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新时期文学现象看《巩乃斯的马》的主题

2011-08-15

中学语文 2011年33期
关键词:伤痕文学民族

李 晖

《巩乃斯的马》是语文版(必修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这篇文章从文字到内容都很有冲击力,作者将深刻的思想、感性的文辞和粗放的笔法结合起来,形成特有的深邃大气的风格,它以“马”为核心形象观照出马的精神与灵魂,寻找到人类应具有的自由勃发、酣畅淋漓的生命状态,并由此联想到我们民族特有的“龙马精神”。

可是,要让高一的学生通过短短的一课时来全面把握马的形象,深刻领会作品深邃的内韵,难度是非常大的。那么,在教学中给学生一个“扶梯”,让他们快速、稳妥、准确地进入文本,进而与文本对话,把握作品深刻地内涵,显得极为重要。笔者认为,《巩乃斯的马》折射出了新时期三种文学现象:伤痕文学、反思文学、寻根文学,可以让学生了解这三种文学现象,作为“扶手”来感受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敏锐深刻的社会洞察力,以此帮助他们更深刻地理解刻画在作者心中的“巩乃斯马”的形象,更准确深入地把握作品的主题。

自1977年始,一大批反映十年动乱给人们心灵带来创伤的小说相继问世,这些小说沉痛地揭露出十年动乱给我们民族带来的灾难,带给人的悲惨遭遇和内心创伤,深刻地提出了一系列与千百万群众命运休戚相关的社会问题,并引导人们去思考悲剧的原因。这些作品为伤痕文学。而反思文学是继“伤痕文学”之后出现的文学现象,它在“伤痕文学”刻骨铭心的忏悔与绝望中,把揭露与批判的文学承担前溯至五十年代甚至更前,对文化大革命带来的的灾难性实质进行深刻的反思,具有较深邃的历史纵深感和较大的思想容量。勃然兴起于1985年的寻根文学,则是对自新时期以来的文学之美学质地的一次整体性超越,是一次质的飞跃。作家们把思想解剖的笔锋伸入到民族历史的传统文化质地中去,力图开掘本民族的民族文化审美优势,在历史的长河延伸透视本民族的生存状态,是一种更深层次的艺术反思。

创作于70年代的《巩乃斯的马》,呈现的正是个人关于文革岁月的记忆和感受。“那是一九七零年,我在一个农场接受“再教育”,第一次触摸到了冷酷、丑恶、冰凉的生活实体。不正常的政治气息像潮闷险恶的黑云一样压在头顶上,使人压仰到不能忍受的地步。”“我与世界隔绝,生活单调;人与人互相警惕,唯恐失一言而遭来来顶之祸,心灵寂寞。”因而,在冬夜旷野的雪地上纵马狂奔,“感受自由的亲切和驾驭自己命运的能力,是何等的痛快舒畅啊!”马的狂奔与人的情感的宣泄合拍,生命的强力冲动抗拒着阴暗低沉的气候,在压抑的环境中使作者重温到自由的快乐,马背上的自由驰骋让作者感到了片刻的逍遥自在。很显然,马的形象寄托了作者自己对不受羁绊的自由的生命境界的追求。?

马给作者以勇气,给作者以幻想。于是,观察马渐渐成了作者的一种艺术享受。他写道“在马的这种社会结构中,首领的地位是由强者在竞争中确立的。”“为了保证这群马的品种不至于退化,就不能搞指定,不能看谁和种公马的关系好,也不能凭血缘关系接班。”对马的群体生活图景的关注,其实就是对社会,对自我生存环境的关注。“指定、关系、血缘、接班,”作者把思考的矛头直接指向了现实社会的正常秩序。由马观人,作者对于社会历史进行了痛定思痛的反思:生存竞争的规律使一切生物把生存下去作为第一意识,而人却有时候会忘记,造成许多误会。特别是描写暴雨雷电下万马奔腾的壮阔图景,使马的崇高品性得到生动形象、富有感情而又简练有力合乎理性的表现。作者揭示出马的品格:“它奔放有力却不让人畏惧,毫无粗暴之相;它优美柔顺却不任人随意欺凌,并不懦弱,我说它是进取精神的象征,是崇高感情的化身,是力与美的巧妙结合恐怕也并不过分。”这就使得文章具有充实而深刻的思想内容,文章的主题也呼之欲出。

作品的深刻之处还在于通过几个典故,借助于马这个载体把秦、汉、三国、唐、宋及现代连接在一起,以此来揭示马与人类的艺术和历史生活的密切联系,认为骑兵和马车虽被淘汰,马却不会被取代,它有它的价值,而历代名马的筋骨、血脉、气韵、精神,那种“龙马精神”,也会永远传下去不会消失。作品追求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终于将本来地方色彩颇浓的西部风情上升到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人文境界,它改变了长期以来人们从社会政治的角度观照现实的艺术视角,这是对民族的历史文化的重新发现和重新铸造。

总之,借助于对新时期三种文学现象的了解,并以此为“抓手”有助于学生更好更快地把握作品主题,那就是以“马”为核心形象引起了作者对于世界的思考,通过马联想到人生不朽的壮美和潜藏在其深层的忧郁,联想到流淌于民族精神中的英雄豪气与进取精神,呈现出崇高深邃的气韵与精神。

猜你喜欢

伤痕文学民族
萨拉热窝:一座美丽而充满伤痕的城市
我们的民族
我们需要文学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多元民族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我与文学三十年
《归来》与“后伤痕”叙事
我们想要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