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卓越工程师计划”的软件专业培养计划的研究

2011-08-15黑龙江吕双庆张宇

职业技术 2011年7期
关键词:软件技术卓越工程师

黑龙江 吕双庆 张宇

基于“卓越工程师计划”的软件专业培养计划的研究

黑龙江 吕双庆 张宇

根据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及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经验,在对国内外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研究的基础上,对软件专业基于“卓越计划”的培养计划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软件专业;卓越计划;培养计划

一、应用前景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是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等战略部署,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实施的高等教育重大计划。对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调整人才培养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增强毕业生就业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与引导作用。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软件技术专业自2000年成立以来,已培养近700名学生。本人作为软件技术专业的带头人,可以对专业培养计划进行改革、修正。通过对近3届毕业生就业单位的跟踪调查和信息反馈,调整专业培养结构,进行面向社会需求的专业培养,提高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促进学生的就业,培养出一批能够适应软件产业发展和支撑软件技术行业的人才。

全新的软件技术专业的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计划制定完成后,可以实现工程任务课程化,利用专业公司提高学生的职业人意识,使学生在校期间完成从初级程序员、程序员到软件工程师的转变,有助于学生的就业和软件行业的发展。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在卓越工程培养研究之前,很多工科类院校都在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和研究,诸如我院提出的“第三学期”、“校企合一,产学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2007年,教育部、财政部在全国开展了工程教育实验区建设项目,很多院校提出了人才培养研究报告,同时,很多专家学者发表了相关论文、著作。这些研究、实践成果均结合专业特点和本校实际,针对性较强。这些成果具有共性的是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改善教师工程背景,加强实践教学,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学者们已经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实践,不足的是探索实践不够深入、系统、具体,没有真正形成一套可推广的模式。

类似于我国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研究,在西方工业发达国家起步较早。美国对工科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制定了ABET EC2000工程教育认证体系;德国的应用技术大学培养工程师——高层技术人才的做法是延长实习学期;法国的工程类学生五年的学制中,在后三年中有六个月的时间进入企业实习,完成技术工程项目或独立开展研究,毕业时,可拿到工程师的称号;新加坡高校工程人才培养的主要特征,是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改革,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

三、研究基础

1.学院将卓越培养作为重中之重。学院升本以来在探索应用性本科的道路上,已经明确方向,将“卓越工程师”的培养作为未来工作的重点,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本课题的研究得到学院的大力支持,创造优越的条件为课题的研究搭建平台。

2.与本项目有关的研究工作积累和已取得的研究工作成绩。我院软件技术专业自2000年成立以来培养10余届学生。自2003年提出“第三学期”等教学改革之后,于2006年创办了专业公司,形成了产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同时学院大力支持专业科研工作,为课题组供了良好的工作和学习环境。

3.已具备的科研条件。课题组成员具有扎实的教学经验,对教学培养目标有深刻的理解,同时对目前的教学现状有深刻的认识,对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学习已经初具成效,具备一定的科研水平,并发表过多篇与教育教学改革有关的论文。

四、主要研究内容以及研究目标

1.主要研究内容

根据国家及行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制定我院软件技术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其中包括软件工程师培养现状分析、软件专业“卓越计划”培养模式的基本框架、教师队伍的要求与建设、教学管理和毕业标准等内容。

2.研究目标

具有国际视野的行业领军人才、国际认可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创业、研发型高端人才。具体表现为,毕业生获得国际上相应的工程师资格认定和国家有关部委的职业技能认证,实现双证制。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高等工程教育满足国家战略需求、强化主动服务行业企业需求、创新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机制、改革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教改项目。通过“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必将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推进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软件专业将积极探索并不断完善这一新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促进校企之间的深度合作,提高毕业生的知识水平、能力素质和实践技能,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高水平的应用型人才。

[1]徐理勤,顾建民.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及其运行条件探讨[J].高教探索,2007,2:14.

[2]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部分高校第二次研讨会报告[R].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9,12:01.

[3]张智钧.试析高等学校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模式[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2:139-141.

[4]唐勇奇,黄绍平等.校企合作培养“卓越工程师”.教育探索,2010,12(234):71-74.

(作者单位:齐齐哈尔工程学院信息工程系)

(编辑 吕智飞)

猜你喜欢

软件技术卓越工程师
《机械工程师》征订启事
Kenoteq的工程师研发环保砖块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集合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软件技术的应用
创优阳江 追求卓越
青年工程师
大作为 走向卓越
UGNX软件技术在农机从业人员技术培训中的应用
创新,只为追求更加卓越
基于软件技术的组合逻辑电路模型分析与实现研究
卓越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