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游”离京口,“疲老还旧邦”——鲍照与京口浅探
2011-08-15乔长富
乔长富
(镇江高等专科学校 人文科学系,江苏 镇江 212003)
鲍照(?—466年)是南北朝时期最杰出的诗人,他与京口(今江苏镇江)有着密切的关系。但由于史料的缺乏,对于这方面的情况,大多语焉不详。例如,曹道衡先生在《中国历代著名文学家评传》中说:“至于鲍照本人的出生地点,大约是在京口(今江苏镇江)一带。”[1]459在《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鲍照”中说:“他的青少年时代,大约是在京口(今江苏镇江)一带度过的。”[2]33在所编《文选名篇》中也只是说其“祖籍东海(今山东郯城一带),出生于镇江。”[3]296从镇江方面说,1992年编的《镇江人物辞典》收录同为“东海郯人”的何承天,却不收鲍照;1993年出版的《江苏艺文志·镇江卷》也收录了何承天的曾孙何逊,同样不收鲍照。本世纪编写的一些著述中至多也只是说他是“家在京口的南东海人”[4]62,其他情况则很少探及。有鉴于此,作此小文,从他的诗歌探讨他与京口的关系。
1 “孤游”离京口
鲍照有《行京口至竹里》和《登翻车岘》二诗,前篇说:“高柯危且竦,锋石横复仄。复涧隐长松,重崖伏云色。冰闭寒方壮,风动鸟倾翼。斯志逢凋严,孤游值曛逼。兼途无憩鞍,半菽不遑食。君子树令名,细人效命力。不见长河水,清浊俱不息。”[5]1292后篇说:“高山绝云霓,深谷断无光。昼夜沦雾雨,冬夏结寒霜。淖坂既马岭,碛路又羊肠。畏途疑旅人,忌辙覆行箱。升岑望原陆,四眺极川梁。游子思故居,离客迟新乡。新知有客慰,追故游子伤。”[5]1283
“竹里”所在,镇江的不少著述都说在南徐州郡城之南,其说错误。按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卷二五“润州·句容县”:“竹里山,在县北六十里。王塗所经,塗甚倾险,行者号为翻车岘。山间有长涧,高下深阻,旧说云似洛阳金谷。宋武帝初起,自京口至江乘,破桓玄将吴甫之于竹里,移檄京师,即此处也。”[6]598可见“竹里”是在句容。结合鲍诗看,竹里是山名,翻车岘是竹里山中最险之处。
鲍照所写的这两首诗,不但地名相合,而且内容也相关。前篇说“冰闭寒方壮”,后篇说“冬夏结寒霜”,时令相同。行京口即离京口。前篇自称“细人”,“兼途无憩鞍”地谋求“效命力”,后篇自称“游子思故居,离客迟新乡”,“新知有客慰”,都是说离开京口。投奔“新知”,谋求仕途发展。所以,两诗当是同时之作。而他之所以经过竹里连续作诗二首,当是由于竹里这个地方如《元和郡县图志》所载,曾是刘裕由京口起兵打败吴甫之,从而直下建康打败桓玄的地方,很有意义,因而作诗明志。这两首诗所显示的正是诗人未经仕途坎坷的精神状态。由此看来,这两首诗当是鲍照离开京口进入仕途之前所作。
鲍照开始踏上仕途的时间,据曹道衡在《中国历代著名文学家评传》“鲍照”中所说:“大约是宋文帝元嘉十六年(439年)去见临川王刘义庆,被任为临川国侍郎之际。……这一年秋天,他就离家赴江州,进入刘义庆的幕下。”“鲍照在临川王刘义庆幕下共六个年头”,即止于元嘉二十一年(444年)。该文同时注称:“鲍照去临川王刘义庆幕下以前,是否有官职?从《南史》所谓‘郎位尚卑’及《临川王服竟归田里》的‘捨耨将十龄’来看,确有此可能性。”[1]461依照这一说法,鲍照开始“捨耨”即开始走上仕途,大约是在元嘉二十一年以前的10年,即元嘉十一年左右。那么《行京口至竹里》和《登翻车岘》应当大约作于元嘉十一年前后。如果按照鲍照约生于义熙十年(414年)的说法推算,他当时约20岁左右。换言之,鲍照在元嘉十一年前后离开京口,开始外出谋仕。
这里顺带指出的是,鲍照在元嘉十六年前往江州(今江西九江)投靠刘义庆途中,曾作《登大雷岸与妹书》,信中自称“去亲为客”,“旅客贫辛,波路壮阔。始以今日食时仅及大雷,塗登千里,日踰十晨”[7]2693大雷在今安徽望江县(参《元和郡县图志》逸文卷二)。从“去亲”、“波路”等语,以及行程和时间看,鲍照当是由京口出发,溯江而上。《登大雷岸与妹书》这篇南朝书信名篇,当作于他由京口往江州途中。
2 “税驾”“归田里”
鲍照《临川王服竟还田里》说:“送旧礼有终,事君惭懦薄。税驾罢朝衣,归志愿巢壑。寻思邈无报,退命愧天爵。捨耨将十龄,还得守场藿。道经盈竹笥,农书满尘阁。怆怆秋风生,戚戚寒纬作。丰雾灿草华,高月丽云崿。屏迹勤躬稼,衰疾倚芝药。愿此谢人群,岂直止商洛。”[5]1301按《宋书·临川王道规传》,刘义庆元嘉二十一年(444年)卒于建康。“临川王服竟”指为临川王服丧结束。鲍照此诗当是该年在刘义庆“服竟”后,由建康归“田里”即京口作。
从诗中“捨耨”、“屏迹勤躬稼”等语看,鲍照在京口附近应该是有田地的,他出仕以前曾在京口一带务农,所以在“税驾”即罢职之后又回到家乡去“勤躬稼”。京口是城镇,不是农村,所以鲍照家的田地当然不会在京口镇内。按照当时侨居京口的居民获得土地的实际情况看,他家的田地很可能是在丹徒境内。《南史·武帝纪》载,世居京口的刘裕,发迹之前曾“躬耕于丹徒”[8]28,说明他在丹徒有田地。鲍照的情况很可能也是如此。
3 “疲老还旧邦”
宋文帝元嘉二十六年(449年)十月到三十年正月,始兴王刘濬任南徐州刺史。鲍照在他的幕下作“侍郎”,作有《蒜山被始兴王命作》、《从过旧宫》、《从拜陵登京岘》等诗。
1)《蒜山被始兴王命作》。此诗系奉命而作,不免有歌功颂德之词。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对京口及南徐州的赞美中表现出他对京口的浓郁乡情。诗中除了“升峤眺日軏,临迥望沧州。云生玉堂里,风靡银台陬。陂石类星悬,屿木似烟浮”[5]1282这种夸张性描写之外,最突出的是“形胜信天府,珍宝丽皇州”这两句。所谓“形胜”,按《荀子·强国》的说法是:“其国塞险,形势便,山川林谷美,天材之利多,是形胜也。”[9]202用今天的话说,也就是形势险要,交通便利,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所谓“天府”,按《战国策·秦策一》苏秦以连横说秦惠王所说是:“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万,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便,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10]111鲍照称京口和南徐州“形胜”如同“天府”,如同珍宝一样附丽在“皇州”即帝都旁边,使帝都光彩焕发。这样的诗句,虽有夸张成份,但也符合当时京口和南徐州的实际,并非“虚美”。从中可以看到诗人作为“京口人”的自豪之感,显示出他对京口及南徐州的热爱之情。从现存六朝及唐宋人的诗歌看,鲍照可以说是第一位用“形胜”来称许京口和南徐州的诗人;而且他还是绝无仅有的用“天府”来称许京口和南徐州的诗人。由此可见他对京口及南徐州怀有浓厚的乡土之情。
2)《从过旧宫》。“旧宫”,指宋武帝刘裕的故宅。《南史·武帝纪》载:“微时躬耕于丹徒。及受命,耨耜之具,颇有存者,皆命藏之,以留于后。及文帝幸旧宫,见而问焉。”[8]28按南宋陆游《入蜀记》:“登寿丘普照寺,终宴。寿丘者,宋高祖宅,有故宅尚存。寺本名延庆。”[11]6此诗当是随从刘濬瞻仰高祖故宅所作。诗中赞美京口说:“岂伊爱丰鄗,天险兼上腴。东秦邦北门,非亲谁克居。”[5]1290按元代俞希鲁《至顺镇江志》卷二十“宋拟东秦”说:“照诗以京口为东秦者,取《汉书》东、西秦之义。”[12]834诗称“天险兼上腴”、“东秦邦北门”,充分肯定了南徐州和京口的重要和富庶。与《蒜山被始兴王命作》“形胜信天府,珍宝丽皇州”意思相近。
3)《从拜陵登京岘》。京岘,山名,旧时属丹徒县。按《至顺镇江志》卷十二“陵·丹徒”:“宋兴宁陵,在县东南三十五里谏壁之雩山。武帝父孝皇帝所葬。孝穆赵皇后、孝懿萧皇后亦葬此。”“熙宁陵,在丹徒,文章胡太后所葬。”[12]490鲍照所拜当是这些陵墓。又按《宋书》本纪,宋文帝两次到丹徒“谒京陵”,都是在二月。鲍诗所写是“孟冬十月交”,当是随从刘濬拜陵。这首诗中除了写登京岘的情况以外,最突出的是抒发了“衰贱”归乡的失意情怀:“伤哉良永矣,驰光不再中。衰贱谢远愿,疲老还旧邦。深德竟何报,徒令田陌空。”[5]1281大意是说:时光虚度,人过中年。既“衰”又“贱”,不想到远方谋仕,所以在“疲老”之时回到家乡。出来做官自愧无政绩以报“深德”,徒然使得田地荒废,无人耕种。由此可见鲍照之所以到南徐州刺史刘濬幕下做官的原因,看到他仕途失意的心情。项羽说:“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13]“衣锦还乡”被认为是荣耀。但鲍照却是“衰贱”“疲老”还乡,其失意情怀之强烈,可想而知。
4 “弃檄罢官去,还家自休息”
《拟行路难十八首》是鲍照诗歌的名篇,其中第六首“对案不能食”更是为论者所称道:“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丈夫生世能几时,安能蝶蹀垂羽翼!弃檄罢官去,还家自休息。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5]1275
《拟行路难十八首》正如论者所说,并非一时之作,自然也不是一地之作。在上引诗中,有“弃檄罢官去,还家自休息。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等语。当时下级官吏不可能携带妻子、孩子等亲人就任,鲍照的妻子、孩子是留在家乡京口。从他的《梦归乡》“孀妇当户叹,缫丝复鸣机”[5]1303也可以看出他的妻子是留在家乡。所以,既然诗中说自己“弄儿”“看妇”,那么他当然是在京口家中。所以,此诗写的是诗人“弃檄罢官”即放弃征聘因而罢免官职以后居于京口家中的情况和心情。至于他“弃檄罢官”的具体情况不得而知,所以此诗的具体写作时间难以确知。
5 鲍照可称京口人
鲍照先世,原居上党(今属山西),后迁东海(今山东郯城一带),西晋末年社会动乱时迁向江淮之南,定居于京口。到鲍照这一代已经有约百年时间,经过了几代人,可说是世居京口。但人们提到他的籍贯,往往恪守“东海人”或“祖籍东海”之类说法而无所变化,未免泥古不化。所以,完全有必要从实际出发来陈述鲍照的现籍。根据这一道理,我认为鲍照实际当是京口人,应当称他为京口人。理由如次:
第一,鲍照不但是生于京口,而且是世居京口。按《宋书·州郡志》所载,自永嘉(307—313年)之乱以来,“幽、冀、青、并、兖州及徐州之淮北流民,相率过淮,亦有过江在晋陵郡界者。晋成帝咸和四年(329年),司空郗鉴又徙流民之在淮南者于晋陵诸县,其徙过江南及留在江北者,并立侨郡县以司牧之。”“南东海太守,晋元帝初割吴郡海虞县之北境为东海郡,立郯、朐、利城三县,而祝其、襄贲等县寄治曲阿。穆帝永和(345—355年)中,郡移出[至?]京口,郯等三县亦寄治于京。文帝元嘉八年(431年)立南徐,以东海为治下郡,以丹徒属焉,郯、利城并为实土。”[14]587该书又说,晋怀帝永嘉五年即311年,晋陵郡治丹徒,晋元帝太兴初即318年,晋陵郡及丹徒县悉治于京口。郗鉴复徙晋陵郡治丹徒。这些情况表明,鲍氏家族南迁后是侨居于郡治在京口或丹徒的晋陵郡内,而东海侨郡县自永和中起,即寄治于京口,自元嘉八年起南东海郡成为南徐州的治下郡,治于京口。根据这样的情况,以及鲍照生于京口,在京口附近有田地的事实,可以认为,鲍家自南迁以后,已有几十年甚至近百年的时间居于京口,至鲍照当有几代人居于京口,可以说是世居京口。
第二,从鲍照的诗歌看,他在《登翻车岘》中说:“游子思故居,离客迟新乡。”联系同时所作《行京口至竹里》看,这“故居”当是指京口故居;在归京口所作《临川王服竟还田里》诗中,他称京口为“田里”,“田里”即故乡;在《从拜陵登京岘》诗中,他更是把回到京口做官称为“疲老还旧邦”,“旧邦”也就是故乡。可见,他是以京口为故乡,只差直接说出京口是故乡之类的话。所以他诗中对京口的赞美或怀念,都含有浓烈的乡情。
第三,近年以来有论者说鲍照是“南东海(当时侨于今江苏省镇江市)人”[15]8。应该说,这种说法比生于京口说是前进了一大步。不足之处是,从《宋书·州郡志》的记载看,侨治南徐州京口的东海郡至元嘉八年(431年)才确定为治于京口的南徐州的治下郡,此时东海郡改称南东海郡,距鲍照去世仅35年。也就是说,鲍照出生时郡名还叫东海郡,并不叫南东海郡。所以称“南东海郡人”,给介绍他的籍贯增加了复杂性。再说,一般讲籍贯多止于“县级”,而“东海郡”、“南东海郡”都是止于“郡级”,也有不足之处。如果根据世居之地、出生之地和居住之地,称他为京口人,这些问题也就都解决了。
最后,从实际情况看,刘裕祖籍徐州彭城县,但世居京口,出生并曾生活于京口,被称为京口人;刘勰祖籍东莞莒县,世居京口,出生并生活于京口,也被称为京口人。鲍照与他们的情况类似,当然也可以称为京口人。
[1]吕慧鹃,刘波,卢达.中国历代著名文学家评传[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3.
[2]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中国文学》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
[3]曹道衡,俞绍初,笪远毅.文选名篇[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
[4]王玉国.六朝都会[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
[5]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M].北京:中华书局,1983.
[6]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3.
[7]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M].北京:中华书局,1985.
[8]李延寿.南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5.
[9]荀卿.荀子[M].上海:上海书店,1988.
[10]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11]陆游.入蜀记[M].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3.
[12]俞希鲁.至顺镇江志[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
[13]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69.
[14]沈约.宋书[M].长沙:岳麓书社,1998.
[15]范然,贾婧.西津渡诗词选[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