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哈尔滨国际空港经济区,以航空物流带动区域发展
2011-08-15马双全乔牧
马双全 乔牧
(哈尔滨市城乡规划编制研究中心,黑龙江,哈尔滨,150000)
构建哈尔滨国际空港经济区,以航空物流带动区域发展
马双全 乔牧
(哈尔滨市城乡规划编制研究中心,黑龙江,哈尔滨,150000)
本文通过研究我国空港经济发展的趋势,结合哈尔滨市太平国际机场在机场网络中的现实地位和特殊区位,分析构建哈尔滨国际空港经济区的有利条件和带动区域发展的重要意义,并提出具体发展建议。
空港;哈尔滨;经济区
一、我国发展空港经济的重要意义
第一,随着我国新一轮产业结果调整,贸易方式发生转变,高价值、高附加值、低重量、低体积(小体积)、高价值产品将逐步成为对外贸易主体,未来,国际航运物流量的标准化,高端化、高价值化是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要支撑。
第二,从我国当前的区域战略布局来看,正在发生非常重大的调整。随着板块和经济带的战略调整,制造业发展的选择主要是电子产品、生物制药等等,这些产业选择都是高端的,高价值的,会产生相当大一部分的制造业的产品,必会对航空的这种要求会越来越迫切。
第三,中国是一个制造业大国,制造业的产值大约占全世界制造业产值的 16%到 18%。整体上看是在产业链的中低端,而同时流通竞争力又严重滞后于生产能力,提高现代流通的竞争力,已经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可以说,航空的运输能力是现代流通能力中间的最高端的那一块,航空运输、高速铁路运输加上高速公路,这将极大提高我国的现代流动能力,提高国际竞争力。
第四,实施绿色战略,建设低碳经济。航空运输从某个角度讲是属于低碳行业的。
二、哈尔滨市在航空运输网络中的现实地位
1、概况
哈尔滨太平机场是国内机场体系中的干线机场,通航的国内城市主要有北京、上海、深圳、广州、青岛和大连,国外城市主要是汉城、新泻、伯力、海参崴等。2009年旅客吞吐量超过656万人次,货邮吞吐量达到6.62万吨,客货量均列全国机场的第22位。可办理110多个国家的客货联运业务,在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落户的航空公司已达18家。
2、地理位置的特殊性
国际航空客货运输倾向于采用飞行距离最短的大圆航线,在现实中,中国和东南亚与北美之间有大量航班飞经哈尔滨上空。
中国和东南亚、北美都是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地区,相互之间现实的和潜在的航空联系巨大。其中,中国是全球人口最多、发展最快、目前已位列世界第二的经济体,而美国则是全球最大、高科技最为发达的经济体,相互依存程度很大,航空物流联系日益重要。可以认为,哈尔滨的特殊地理位置意味着巨大价值,而且越来越重要。
3、机场规划及其局限性
(1)全国民航机场规划中的哈尔滨
《全国民用机场布局规划》于2008年初获得国务院批准。根据规划方案,黑龙江省将在现有哈尔滨、牡丹江、齐齐哈尔、佳木斯、黑河机场的基础上,新增漠河、大庆等5座机场,哈尔滨机场得以扩建。
该规划对于未来包括哈尔滨在内的众多机场在枢纽、骨干、干线和支线机场体系中的定位并没有明确安排。但可以预期的是,随黑龙江省内支线机场数量和航空运输量的大幅度增加,哈尔滨机场将发展成为区域枢纽机场。但是,该规划没有注意到哈尔滨的特殊地理位置,以及在国际航空运输方面的发展潜力。
(2)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规划
国家审查批复的《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总体规划》中确定哈尔滨机场将发展成为东北亚区域性枢纽机场,其在中国东北部和全国范围内以及与周边国家进行旅客和货物的运输中转和航班的技术中转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该规划虽注意到黑龙江省和哈尔滨市是中美航空运输联系的通道,但对太平机场的定位仍然是“东北亚区域性枢纽机场”,提供中国东北、全国以及周边国家运输中转。这种定位不免失之笼统、模糊,特色不鲜明,还没有把哈尔滨放在全球航空运输网络中加以定位。
三、哈尔滨构建国际空港经济区的发展优势
韩国仁川与哈尔滨相距不远,两者在亚洲与北美航空运输网络中的地理位置有较多的相似性,目前仁川机场已经发展成为全球第四大货运机场,其中 50%左右的货物是中转货物,这些中转货源大部分是来往于中国的。仁川成功的案例是对建设哈尔滨空港经济区战略可行性的有力证明,同时这一战略实施也必然要面对仁川这一竞争对手。
总的看来,就地理位置和航线比较而言,哈尔滨与仁川机场以相似性为主,略有差别。除了位置因素以外,在与仁川机场的竞争中,哈尔滨的最有利条件是其作为中国国内机场的身份,以及因此具备的立足中国市场基础上开发中美航空货运和CAFTA与NAFTA间航空物流的优势。
第一,两个城市面临的国际政治军事环境不同。哈尔滨市作为中国东北北部的枢纽,安全且稳定;而仁川则长期处于朝韩战争再起的阴影下,不利于国际企业的长期投资,前一段时间的朝韩炮战印证了这一事实。
第二,如果以哈尔滨为航空物流枢纽,中国广大腹地到这一枢纽的运输则简化为国内运输,由于要素成本低廉、交接手续简便,在运输价格和速度方面会有提升竞争力的先天优势。
第三,伴随中国航空物流业的发展,中国本土航空物流企业的成长壮大也是可以预期的,这些企业必然以国内机场为主要的运作枢纽。
第四,哈尔滨还具备地面物流的优势。中美间的航空货流从重量上看是极不平衡的,以从中国输向美国为主。总的看来,哈尔滨在以中国为主要货源地的地面运输中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通过铁路和高速公路都可以实现门到门的运输。何况,现实中黑龙江省与国内各地区之间的货运是以粮、木、煤等“原”字号大宗货物输出为主,有大量空车返回。结合航空枢纽发展多式联运,将起到平衡物流,减少浪费的作用。
第五,哈尔滨是中国著名的旅游城市,有“冰城”之誉,也是中国申办冬奥会的唯一备选城市。对航空客运、货运潜在需求大。作为最重要的国际赛事活动,冬奥会的申办也可能成为城市功能提升、成为空运枢纽的重大契机。
四、发展建议
第一,依托的机场本身的条件,进一步提高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在国家航空布局体系中的地位,加快机场扩建。机场本身的条件包括软硬件两个方面,硬件方面包括机场的跑道、候机楼、停机位、货运设施、维修后勤、未来发展空间等:软件方面包括空港的战略定位、区位优势、机场的信息系统、航线资源、服务质量等,只有这两个方面都达到一定程度,空港经济的发展才有基础。
第二,结合哈尔滨产业基础和经济发展阶段,近期应以吸引国家物流公司入驻,适时开展国际中转业务,发展电子、精密机械和时鲜产品包装加工为主。依托空港的发展,空港经济区的形成会加速,同时辐射范围、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从而推动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提升地区经济的发展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第三,完善地面交通条件,扩宽机场高速公路,建立外环高速公路和货运专用通道,与高速铁路连接。这种能够提供顺畅流通环境的能力是企业选址所考虑的重要因素。直观地讲,地面交通越畅通,机场的辐射能力越强,空港经济发展越有条件。
第四,借助政府的政策支持,比如开放第五航权、建设资金的投入、规划控制、征地拆迁、空域协调、航权申请、净空保护、交通配套、税收优惠、环境保护等。空港经济的发展需要政府支持协调的问题很多,单靠一个企业或是经济开发区的力量是无法解决的。
第五,解决通关条件,与首都空港贸易区协调分工,争取享受首都空港自由贸易区的部分通关政策。高效的货物运作效率、高质量、满足货主服务要求的多功能服务,较少的货物中转时间,便利的VAT(增值税)税制等,将提高该地区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促使更多空港产业落地生根,加快空港经济的形成和发展。
第六,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和附属设施,对空港经济区内建设活动纳入市级规划控制,对机场周边土地上的建设活动特别加以严格限制,禁止一切非属航空物流枢纽规划的建设活动,为航空物流和临空产业的发展留有充足余地,规划当中应考虑到配套的附属设施,包括住宅、学校、医院、金融机构、休闲等与空港经济区发展紧密相联的商务设施。
TU120
1674-3954(2011)03-037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