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学作文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2011-08-15陈竞华

中学语文 2011年15期
关键词:想象作文思维

陈竞华

浅谈中学作文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陈竞华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学生的创新作文,重点在立意的确定、素材的选择、写法的思考、语言的运用以及结构的安排等方面能够有新意。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着重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联想和想象的能力,教给学生运用发散思维的方法,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写作空间等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作文 创新思维

在中学作文课中,启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将是学生作文能否创新的关键。心理学告诉我们,创新思维是在一般思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是后天培养与训练的结果,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学校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既然如此,那么中学作文课中应着重从哪些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

一、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兴趣不但对人们所从事的活动能起到一种推动作用,它更能促进人们的创造能力、激发人的创新思维。所以,创新思维的培养与兴趣的激发分不开,换句话说,只有产生兴趣,创新思维的出现才有可能。学生作文更是如此。倘若让学生完成一篇他们不感兴趣的命题作文,他们就不可能写出有创新、能够动人心弦的文章。因此,激发写作兴趣对于学生作文的创新是必要的前提。

有许多学生觉得作文难写或没什么东西可写,而要激发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首先必须使学生消除这种成见。教师可以让学生明白,学生作文不同于作家的文学创作,对于一般的文章,无非就是心里怎么想就怎么写,写自己的思想、写自己看到的环境、事情;发表自己的观点,要求文章有个顺序、有个比较清晰的层次、条理,倘若用词造句可以清新、生动、活泼、丰富一些,那么写出的文章就可以说是比较成功的了。而对于无事可写,这其实可以引用罗丹的一句话:“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其实并不需要花费多少时间和力气去寻找写作素材,只要我们留意一下身边的环境或所发生的事情,那么就会有话可说、有事可写。中学语文课本中所选的《背影》、《荷塘月色》及《白杨礼赞》等名作,也无非是作家对自己平时生活中的一些平凡小事或久已习惯的景致进行一番加工创作而成的,其原因就在于作家能从这平常之中融入自己的所思所想,而使文章有了新意、有了动人之处。我们自己的头脑中掌握的材料多了、知识面宽了,那么也就不愁作文时无话可说了。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其次在于丰富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势必会给学生带来新鲜感和好奇感。作文训练一般包括以下几个环节:一、教师指导学生拟题;二、学生独立完成作文;三、作文评讲。在第一个环节里,对于教师命题作文,所出的作文题应该贴近学生生活,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发学生的写作欲望。而对于材料作文,就需要教师加强分析指导,理清思路。在第二个环节中,学生写作要有自己独立的观点、思想。最后的作文评讲,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工作,即对学生作文的总结与批评和对学生下篇作文的启发与激励,其根本目的是引导学生认识自己作文的优缺点,从评讲中受到启迪。

二、培养学生的观察、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观察是积累写作素材的重要方式。通过观察,在头脑中形成对客观事物的感性形象,这样在写作过程中,就能灵活地思考、运用,从而达到作文创新的目的。对于观察力的培养。不仅要让学生知道观察的方法,更要让学生知道观察的要求,如在观察中,应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观察要全面、细致;要把观察和思考充分结合起来。

对于联想和想象:只有通过联想和想象,才能开拓思路,打破思维定势,变思维的单向性为多向性。由问题的开端展开联想,可以由此及彼在多角度、多层次上获得众多的方案或假设,而想象可以弥补联想环节上的不足,并可通过对形象的分解、组合产生新物质。想象,是在人脑中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它又可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对于想象中的创造想象,研究表明:创造想象是人们进行一切创造性活动所必需的心理活动,它是进行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和文学创造活动的必要条件。离开了想象,人的任何创造性活动就不可能进行。由此可见,抛开想象去谈写作过程中的创新,毫无疑问是难以展开的。因此,如果说通过观察和实验等途径在头脑中形成了写作的基本素材的话。那么联想和想象就是对这些素材的加工创新和扩展。这一加工创新和扩展的过程无疑会刺激思维的动作。俗话说:“联想是思维的纽带,想象是思维的翅膀。”所以说。培养学生作文的创新思维是与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分不开的,其必要条件就是想象力和联想力的培养。大胆而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可以突破常规思路的束缚,在作文中展现新的意念或意境。

三、教给学生运用发散思维的方法

根据探索答案的不同思维方向,思维可分为集中思维和发散思维。集中思维的主要功能是求同,发散思维是指思考问题的信息朝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并引出更多新信息,是思考者能从各种设想出发,不拘泥于一个途径,不局限于既定的理解,尽可能作出合乎条件的多种解答。发散思维的主要功能是求异与创新。鉴于思维方式的不同,它可以分为顺向思维、逆向思维、横向思维和纵向思维四个方面。而对于中学作文过程中的创新,也要求学生在作文过程中必须能从拟题和审题、立意与构思、表达方式的运用等作文的基本步骤方面进行多角度的思考。因此,教给学生以运用分散思维的方法,也是中学生作文课中创新思维培养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顺向思维。是指在思考问题时,循着问题的直接指向去思考。顺向思维是思考问题的一个稳妥的方法,如果能够正确运用,加大广度和深度,照样可以写出不同一般、富有创意的文章来。

逆向思维,即从问题相反的角度、逆反着问题的指向去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一般说来,作文从逆向思维角度,进行立意、选题,最容易出新意。

横向思维,也称侧向思维,即通过联想把材料的已知内容同材料外的其他内容联系起来思考。这两种内容之间的关系,常常是相似、相关或相反的。它可以由此及彼,也可以由彼及此。

纵向思维,即在原材料已知内容的基础上,对原材料作合理的推想和引申,从而得出新意。在作文中,纵向思维的恰当运用,的确能够产生不同凡响的创意。

四、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写作空间

写作空间的创设包括课内与课外。就课堂教学而言,开发学生的创新力,课堂教学是主渠道。在作文训练课中,应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扬教学的民主精神,让学生敢于联想和想象,敢于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敢于标新立异,形成学生主动要求作文、积极参与的课堂教学氛围。注意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努力让教学呈现灵活性、多样性、有效性的特点。

写作空间的创设还表现在教师要给学生以主动思考研究、自主写作的空间上。如果在作文训练中。教师不能给学生丝毫自主学习的机会,也没有为他们提供进行思考的渠道,那么,作文中的创新势必变得艰难。因为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创新思维的启发不是光靠教师的讲解或书本上的教条所能完全达到的,这得依靠学生自主地去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这就是说,在作文创新的训练中,教师要认识到直接经验来得更具体、更直接、更能让学生感到深刻。

应该看到,以上关于中学作文课中创新思维培养的四点论述之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这其中,兴趣是前提,离开这个,作文的创新也就无从谈起。观察、联想和想象是作文创新过程中的必要条件,它贯穿于这个过程的始终。而分散思维是作文创新的巩固和加深阶段,至于写作空间的创设,那是作文创新、培养创新思维不可缺少的环节。这四个方面像一根环形链条连在一起。对于作文中创新思维的培养来说,离开哪一条都不行。只有注意到它的整体性、统一性,才能更充分地发挥他们各自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能从整体上去把握,注意各个方面的协调性。同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教学计划,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把培养创新思维作为作文训练的重中之重,把创新当作作文训练的重要目标和任务,做到坚持不懈,这样,收获才会成为可能。

江苏省沭阳县建陵中学。

猜你喜欢

想象作文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快乐的想象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