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爱上作文
2011-08-15刘洪芳
刘洪芳
新课程高中语文写作评价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鲜活的个性思想、丰富的情感体验、高尚的审美价值观”,鼓励学生尝试和探索运用多种表达技巧来写出他们对社会、对人生、对生活以及学习的深刻感悟。新课程的写作评价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在写作中自我感悟、自我反思、自我调整,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但是,现实中学生对作文充满了畏难情绪,最怕上作文课,最怕写作文。写作时要么东拼西凑,瞎编乱造;要么无病呻吟,故作高深;要么马马虎虎,敷衍了事。如此下去,作文水平很难提高。那么如何上好作文课,怎样让学生学有所获,学以致用,写出生动的作文,就是每个高中语文教师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和新课标的要求,以下几种做法值得借鉴。
首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激发学生写作欲望。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并非仅仅从责任感产生,而是从对客观事物的爱与热忱中产生的。”作文教学也是这样,只要学生有了写作的兴趣,才有写作的热情,才能提高写作水平,才能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一个人不愿做某事、不喜欢做某事,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没有获得过成功的感受和体验。一个学生不喜欢作文,不想写作文,甚至讨厌作文,是因为可能这名学生从未获得过成功写作的喜悦;而没有获得过成功的喜悦,又往往是他从未得到过语文老师的鼓励和认可。于是在一次次写作的 “失败”中垂下头去,甚至有了一种畏难心理——不只是不喜欢写作,而是害怕上作文课,害怕写作。这对于老师和学生来说都将是莫大的悲哀。于是当学生完不成作文时,教师采用逼迫手段,惩罚措施,结果适得其反,学生或者东拼西凑,或者胡乱堆砌。这还哪里是写作,哪里是享受,哪里是表达内心,哪里是抒发性情?写作教学一旦出现这样的情况,就算是走进了死胡同。其实,激发兴趣的方法很多,很复杂,但又非常简单——那就是,你了解学生吗?你知道他们的内心吗?你知道他们最感兴趣的是什么吗?你只有和学生心灵相通了,你才能抓住他们创作的兴奋点,捕捉住他们思想的发光点。所以写作教学的关键点就是你得真正能够设身处地地站在他们的角度,站在他们的位置来做一番审视,这样的问题他们有积累吗?这样的话题他们感兴趣吗?这样的高度他们能企及吗?他们能有多少人能够在这次写作中获得喜悦呢?当我们多问自己这样几个问题之后,再去让学生行动,是不是师生双方都可以获得更多的喜悦呢?我们不要小瞧了学生的创作力,如果让他们写一篇800字的文章来说“时间”的话,可能有一定的难度,也许有一部分同学会选择放弃,其余部分同学也可能写得平平常常,普普通通,毫无精彩之处。但要是不要求字数,让其随意创作,只要写出对“时间”的独特感受的话,可能你根本就想不到的情况发生了——可以说,他们的语段个个精彩,个个深刻!或比喻,或排比,或深邃经典,或感人肺腑,无不写出了自己在“时间”面前对“人生”的庄严思索和深刻反思。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了写作兴趣决定写作才思,写作愿望决定写作效果。
其次,鼓励学生阅读,注重培养写作技巧。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见多自然识广,一个很少阅读,甚至从不阅读的人,是不可能才思如泉涌的。但问题是,学生阅读了,下笔之时仍然“无神”,究其原因,那就是,读书,只是“水过地皮湿”罢了,印象不够深刻,记忆不够清楚。到使用时,或记不清了人名、国名、年代,或张冠李戴,错误百出,贻笑大方。教师应教给学生学会分类整理,学会概括浓缩,学会一料多用,学会围绕中心论点深入分析。学生写作议论文,常常处理不好的是叙和议的关系,不会深入分析。教师可以就某一个具体事例,教给学生学会如何评论。譬如讲“宽容”,我们会选择“六尺巷”这一事实论据,可让学生运用正反评价法,采用“张英没有……,而是……”句式进行评议;可用因果分析法,采用“……,是因为……”句式分析事理;可用假设推理法,采用“若无……,怎能……”句式假设推理,这样,多种方法综合运用,就会把一个事例分析得深入浅出,准确明白,具有说服力。写作技巧是能够熟练熟用形成习惯的。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有的放矢的引导,可做示范,让学生仿写仿作,用心体会,以至能熟练运用,并能学以致用。好的语文教师并不只是给学生讲授一些高深的理论让学生觉得除了高深还是高深,而是能让他们在学习中有所收获,并能体验收获的喜悦和乐趣。当我们责怪学生“愚笨不灵”时,一定要注意反省自己是不是讲了一些华而不实的东西实际却没有让学生真正有些收获呢?
再次,细心观察体验生活,注重习作,要以情驭文。
“一切文字皆贵真,真情做诗感动人。”但这一点学生并不重视,不懂得文为心声,所以在写作中,要么仿作套作,要么胡编乱造,毫无真情实感,不能打动人心。不论是《背影》,还是《我的老师》,不论是《故都的秋》,还是《囚绿记》,等等,那一篇篇感动无数读者的名篇佳作哪一篇不是至情至性之文?学生不写自己的东西,不记自己的经历,却把别人的经历包装一下窃为己有,不但不美,反而很蠢。所以很多学生都有了一个相貌一样的奶奶,甚至大部分都成了缺爹少妈的“孤儿”。“对于我们的眼睛来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这句至理名言时时在提醒我们:观察生活,体验生活,这才是写作的前提和基础。所以,注重练笔是很不错的方法。平时习作,可以不拘一格。或心灵瞬间的感受,或难忘的瞬间,或他人的睿智之语,或大自然的启迪等等,不一而足。有了创作的欲望,就有了写作的动力。很多佳作就是创作激情宣泄的结果。作文课不一定只是写作,也可以是读作文课,让学生读读自己的得意之作,晒晒自己的情感和喜怒哀乐,这样既形成了促进学生写作的动力,又给了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现自我的空间。
最后,教师要客观评价,多对学生给予鼓励。
教师对学生的写作评价应该坚持“诱导成功,激励导向”原则,要以发展的眼光评价学生的作文,尊重学生个体间的差异,承认每个学生的价值,从对学生的现状分析中发掘其潜能,始终用欣赏、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正视学生写作上存在的差距,增强师生交流,因材施教,结合作文文本对学生进行有效地指导,肯定其作文中的闪光点,发现其思想上的可贵之处,让学生永不失去对写作的信心,永远都有对于写作的一种热情。在写作中,每个学生会表现出不同的写作能力,语文教师只有尊重每一个人,才能让每个学生感受到被尊重和被肯定的快乐,他们才会在写作的道路上不气馁、不灰心、不放弃,而这正是让学生保持写作热情的前提。任何事情,只有有了热情才能达到比预期更好的效果。
总之,“一个差的老师只会奉献,一个好的老师则教会学生发现真理。”高中语文作文的教学,是师生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如果双方不能和谐合作,势必会导致一方的消极,这对于语文作文教学来说,都将是致命的问题。怎样架起二者之间的一个沟通合作的桥梁,使作文教学变得更有趣、易行和可行,实在是每一个语文教师都应该思考并为之不努力的。
“实践出真知”,我们只有在教学中不断摸索,不断总结,不断创新,不断尝试,才会不断进步,才能不断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