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探究式学习走进语文课堂——新课程语文教学浅谈

2011-08-15姜龙芳徐承芹

中学语文 2011年10期
关键词:荆轲语文课程探究

姜龙芳 徐承芹 李 岩

翻开《语文课程标准》第一页,“课程的基本理念”的第三条就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美国科学教育标准》则明确提出“学生是研究者,学生是科学家”。由此可见,探究、发现式学习已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这就意味着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对学生而言,探究式学习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张扬,创造性的解放,真正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角色。对教师而言,探究式学习意味着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一起分享理解,是共同提高、自我实现的过程,教师角色也应该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在的学生个体发展的促进者。

探究式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问题为载体,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探究问题、自主地获取知识,而这种知识不是以结论或定论的形式传递给学生的书本知识,而是学生通过探究实践获得的程序性知识和领悟性知识,进而获得探究的体验、探究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以及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它强调学生能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通过实践、调查、信息收集来处理问题,从而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以及培养探索、创新精神。

本学年,是实施人教版语文教材的第一年,这本教材,把学生的“学”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课文的选择、课后题的编排与处理都能突显出学生是教材主人这一特点,以往的那种单纯的教师传授,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已被打破。突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实现由被动应付、机械训练、死记硬背、简单重复向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转变,凸现学生主体地位,激活封存的记忆,唤醒沉睡的潜能,让每一个学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这才是我们语文教学的唯一出路。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大力提倡“探究式”学习,让探究式学习走进语文课堂。

一、立足单篇课文,深入挖掘其思想内容、探讨其表达技巧

文本本身其实就是进行探究性学习的最好素材,但探究性问题又不是信手可得的,它往往隐藏在文本深处。因而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立足文本本身,深入挖掘文本的思想内容、探讨其表达技巧。

例如,教《荆轲刺秦王》时,就有学生问,“荆轲是不是一个逆历史潮流者”,从这个问题出发,既可以引导学生掌握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方法,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荆轲形象及精神。以此作为一个探究话题,让学生搜集信息、讨论并形成一篇有理有据的小论文。学生在小论文中写道:“我们在佩服荆轲刺秦王的勇气时,是不是也要想想荆轲其实扮演了一个不光彩的角色,如果真的刺秦成功,中国的统一大业又要迟到很多年,他的行为是逆时代的潮流而动。世界上不缺乏荆轲式的勇猛,缺少的是审时度势掌握潮流的智慧……”也有的说:“荆轲对中国人的特殊作用是,他渐渐变成了苦闷的灵魂得以出气的洞口。秦王嬴政在遭荆轲谋杀未遂数年之后,摇身成为秦始皇,他实施的严刑峻法,使他当之无愧地成了暴君的典型。中国人一般是不好反抗自己所在时代的暴君的,甚至不好批评之。他们惯常的办法是,指秦始皇之桑,骂自己所憎恶之槐,从而拐弯抹角地泄愤。荆轲谋杀秦王的大举,显然能使处于欺凌之下的中国人产生共鸣和快感,并得到一些慰藉。荆轲遂演化为一个反抗暴君的象征了,荆轲的意义便超出了他的行为本身……”这些说法虽然不一定经得住检验,但却体现了学生对问题的探究与思考。

二、打破单元界限,对教学单元重组,进行比较式学习

语文教材虽然分为若干单元,但它又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将之割裂,应该从宏观角度来看待,注重整体的互相契合,或将类似的文章放在一起进行整合,或将字词等集中进行比较记忆。

如,教古典诗歌单元时,将《念奴娇·赤壁怀古》和《雨霖铃》放在一起,让学生通过比较这两首词,体会豪放词和婉约词的风格差异。教师可引导学生从题材、语言、音律、情感几个方面归纳,这种求异的过程也就是深入理解诗歌思想内容的过程。

教文言文时,将《烛之武退秦师》、《召公谏厉王弭谤》以及学生初中学过的《邹忌讽齐王纳谏》放在一起,组成一个单元,让学生比较烛之武、邹忌和召公的沟通艺术,写一篇小论文,并以自己的理解做指导,写一篇表现自己劝说艺术的文章。

三、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现象,拓展探究渠道,体验探究乐趣

如今的教育鼓励学生们走出课堂、在社会这个大语文环境中通过实践自我学习。打破课堂教学的局限,讲究探索时空的开放性促使我们没有必要拘泥于课堂上,完全可以同社会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到社会大课堂中去探究,体验探究的乐趣。

众所周知,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在语文教学中,我还注意积极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这个大课堂,通过关注生活现象来拓展学生的探究渠道。

在学习《鸿门宴》一文时,有的同学对鸿门宴上“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范增)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的座次关系感到不好理解。为此,我就建议学生先来探究一下现实生活中的座次情况。学生深入生活探究后得知:中国人宴饮时,对座次的安排十分讲究,室内宴饮时,通常以面对门为上座,乱坐就有喧宾夺主,以下犯上之嫌。宴饮必定要论资排辈,以别尊卑长幼。古人在堂上则以向南为尊,在室内以向东为尊。至此,同学们也就理解了《鸿门宴》上座次的关系:项羽是主位,东向坐,而南面为上,坐的是亚父范增,显示项羽对范增的尊敬,张良地位最低,不能叫坐而叫“侍”,意思是与侍从差不多。通过古今座次的比较,同学们也进一步了解到了座次礼仪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

四、自主探究,要求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从而培养探究能力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的实质是教师指导下学生个体的认识和发展过程。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鲁纳说:“教师在尽可能的范围内,应当以引导儿童自己去发现为目的。”在新课标的理念下,教师要改变传统的“学生被老师牵着走”的做法,努力实现“两个凡是”:凡是学生能自己探索得出的,决不替代;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的决不暗示。教师作为引导着、指导者,基本任务是适时启发诱导;学生作为探索者,主要任务是通过自己的探索、发现新事物,学习新知识,从而在实践中培养探究能力。

高中阶段,学生所学的知识是一个复杂的体系,仅仅凭借零敲碎打的方式学习,或学一点记一点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学会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从中发现规律,进而掌握规律,让其为我所用。

如高中阶段学习古诗词,仅就大纲推荐背诵的篇目进行学习显然是不行的,也无法与高考接轨,所以必须适当向外扩展。如此众多的诗词篇章,学生学起来必然是头绪纷繁,往往不得要领,进行诗歌鉴赏时势必难以一语中的,这就要求教师应该善于引导学生对其进行归纳总结。如让学生对诗歌的表达技巧进行归纳,有的写“诗歌的情与景”,有的写“诗歌中的反衬手法的运用”,有的写“古诗中的愁”,有的写“诗歌中的虚与实”……这样一来,在进行诗歌鉴赏时,一旦遇到相似的题材,学生就可以轻而易举地解决。

同时,在学习文言文时,还要求学生查阅工具书和已经学过的课本,对大纲要求掌握的一级文言词汇进行归纳整理,这也是探究式学习的一种形式,它注重学生的积累过程,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设置争论焦点,为学生提供探究的机会

“德国教师的教师”第斯多惠曾经说过:“一个坏的教师是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是教人发现真理。”课堂教学让学生参与发现和探究知识的过程是非常必要的。教师应充分发挥教学主体作用,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精选探究材料,尽可能的给学生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份活动的空间,多一些探究的机会,多一些尝试成功的喜悦,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主活动和探索的天地,从而激励他们不断探索创新。

教材中的许多耐人寻味的矛盾处是作者有意安排的点睛之笔,教师如果抓住这些地方设计引导,不但能激起学生的探究愿望,而且能把课文理解得更透彻。

在学习课文《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时,我让学生们分析“停止思想”、“永远睡着”的语言特色,学生们一致认为作者是运用了修辞方法,但对这种修辞方法的名称,一部分学生认为是“讳饰”,另一部分学生认为是“避讳”。面对这种针锋相对的争论场面,我没有直接告知答案,而是要他们去查阅相关资料。

经过准备,甲乙两方各自陈述了自己的答案。甲方认为“讳饰”也叫“讳忌”、“婉曲”,是在与人提到某一件事情的时候,由于忌讳、悲痛等各种原因,不可以直接提出来,而用一种替代的隐语躲避明言,收到既不触忌犯讳,又能表达意愿的效果。本文作者不直说马克思逝世了,而说“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一方面把自己极度悲痛的心情委婉含蓄地表达出来,另一方面,表明马克思虽死犹生,他将永远活在革命者心中。

乙方答案:说话时遇到有犯忌的事物,不直说这种事物,而用别的话来回避掩盖或装饰美化,这种手法叫做讳饰,又叫避讳。运用这种修辞手法,可以帮助说明具体情景,增强表达各种思想情感的作用。同时又把古人避讳的原因、方法、影响等作了简单介绍。

甲方联系生活现象把“讳饰”这种修辞方法解释得生动有趣;乙方既明确了“讳饰”就是“避讳”,又详尽补充了有关“避讳”的相关知识,让同学们大开眼界。这样做,确实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可以主动探究的机会。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们不仅仅是掌握了“讳饰”这一修辞手法的相关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学习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锻炼和提高。

六、敢于质疑文本,从无疑处探究,发现疑问

质疑问难,这是每一个老师都在做的事情,特别对于语文教学来说,可以说是已经成为一个基本模式之一。但,由于传统教育总是围绕教材,而我们做教师的又已习惯于“传道、授业、解惑”的身份,在学生面前喜欢扮演知识渊博的师长角色。这又使质疑问难囿于一个狭小的范围,束缚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在长期的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影响下,学生往往产生依赖情绪。而这种情绪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极为不利的。我们知道,阅读过程只有介入读者的评价、怀疑和预测,才能更好地提高阅读的效果和价值。而学生也只有在这样的状态下,才能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在课改精神的学习中,我有意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开放性思维,引导学生对权威提出挑战,探究文本中存在的不足或是疏漏,甚至是错误。

如《语文》(第2册)第29页,注节23拊(fú)掌:拍手,表示惊异。而第39页注节⑥拊(fǔ)心:槌胸,这里形容非常痛心。这两处同一个字注音不同,学生在比较中自然会产生疑问,就此可引导学生进行探究,通过查阅《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拊”字条可知,前者是注音错误。

又如《烛之武退秦师》的注释①:版,筑土墙用的夹版。显然,这个注释中出现了错别字,是“夹板”而不是“夹版”。查《现代汉语词典》第34页知:版,上面有文字或图形供印刷用的底子,从前用木板,现在用金属板。在同一部词典的第33页上,对“板”的解释是:板,片状较硬的物体。课文《烛之武退秦师》中含有“版”的一句话是:朝济而夕设版焉。在这个句子里,“版”是“板”的通假字。设版,就是修筑防御工事。修筑防御工事要打墙,而古代打墙是要用板筑的,所以烛之武有“设版”的说法。那么,这个夹板就没有必要在上面刻有文字或图形,自然就不是“版”,而是“板”。

这样的一些探究,既让学生有了全局的观念,又发现了一些平常容易忽略的问题,同时更培养了学生的质疑能力,久而久之,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就会大大提高。

七、充分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开展探究式学习

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因素来源和必要而直接的实施条件。凡是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因素都可以称为课程资源。课程资源按不同功能和特点可以分为很多方面。其中既包括知识、技能、经验、智慧等素材性资源,又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条件性资源。语文课程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广播、网络等,甚至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

只有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才会使我们的语文教师不至于成为“大纲”、“计划”、“课本”的忠实执行者的被动角色,充分利用语文课程资源,才能有效地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语文研究性学习。从而真正达到新版《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的:将语文课程根植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使学生在不同的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使语文课程开放而有活力。

我平时注意收集各级各类优秀电视节目,进行整合,用于辅助课堂教学。比如,CCTV—10播放的《唐之韵》,没有停留在文字解析的层面上,而是更关注那些作诗的人——他们的命运、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对事物的观察,以及他们对国家和人生的态度。其实,像这样的影片,我们可以将其作为教辅资料引进课堂,也可以作为诱发学生探究兴趣的材料,甚至可以当作一门选修课程来开设。

以上几点做法仅仅是我在这半年教学中的一点尝试,有的工作还正在进行,既没有形成一套系统的理论,又还没有明显的成果,但我们仍然能够看出,在探究式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能比接受式学习更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思维处于亢奋活跃状态,思维空间大、层次高、效果好,并且在探究的过程中,逐渐加深了他们对语文的感情。

猜你喜欢

荆轲语文课程探究
高校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叙事语境建构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在高中语文课程改革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文言实词小课堂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荆轲刺秦王
以端午节为例谈传统节日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施
荆轲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