“高峡出平湖”的长江,是为了突出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力量。
毛泽东自小便受到楚文化的浸染,屈原、李白、李贺等人浪漫主义诗歌对其影响很大,所以诗人总是善于捕捉和驱遣这些瑰奇雄伟的意象,而且总是把它们置于广阔的时间和空间中加以表现,主体和背景互相映衬,加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独立寒秋,湘江北去”就是典型的代表。
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的物象,是借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意。毛泽东笔下的“江河”意象就是这样的,它不仅是一个地名,而且寄予了作者的理想和人格。“江河”这个意象体现了毛泽东对动的追求,对力的歌颂,而且它们都是持续运动,保持了动态的连续性。那北去的湘江,“流中国”的长江,“顿失滔滔”的黄河都是有力的例证,正是由它们构成了毛泽东诗词雄奇、雄浑、雄放、雄丽的意境。
意象是有色彩的,“色彩不仅在表达人的情绪上,而且在表达外界环境的情绪方面,都是和外在联系的”(赫伯·里德《现代绘画简史》)。江,在诗人笔下闪烁着壮丽的色调美。同样,“漫江碧透的湘江”“苍茫的赣水”“起苍黄”的长江,在色彩上也给人以美的享受。
毛泽东常用一个精炼的动词来描绘意象的特征,如“潇湘洞庭涨连天”的“涨”字,“金沙水拍云崖暖”的“拍”字。“江河”经常和别的意象一起,构成一个意象群,来为诗歌整体服务,这些都表现了诗人毛泽东高超的驾御诗歌的艺术能力。
正如惠特曼所说:“真正伟大的诗,常常是民族精神的结晶”,毛泽东诗词,每首都是政治和艺术的高度统一,是力与美的结合,是内容和形式的熔合,是一座丰富的艺术丰碑。重读毛泽东诗词,又一次给我们美的享受,那丰富的文化意蕴,在给人们精神愉悦的同时,又给予人们某些人生的启示或哲学的感悟,引发人们更多的思考,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