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自由精神和救世责任——浅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011-08-15唐三才
唐三才
人们都知道李白的诗歌大都是积极向上、豪迈奔放的,这是时代赋予他的精神和气质。李白又是一个追求个性解放的诗人,他的自由之志在诗歌《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所表现出来的就是“‘不愿事权贵’,归隐访名山”。
李白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在开元十四年,开始了一个漫游求仕的时期,在漫游中,时而采取游说的方式,希望凭自己的文章才华得到知名人物的推荐;时而又沿着当时已成风气的那条“终南捷径”,希望通过学道来树立声誉,即隐居以求仕,在天宝元年(742年)终因道士吴筠的推荐,被唐玄宗下诏征赴长安。想着自己的政治理想终于有了实现的可能,诗人异常兴奋,立刻回到南陵家中,与儿女告别,于是写下了激情洋溢的《南陵别儿童入京》。诗中喊出“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作者应召来到长安,希望能在仕途上有一番作为。然而唐玄宗所赏识的只是诗人的文学才华,把他作为点缀升平的御用文人;来到长安后,李白那种蔑视帝王权贵的傲岸性格,又招致了权臣们的谗毁。天宝三年(744年),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这是李白政治上的一次大失败。李白在被排挤出长安的第二年,即天宝四年(745),准备由东鲁(今山东省南部)南游越中时,写了这首向朋友们曲折表达自己心志的《梦游天姥吟留别》诗。此时,诗人政治上遭受挫折的愤怨仍然郁结于怀,诗歌将梦游经历中的神话传说和实境奇幻地交织在一起,通过梦游仙境来排解悲愤失意心情,曲折表达了诗人对神仙世界自由、和乐生活的向往。
诗中所写梦游天姥山的经历,也写出了诗人当时精神上的种种历险和追求。诗一开始先说古代传说中的仙境——瀛洲,虚无缥缈,不可寻求;而现实中的天姥山在浮云彩霞中时隐时现,胜似仙境,仰望如在天表,冥茫如堕仙境,诗人把对天姥山的向往,写得富有神奇色彩,引人入胜。我们可以把这些看作是诗人在人生、政治求索过程中的境遇,既让人无限憧憬又让人迷茫不已。在景象清幽,绿水荡漾,清猿啼鸣的月夜里,诗人“脚着谢公屐”,步登“青云梯”,走过“千岩万转路”,正当诗人平步青云,在山中畅游之际,不觉天已黑沉下来,出现了乌云沉沉,熊咆龙吟,雷电交作的恐怖境界。这一段梦游经历自然让人联想到诗人政治道路上所碰到的挫折和社会的黑暗。诗人并未到此止步,在令人惊悚不已的幽深暮色之中,霎时间“丘峦崩摧”,一个神仙世界“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洞天福地,于此出现。“洞天石扉,訇然中开”后出现的浩荡天空,在日月照耀之下放射出金银光彩的楼台亭阁,凤凰驾车、老虎凑乐的自由的神仙世界,正是诗人朝思暮想的理想世界。仙境里一片光明,明丽多彩,群仙荟集,自由和乐,天人合一。这里正是诗人的苦闷灵魂的理想栖息地。然而,这种令人神往的仙界生活瞬间逝去,诗人在惊悸中返回现实,苦闷犹存。“古来万事东流水”,包含着诗人对人生的几多失意和深沉的感慨。梦境中的自由美好,更加强了诗人对现实生活中权贵人物的憎恨和反抗情绪。因此作者以满腔的愤恨和苦闷喊出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一吐长安三年的郁闷之气。诗人对于名山仙境的向往,是出之于对权贵的抗争,唱出了封建社会中那些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的共同心声。作者徜徉名山仙境的乐趣与不愿折腰事权贵的苦痛形成巨大的反差。“不事权贵,梦仙归隐”表达了诗人愤世嫉俗、不满黑暗现实、蔑视封建权贵的反抗精神。
诗歌通过天姥山仙境和黑暗现实的强烈对比曲折表达了诗人渴望自由、追求个性解放的强烈心愿。这种用辞官归隐徜徉山水的方式曲折表达力求摆脱政治束缚和向往自由生活的的心志在我国许多诗人的作品中都能找到。例如陶渊明《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中,复得返自然。”陶渊明他在青壮年时饱受儒学熏染,也像李白一样怀有“大济苍生”之志,很想在社会上做一番事业。在出仕的过程中,他逐渐认识到官场的黑暗和不自由,在“世与我而相违”时,不愿“自以心为形役”,更不愿“为五斗米折腰”,于是归隐躬耕自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饮酒》)。诗人徜徉山水,已近物我两忘。陶渊明由于不愿忍辱而赋“归去来”,他为了摆脱官场束缚,毅然决绝离开了官场而不愿“拳拳事乡里小人”。深刻揭示了饱受儒学入世思想濡染的文人无法施展报负的无奈和悲哀,同时也表达了陶渊明为完善自我人格而不同流合污的高贵精神。
李白有出世的自由向往,他想要显示知识分子强烈的个人尊严和自我价值。在现实中保持独立人格,超然物外,从而摆脱社会现实的束缚。李白想要自己主宰自己,按照自己的行动原则实现自己的理想或愿望。《梦游天姥吟留别》这首诗就充分体现了这种自由精神。诗中寻仙访道的李白并非只是一个高洁的隐士,而让我们感觉到的是其背后那种强烈干预政治、积极投身现实的入世情怀。李白为了实现其“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的政治理想,他做了种种努力,乃至费尽心机、殚精竭虑。可应召来到长安,发觉自己也只不过是个词臣,想要自己主宰自己,按照自己的行动原则实现自己的理想是不可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达出力求摆脱束缚,向往自由的心志和对封建统治者的蔑视。作为一个封建社会的知识分子,李白并非只是一个高洁的隐士,他还有救世的宏愿。李白不是也不可能成为一个自由人,因为他既要在现实中保持独立人格,又要完成救世的责任。其实这也是李白无法实现其“济苍生,安社稷”的政治理想的无奈和悲哀。在封建社会,李白在不能“兼济天下”时,为保持独立人格而敢于这样抗争,这也是他异乎常人的伟大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