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与措施
2011-08-15杨蒙山
杨蒙山
(枣庄学院 体育系,山东 枣庄 277160)
一、创新型人才的涵义及其特征
所谓创新型人才,是指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也就是具有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素质特征包括:合理的知识结构、以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特征的智力和能力、以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为中心的自由发展个性、积极的人生价值取向和崇高的献身精神、强烈的竞争意识和国际视野、强健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等六个方面。[1]创新型人才一般都具有鲜明的个体独立性,同时,又具有素质的完整性和知识的连续性。创新人格和创新能力是创新型人才不可缺少的两个关键特征。所谓创新人格(含创新精神)是指个体非智力因素方面应该具备的素质,是创新人才的责任感、自信心、意志力、理想和信仰等方面综合内化而形成的全面发展的现代人格,包括创新精神和创新的人格特质。创新能力,主要是指个体的智力因素,主要表现在:创造性思维能力、创造性想象能力、敏锐的问题意识、合理的知识结构等方面。
二、我国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大众化阶段的高等教育在谋求数量增长的同时,更要重视质量建设,而我国高校是否具有创新性,能否培养出创新型人才,是衡量高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标准。据调查,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413万人,就业签约率仅为33.7%,其中只有10%左右的大学生符合跨国公司的人才要求,一方面是大批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诸多公司尤其是跨国公司却又提出中国高级人才的大量缺失。[2]
我国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我国高校一些专业的设置、课程安排及教学内容内容,仍保留着计划经济的色彩,与社会对此类专业人才的需求之间存在脱节,与社会岗位对专业知识、技能要求不相符,导致大学生就业难度大。二是教学模式和方法陈旧。教学模式和方法不能适应创新型、实践型人才培养的要求,重课堂教学轻实践教学,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重专业教育轻全面发展的现象严重。三是专业特色不明显。一些专业人才的专业特色不明显,在培养方案设计和培养过程中缺乏对“核心竞争力”的培养,毕业生缺乏差异化竞争力。四是人才培养模式思路狭窄。人才培养模式缺乏系统性和有机性,将人才培养混同“课堂教学”,忽视了管理与服务综合育人效应,忽视对人才的全面、系统培养。五是教学安排不合理。必修课多,选修课少公共基础课多,专业基础课少。课程设计缺乏特色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专业模块不清晰。
三、我国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改进措施
(一)转变教育观念
我国传统的教育观念认为:大学生毕业面临的选择是就业、考研、出国,这使得大学人才培养的目标往往局限于研究型或应用型,整个社会和家庭缺乏对孩子创新精神与创业意识的培养教育。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后,主要特征表现在社会对高等教育需求多样化、高等教育类型多样化、办学主体多样化、教育目标和培养方式多样化。因此,不能用精英教育的培养目标与规格、学术取向与标准、课程选择与组织、教学方式与方法、办学体制与管理体制等来规范大众化高等教育。要从创新型国家战略实施的高度,认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当前,学生的多样化、个性化教育需求日益凸显。如何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学习需求的差异性因材施教,是我们确保教育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突破口。高等教育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构建以人为本培养模式。应依照个体差异性,同时面向国家、企业需要,探索并建立学分制、辅修制、双学士学位制、转专业制度等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在营造创新型人才成长的环境方面需要重视以下几点:提高大学生的主体性意识,提高和丰富大学生的知识水平,培养大学生的批判和探索精神,培养大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增强激励大学生成就感的力度。创新是民族振兴的关键,塑造大学生的创新人格,是知识经济时代赋予高校的重任。
(三)改进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人才培养的基础性工作。课堂教学中要坚持以学生为本,无论是教学内容、教学形式、还是教学方法都要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更新教学内容。多开设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课程,如实践能力课、科研能力课、创新能力课和人际交往课等。压缩专业课,增加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压缩总的课时,给学生自由学习和参加社会活动、社会实践的时间和空间。
创新教学形式。逐步实施小班化教学,每个班30人,有利于学生向老师提出问题。师生互相探索新型教学形式,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出课堂,把学生带到工厂车头,在全真的环境中进行教学,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改革教学方法。坚持学生中心,加强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积极开展分层次教学和研究性学习,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努力地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四)强化实践教学
加强实践基地建设。有针对性地建立学生专业实践基地。一是选择自然条件好,设备先进,技术水平高,技术力强的企业作为学生的实践基础。二是搞好校内实践基地建设,让学生在全仿真的实际环境中开展学习,培养动手能力。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建立创新实验室,选拔优秀学生在大学一、二年级就进入专业研究室进行科学研究。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取某一个问题开展研究。对学生研究成果不完善的地方,不要求全责备,而应鼓励其不断地完善。对优秀研究成果要给予奖励,并在广大师生中大力宣传和表彰,使大学生在大学阶段就养成探究问题的习惯。
创造条件支持学生参加全国乃至国际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等学科的比赛。以及软件设计比赛,机器人设计大赛,航模比赛等。在校内举办各种知识技能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提高能力。开展校园社团活动,第二课堂活动,在丰富多彩的业余活动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1]许青云.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3).
[2]吴宝贵.关于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层次思考[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