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信息网络平台,加强社会大课堂课程化研究
2011-08-15张丽荣
张丽荣
(北京市朝阳区管庄学区,北京 100043)
依托信息网络平台,加强社会大课堂课程化研究
张丽荣
(北京市朝阳区管庄学区,北京 100043)
课程化成为社会大课堂的一个发展方向,需要把大课堂的资源应用、学科教学、校本课程结合起来,通过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实现资源共享、经验交流和示范引领。文章探讨了学区如何依托信息网络平台开展社会大课堂课程化研究。
网络平台;课程化;社会大课堂
一、我们的工作策略
1.调研分析,掌握情况
开展工作,调研是基础。我们对全学区12所学校中的53名干部、389名教师、311名学生及家长进行了问卷调研。问卷后,我们对各类问卷进行了详细的数据分析,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实施方案。
2.清晰目标,明确思路
在各层次的培训中,我们使干部教师明确了研究的意义,清晰了工作思路:“加强组织建设,落实分层负责制;强化过程管理,落实阶段督导制;突出课程内容,落实学科结合点;依托网络平台,提高工作效益;加强梳理总结,促进师生发展。”
3.强化管理,开发平台
在研究中,学区各校全都参加了项目研究,做到了整体推进,同时,我们也做到了典型引领。从项目上说,第一是管理模式研究,包括学区和学校两个层面,即学区整体、学区学科大组、学校、学校教研组等不同层次管理模式和流程的研究;第二是重点学科研究,在全学科都参与的基础上,以“品社、科学、综合实践”学科为重点推进项目;第三是重点场馆研究,在各校个性化选择的基础上,学区规定将位于朝阳区与学科结合点较多的中国农业博物馆和中国电影博物馆作为大家共同研究的必选场馆;第四,在研究方向上,各校可以个性化选择,包括“学科拓展研究”、“主题和专题教育研究”、“综合实践课程研究”、“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研究”等等,但以学科拓展研究为重点。以上安排体现了全面推动与重点研究相结合。
要让学区、学校、教师的作用充分发挥,在各个角色的互动中推进社会大课堂资源的有效应用,同时把众多的部门和角色整合起来,就需要一个功能强大的应用平台将角色之间的任务细分;对工作过程进行管理,以免流于形式;将教学成果直观展示,便于教学成果共享交流。 基于这些需求,我们与朝阳区教研中心、朝阳区教育信息中心和电脑公司合作开发了《社会大课堂课程教学实践平台》,平台支持教研、学区、学校和教师互动化的工作,协同帮助教师完成社会大课堂课程教学工作。
4.强化过程,重在落实
《社会大课堂课程教学实践平台》通过细致的功能模块设计,满足学区、学校、教师多种角色用户的教学管理应用需求,通过平台应用切实推进社会大课堂课程化研究的实施。
(1)展示大课堂基地资源,引领教师课程化教学应用。我们将社会大课堂资源基地在网页上集中展示,突出基地资源的教学功能。利用现代化手段,让更多学校更便捷化地了解、筛选,结合学科内容用好社会大课堂基地资源。
(2)支持教学任务的申领,加强工作协调。教师可以结合场地资源进行教学任务的申领,具体涉及“任务名称”、“资源单位”、“教学班级”、“任务时间”几个属性。在学校端,学校管理员可以根据教师申请的情况在平台进行学校工作的高效协调。
(3)发布最新课程指导,为教师的教学实践提供帮助。针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教研部门的专家在网络平台上可以及时为教师排忧解难。专家可以深入参与到教师的日常工作之中,对整个大课堂实践活动工作是一个重要帮助。这些交互问答形成了动态的问答库,是教师们教学实施的辞典。
(4)过程性数据统计是学区管理的好帮手。每个学校、每个教师的工作进展状况,学区都能适时掌握,对优秀学校及时表扬,对一般的学校及时提醒督促,学区研究了评价的指标设计和管理,按照评价流程客观高效地对学校进行量化考核。
(5)展示工作情况,促进相互学习借鉴。对于教师实施的教学任务,最终这些活动过程要通过文件资源的形式展示出来,供其他教师分享。例如活动准备、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活动展示、课后总结等教师都及时上传。在平台上,可以将全学区每一个学校的社会大课堂工作的管理和实施过程进行展示,促进了相互学习和借鉴。
二、我们的工作成果
1.促进了管理效益的提升
在研究中,形成了学区和学校的管理工作流程,信息化管理方式使大课堂课程化研究成为常态,提升了管理效益,促使工作扎实推进。
2.促进了干部教师的成长
通过学习和培训,各校干部对依托信息网络平台,加强社会大课堂课程化研究管理的理念、模式、方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形成了学区、学校管理的流程和相关制度,并能够扎实落实,强化了各校干部有效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管理效益的能力以及课程领导力。
各校教师在研究中开阔了视野,促进了观念的转变,使教师能够更深入、更全面地理解把握教材,有效地拓展了学科教学内容,分别形成了“课前、课中、课后”的教学模式,促进了信息技术能力的不断提高。
3.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校任何工作的最终落脚点都是育人。在此项工作中,学生的收获是最大的。通过开展社会大课堂工作和网络平台的建设,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增长了见识;多样的学习方式更适合小学生的身心发育特点,弥补了教材内容的单一模式,激发了学生探索知识的乐趣,促进了对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进一步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编辑:王天鹏)
G423.07
B
1673-8454(2011)24-008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