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枣庄方言中的泛义动词“治”之探究

2011-08-15董业明

枣庄学院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同义补语枣庄

董业明

(枣庄学院 中文系,山东 枣庄 277160)

“治”在《现代汉语词典》(2005版)中作为动词有五个义项:①治理:治国、自治、治淮②医治:治病③消灭:治蝗、治蚜虫④惩办:治罪、惩治、处治⑤研究:治学。但是枣庄方言中的“治”除了以上五个意义以外,意义泛化了,可以代替很多动词,下面从语义、语法和语用三个平面以及普方古大三角的角度来考察。

(一)语义分析

枣庄方言中的“治”有以下意义:

1、整顿、整理:①要好好地治治课堂纪律!②东西那么乱,怎么不好治治呢?

2、修理:这椅子散架了,实在治不了。

3、较量:①我还能治不过你吗?②他要怎么治咱就怎么治。

4、制订:班里治了一套守则。

5、制造、建造:这烂摊子是他一手治的。

6、成立、创立、举办:

①他们几个想搁这来(这里)治个商店。②治个读书小组③校长还打算治个晚会。

7、采购、置备:①他治的这批货真不错!②他儿子结婚治了30多桌酒席。

8、买:明年我打算治一辆摩托车。

9、烫、染:①我治一次头发花了100多块钱。②他治了个黄头发,难看死了。

10、揭:这啤酒瓶子我治了半天也没治开。

11、用:你这包子治的什么馅?

12、扛:这么沉的箱子,孩子治不动。

13、担任、担当:无论什么事他都敢治。

14、召集、组织:他不大一会儿就治来一帮人。

15、玩:小孩好玩沙好治土。

16、写作、修改:那篇文章我吭哧十来天,还没治出来。

17、学习:他妈妈对他说:“只要你把学习治好,我就放心了。”

18、设法得到:

①找熟人治两张火车票。②我到哪给你治三万块去?

19、整治、暗算:

①想治我没那么容易。②那匹马一骑就尥蹶子,你去治治它。

20、弄、做、干:

①治点就行了。②你怎么治得这么孬?③活太多,你一个人能治过来吗?

(二)语法分析

枣庄方言中动词“治”在句中充当谓语的核心,但是一个光杆动词的“治”不能充当谓语,它常常用复杂形式,它的复杂形式有:1、单音“治”,包括在“治”前带状语,“治”后带补语、宾语。2、叠音“治”,或者是采用“治一治”形式。“治一治”又因为语言经济原则,常省略为“治治”。3、没治了。下面分别加以说明。

1、单个“治”的形式

(1)[状]+治+宾语

根据宾语的不同情况,又分以下几种:

第一种:宾语是名词或代词或名词性词语,可以是事、熊孩子、法则、代表承受动作的人或物。例如:

你还想治我吗?(暗算、整治)

第二种:宾语是数量词,表示动作的数量,做当事宾语。例如:

我到哪里给你治三万块钱去!

第三种:宾语是动词。例如:

他现在自己开了公司,治起装修来。

(2)“治”带补语(最常见),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结果补语,“治”后常加“得”,由形容性词语充当补语表结果。例如:

你怎么治得这么孬。

第二种:趋向补语。例如:

活儿太多,你一个人能治过来包?

第三种:处所补语。例如:商场保卫处给我治到办公室,要罚我款。

第四种:可能补语。例如:

只要你把学习治好,我就放心了。

第五种:时间补语。例如:这啤酒瓶儿的盖子我刚才治了半天也没治开。

(3)治+补语+宾语。例如:

再治一次我看看!

2、叠音“治”的形式

(1)带宾语。例如:

很好地治治课堂纪律。

(2)不带宾语。例如:

课堂纪律差,得好好治治。

3、没治了。“没治了”是口语中使用频率比较高的渐趋固化的词语。

(1)对某人的做法无可奈何、无计可施,拿人没办法,用于贬义。例如:

①唉,真拿你没治!②他没治了。

(2)语义虚化,色彩义由贬义变为褒义,引申为“能力或程度”达到极点。例如:

①你这人,真没治!(你这个人没人比得上,好得没法说。)

②他家的闺女长得没治了,比天仙还俊。(他家的闺女长得没人比得上。)

(三)语用分析

枣庄方言中的动词“治”的语用情况,可以概括出以下几个特征:

1、泛义功能

“治”,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按:“今字训理,盖为借治为理”。“理”有“整理”、“整顿”、“修理”、“整治”等义,而且其意义变得非常宽泛,有“较量、”“制造”、“成立”、“买”、“置备”、“用”、“拿”、“召集”、“组织”、“写作”、“修改”、“玩”、“学”等发展到“做”、“干”、“弄”这样泛义的、宏观的、抽象的意义。“治”的这些意义之间缺乏明显的引申,所以并非是一般意义上的多义词,而是泛义动词。凡是对事物进行“治理”或者“加工”都可以称之为“治”。

(1)不同的宾语表示不同的意义。例如:

①治来一帮人。(宾语是“人”,“治”是“召集、组织”的意义。)

②好治土。(宾语是“土”,“治”就是“玩”的意义。)

(2)即使是同一宾语,语境不同,意义也不一样。

①我治一次头发就得花一百多块钱。

(这个“治”也可能是“烫”的意义,也可能是“染”、“洗”等意义。)

②治点小菜!(“治”可能包含“买”、“炒”等几个动作。)

2、粗俗色彩

(1)“治”绝大多数是老百姓使用,文化水平不高的人使用,相对于它能代替的动词,就没那么文雅、庄重。

这椅子散架了,实在治不了。(这椅子散架了,实在修理不了。)

(2)“治”常常用在日常口语中,而且往往是以一个单音节表示普通话中的双音节词语。

(3)“治”所运用的句子大多表示说话者不希望发生的、不好的事情。

(四)历时考察

1、古代汉语中的“治”

动词“治”,在《广韵》里有两个反切:一是在平声之韵,“治,水名,出东莱,亦理也,真之切”,音同“持”。古代很多文献和现在大多方言中都有“治鱼”,刘坚、郭在贻、潘荣生、罗杰瑞、董志翘等先生做过不少这方面的研究,直到今天枣庄方言中还保留“治鱼”、“把鱼拿回家治”这样的用法。二是在去声志韵,“治,理也。直吏切”。这也就是现在常见读音,意义泛化。“治”在古代是一个意义非常宽泛的动词,从治的对象而言,不仅限于鱼,鸡、狗也行;不仅限于牲畜,植物、器物及其他事物均可称“治”。

在西汉农书《泛胜之书》中,耕地、锄草、整枝、至脱粒,都可称“治”。如“治种”、“治肥田”、“锄治”、“耕治”等等。限于篇幅,恕不赘举。《太平广记》中亦有“治木”、“治棺”、“治道”、“治舍”、“治地”等多种用法。“治”的对象包罗万象,“治”的动作意义也随着对象的变化及要求的不同而变化。

2、近代汉语中的“治”

我们对近代小说《金瓶梅词语》(以下简称《金》)、《醒世姻缘转》(以下简称《醒》)、《水浒传》(以下简称《水》)里的动词“治”的意义做了一个统计考察。

(1)治理、管理、处理

《金》中有4例,《醒》中有4例,《水》中有6例。例如:

①西门庆道:“在下才微任小,岂敢非望。”又说:“老先生荣擢美差,足展雄才。治河之功,天下所仰。”(《金》第68回)

②自古男治外而女治内,往往男子之名都被妇人坏了者为何?(《金》第14回)

③西门庆道:“如今家中治料堂客之事。今日观里打上元醮,拈了香回来,还赶往周菊轩家吃酒去,不知到多咱才得到家。”(《金》第43 回)

④晁源情愿成礼治丧,不得苟简。

(《醒》第9回)

(2)惩治、处罚

①西门庆道:“太太既吩咐,学生到衙门里,即时把这干人处分惩治,庶可杜绝将来。”(《金》第69 回)

②事事都是大尹自己目见耳闻,何须又问证见?替他处治得又周密,又畅快。(《醒》第20回)

③宋先锋亲谕:“尔等下营督阵,凡有军士遇敌不前,退缩不用命者,听你等拿来处治。”(《水》第109回)

②、③的“处治”中,“处”与“治”同义复合,表示惩治、处罚,也可以看作①的缩略式。

(3)治办、办理

在《金》、《醒》、《水》三书中,“治”作“治办”、“办理”解释时,它后边常接宾语“酒”、“酒席”、“菜”等食物一类,有时和“整”一齐构成“整治”,接的宾语范围有所扩大,除了酒席一类食物外,还有整治符水,整治带子等。《金》中有17例,《醒》中有6例,《水》中有5例。举例如下:

①今日奴自治了这杯淡酒,请官人过来,聊尽奴一点薄情。(《金》第13回)

②金莲道:“李大姐整治些菜,请俺娘坐坐。陈姐夫寻衣服,叫他进来吃一杯。姐姐,你请坐,好甜酒儿,你吃一杯。”(《金》第33回)

③李瓶儿笑道:“你平白整治这些东西来做什么?”(《金》第34回)

④童七又在家中治了肴馔,请待狄宾梁父子。(《醒》第54回)

⑤李俊当时又和童威、童猛送费保等四人到榆柳庄上,费保等又治酒设席相款。(《水》第113回)

(4)买、购置

“治”做“购买”解释的用例,在《醒》、《水》中没有找到,在《金》中有11例。可以接宾语,也可以接补语。如“治衣类鞍马”、“治田地”、“治酒菜”、“治货”。举例如下:

①妇人道:“呸!浊才料,你是个男子汉,倒摆布不开,常交老娘受气。没有银子,把我的钗梳凑办了去,有何难处!过后有了再治不迟。”(《金》第1回)

②那贲四连忙跪下说:“何爷说的是。自古道:使的憨钱,治的庄田。千年房舍换百主,一番拆洗一番新。”(《金》第71回)

③又与了老婆二、三两银子盘缠,因说:“我待与你一套衣服,恐贲四知道不好意思。不如与你些银子儿,你自家治买罢。”(《金》第78回)

④敬济悄悄向他说:“我如今治了半船货,在清江浦等候。(《金》第92回)

“治”做“买”“购置”时与(3)“治办”、“办理”意义有联系。“治办”可以包括“买”的方式,也可用其他方式,③例“治”“买”同义复合,当作“买”的意思就很清楚。

(5)医治、治疗

这是“治”的常用义,《金》中有5例,《水》中有23例,当然《水》中用例的数目与小说的内容有关,《水》中经常有战争、伤亡,就有很多医治、治疗。

以上5个意义都比较单一、具体,只有“治办”、“办理”义能接较多宾语,意义概括性强,有泛化的趋势,于是“治”就有了更多的泛化意义,表示“戴”、“解决”、“维持”、“做”等意义。《金》中有5例,《醒》中有4例,《水》中没有发现。现举例如下:

①头上治的珠子箍儿,金灯笼坠子,黄烘烘的。衣服底下穿着红绸裤儿,线捺护膝。又大袖子袖着香茶、香桶子三四个,带在身边。(《金》第23回)

②陆给谏道:“兄的高洁真是可敬,但也要治了生,方可攻苦。”(《醒》第16回)

③金莲对着月娘说:“大姐那日斗牌,赢了陈姐夫三钱银子,李大姐又添了些,今治了东道儿,请姐姐在花园里吃。”(《金》第52回)

④他却象种公田的一般,那些人家必定要等公事毕了,然后敢治私事。(《醒》第26回)

3、现代汉语中“治”

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现代汉语词典》(2005版)第1757页中对“治”的解释共8个义项,其中5个义项做动词:治理、医治、消灭、惩办和研究。这表明“治”的泛义功能在普通话中已经萎缩了。在现代汉语方言中,“治”的泛义功能在各地保留不一样。在不少方言中还保留“治鱼”的说法。河北盐山,山东济宁,安徽巢县、南京、镇江、丹阳等江淮官话区普遍都说“治鱼”;湖北省东北角赣语区和临近的湖南临湘,广东兴宁、湖南酃县等客家方言区也都说“治鱼”。“治鱼”概括说来指剖鱼腹,刮除鱼鳞,在不同方言里具体意义可能有细微差别,但基本意义一致。闽语有些地方杀人、杀动物、切水果也用“治”,可见还有泛义功能。但是“治”保留泛义用法的方言不多,像枣庄方言中能保留如此泛义用法实在难得。但枣庄方言中“治”的泛义功能同样在萎缩。另一个泛义动词“弄”与“治”在竞争,现在比“治”用法要广得多,我们在“泛义分析”中,几乎所有的“治”的例子都能换用“弄”。“治”不能用的地方,“弄”也能使用。当然这种萎缩跟“治”的语义的粗俗也是有关系的。于是“弄”不仅在枣庄方言占据了“治”的地盘,而且已经挺进普通话,差不多与“搞”一样成为常用的泛义动词。

综上所述,“治”早在古代已经是一个意义非常广泛的动词;在近代汉语中意义仍比较广泛;在现代枣庄方言里也保留泛义用法,但有萎缩的趋势。有趣的是,与“治”同义的“整”,可与之构成同义复词“整治”,在北方方言中,尤其在东北方言中已经成为万能动词,它的用法比“治”要广的多,其泛义功能坚挺,没有一点萎缩之势。我们认为“整”的语义泛化与“治”的泛义是有联系的,因为他们是一个同义的系统,很可能是“治”的泛化影响“整”的泛化,或者相反。我们还可以举方言中语义泛化的“玩”与“弄”为例来说明。“玩”与“弄”同义,能组合成同义复词“玩弄”,“弄”已经泛化了,它可能感染了“玩”的意义,使“玩”也泛化了,或者相反。我们在“泛义分析”中,所有的能用“弄”的例子,在徐州方言中,都可以换用“玩”,因此可以说,“玩”、“弄”、“整”、“治”这些原本同义的动词,它们泛化的途径,泛化后的意义很可能有不少的相似。

[1]李申.徐州方言志[M].北京:语文出版社,1985.

[2]苏晓青等.徐州方言词典[Z].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

[3]董绍克等.山东方言词典[Z].北京:语文出版社,1997.

[4]王希文.枣庄方言的语法特点[J].枣庄师专学报,1989(1).

[5]李申.徐州方言语法散札[J].语文研究,2002(1).

猜你喜欢

同义补语枣庄
山东枣庄:大白鹅“叫开”致富门
until用法巩固精练
西夏文《同义》重复字研究
西夏文《同义》考释三则
汉语中的补语在维吾尔语中的对应表达
枣庄探索公共卫生医联体
“NP V累了NP”动结式的补语趋向解读
山东·枣庄·台儿庄大战纪念馆
汉英补语对比研究
同义句转换专项练习50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