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教育价值观的解析与建构
2011-08-15李小方薛卫平
李小方,薛卫平
(1.镇江市第六中学,江苏 镇江 212002;2.南京市下关区教师进修学校,江苏 南京 210011)
0 引言
美国芝加哥大学的知名社会科学家盖茨尔斯曾经说过:“孩子的培养及其教育实践是一种特殊的活动,这种活动具有无限的发展可能性。但是,这种可能性一旦脱离我们的主导价值,及其正在经历的价值转向和分裂这一社会背景,就将无法理解。”[1]笔者认为,盖茨尔斯所说的“主导价值”,就新课程改革而言就是教师教育价值观问题。
1 影响教师教育价值观建构的因素
笔者在教育实践中发现影响教师教育价值观建构的主要因素是现实外部因素和教师自身发展状况。现实外部因素的影响有两种:一是与教育主导价值取向相符,简称“同向影响”;一是与教育主导价值取向相异,简称“异向影响”。教师自身发展状况的影响也有两种:一是易于接受性的,称为“同层影响”;二是不易接受性的,称为“异层影响”。这两种影响共同对教师产生影响。因此,依据上述两个角度的影响,我们便可以把作用于教师的教育价值观建构的现实影响区分为4种不同性质的影响,即同向同层影响、同向异层影响、异向同层影响和异向异层影响[2]。
现实外部因素对教师价值观的影响主要集中于对教师的教育评价上,这种评价对教师的教育价值观的建构作用力会产生两种结果:正向推进和负向偏移。教师自身发展状况对教育价值观形成的影响与教师成长阶段密切相关。建构教育价值观,如果忽视这些因素的存在,无疑会增加产生预期效果的难度。
2 教师教育价值观的内容与形式
1)基本内容。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的教育价值观建构,受到来自外部和自身发展状况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反映在价值观的结构中,成为教师教育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即国家教育价值取向、社会生活价值取向、学校管理价值取向和个人生活价值取向的有机融合。新一轮课程改革把个性发展视为根本,让每一个个性充分发展的人去健康地接受社会的选拔和挑战。这种既适应我国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又体现时代精神的新的教育价值观必将对教师建构适应时代发展的新的教育价值观产生深刻的、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
2)表现形式。教育价值观是理性的产物,它又是教育工作者对教育的信仰、体验、领悟在行为上的表现。具体来说,就是教师的教育信念、教育理想和教育目标。
所谓教育信念,即相信什么。“教育须有信仰,没有信仰就不成其为教育,而只是教学技术而已。”[3]教育信念的集中表现是教师对教育工作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所谓教育理想,就是想要什么。如果说理想是一种个性,那么今天的教师,特别是一线教师教育个性的空间是非常狭小的。朱永新教授《我的教育理想》表达了这样一种观点:教师只有把理想转化为自己的使命后,才会不满足于现实,力求超越现实,才能以理想为动力,改造现实,超越现实,逼近理想。所谓教育目标,就是坚持追求和实现什么。这是教育价值观中最现实的因素,最直接的表现形式。
3)追求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教师的教育价值观产生于教育实践中,并在实践的过程中实现其内容和形式的和谐统一。教育价值观用理想明确价值选择的方向,用信念坚定价值选择的力量,用目标实现价值的选择;以主流的价值取向坚定教师的教育信念,确立教师的教育理想,实现教育的教育目标。内容决定形式,形式表现内容。二者在教师的教育价值观中达到完美的结合。
3 教师教育价值观的建构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刘良华博士认为,认真实施新课程改革,总结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践,要经历对新课程顺从、认同、内化、调整、生成、创新的过程。教师需要经验积累,熟能生巧,逐步克服泛化和机械笨拙的教学行为,才能走向对课程自主地调整、创新和生成,才能重构生命课堂。这种重构的过程,首先是教师的教育价值观重建和重构的过程。
1)明确主体需要。在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中,有三个层面的教育主体:国家及其管理机构、社会和个人。从社会发展来看,教育承担的社会功能,主要由教师来负责实现,教师工作的成果也必须通过社会的评价来体现。从国家教育价值取向来看,新课程改革反映的就是一种国家的价值取向,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管理机构,也依此对教师提出要求,并依此评价教师的工作,并努力促使这种教育价值取向成为教师教育价值观的核心内容。这样的一种利益关系,直接主导了教师的主体需要——追求个人和学校、社会利益的统一。
2)趋同价值取向。教育到底为什么?是为了像《哈佛女孩刘亦婷》的主角那样进入一所名校,还是像《我平庸我快乐》中的父亲所标榜的那样,宁要一个快乐的傻子,也不要一个忧郁的天才。人们始终在现实中追问着教育的目的。“我们的教育质量包括升学率,就业率等指标,……我们的质量观具有一定的功利性。不承认这一点,就不能真正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但是,我们的教育质量不能停留、局限于升学考试成绩、升学率或就业率上,而必须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和谐发展,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满足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有机统一起来。”[4]
因此,无论哪种教育价值取向,教师最终要真正确立对每个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负起责任的价值观,并主导自己的教育行为,努力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注重发展的全体性、全面性、主动性、差异性和持续性,逐步进行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教育价值观的建构。
3)追求理性融合。适应我国现代化发展以及广泛深入的教育改革的要求,各种教育观念的矛盾、冲突、互补与融合是我国的教育观念呈现出的基本特点,其中首要的是“在教育价值观上,重视教育在促进人的发展和促进社会发展上的价值判断从矛盾走向融合。”[5]
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是明确地选择了“为发展而教育的整合的价值取向”[6]。总的来说,只有建构起新的教育价值观,并在其指引下,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目的才会更加明确;广大教师在追求教育理想之路上,才会越来越多地体会到教育的自由和幸福,体验到生命的价值和活力。
[1]薛卫平.新课改的实施亟待建构新的教育主导价值[J].教学与管理,2004(29):8-9.
[2]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3]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
[4]南京市教育局.2004年南京教育绿皮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
[5]裴娣娜.对教育观念变革的理性思考[J].教育研究,2001(2):4-7.
[6]查有梁.从思维模式分类看教育价值取向[EB/OL].(2005-03-02)[2010-09-11].www.chuanboxue.net/list.asp?unid=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