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地看待科技应用于现代战争的伦理问题
2011-08-15王继芳
王继芳
(枣庄学院 文学院,山东 枣庄 277160)
纵观近、现代的战争,实际上是把科技成果运用于战场上的战争。从诺贝尔的黄色炸药,到爱因斯坦首先提倡制造的原子弹;从氢弹、导弹,一直到中子弹、细菌弹、毒气弹、催泪弹;从常规武器到超常规武器;从陆地战斗、海洋战斗到空中战斗,都是科学与军事结合的产物。许多科学家从科学道德的价值立场出发,强烈地反对把科技应用于军事目的,这些科学家一般都是和平主义者。可是,从战争的性质来看,战争可分为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因此科技应用于军事目的的伦理问题就显得极其复杂了。在许多人看来,把科技应用于非正义战争的军事目的是不符合科学道德的,反之则符合科学道德。很明显,这样一个简单的、粗糙的评判标准是不科学的。以二战为例,美国在二战期间向日本投放了两颗原子弹,加速了法西斯集团的战败,若以战争性质作为该事件的评价标准,显然是符合科学道德的。但是,若从该事件对日本平民和对长崎、广岛的生态环境的破坏等角度去考虑,就是不符合科学道德的。因此,把科技应用于军事目的的伦理问题的评判是复杂的,必须从多维的角度进行考察,才能够得出一个比较科学的结论。
一、科技应用于战争的破坏性
科技对现代战争的影响是全面且深刻的。作为一种有形或无形的力量,科技渗透到军事领域和现代战争的各个方面,因而成为影响战争发展的直接或间接因素。综观20世纪以来的几次重大战争,科学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使战争的破坏性达到了骇人听闻的地步,暴露出科学技术应用的违反人文精神的一面。
(一)核武器对人类的巨大破坏性
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相继投下了两颗原子弹,造成30多万人(绝大多数人是平民)的伤亡,开启了人类使用核武器杀戮人类自身的可怕的先例。而且核武器开始走向“常规化”,使其运用于常规战争的可能性增大。新一代核武器是以原子武器和核武器的原理为基础,所用的关键设施是惯性约束聚安装置,不产生剩余核辐射。在军事上被视为“常规武器”[1]。面对这一局势,科学家们提出了核毁灭和核冬天问题。
美国化学家鲍林于1983年提出核毁灭问题。他根据当时核武器已储存数万枚,爆炸总量达160亿吨TNT当量的情况,认为如果核大战爆发,用160亿吨TNT的核弹互相攻击,全世界就会有一半人口死伤,其余的人也活不多久,这种情况一旦发生,“世界末日”就要到来,地球文明时代就将结束。鲍林在《告别战争》一书中指出:“30年来世界处于极大危险之中,一场核战争会爆发的危险,几乎可以肯定将导致人类的灭绝。虽然这种危险的存在尽人皆知,但是我们没有能够采取行动以减少这种危险并使军国主义得以控制。相反,我们已经使得核武器系统和运载它的工具越来越复杂化,这种不断增长的复杂化增加了这种机会,即一个技术上或心理上的错误将导致一场灾难性的核战争,这场核战争将会带来地球文明时代的结束。”
(二)现代高科技武器对人类的巨大破坏性
第一,目前不少高技术常规武器的毁伤能力并不低于小型核武器,这必然增加高技术常规战争的破坏性和残酷性。60年代,美国著名的军事历史学家杜派创立了一种衡量武器的毁伤威力的方法,用致命指数来表示。“这种致命指数是在一个假设理想环境内,以武器自身的射程、发射速率、精度、杀伤半径及战场机动能力等综合计算来确定的。根据这种方法。当今越来越多高技术常规武器的致命指数已经达到小型核武器的水平”[1]。
第二,将来投入战争的绝大多数新概念武器,其杀伤破坏力或残忍程度几乎与核生化武器相当。新概念武器是一种在工作原理、结构功能和杀伤机理上与以往武器不向的新型武器系统,源于科学理论和技术工艺上的重大突破[1]。有关资料表明,当前正在研制的新概念武器包括:非致命武器(“慈化”武器)、定向能武器、动能武器、次声武器、气象武器、地球物理武器、太阳能武器和基因武器等。虽然这些武器尚未完全投入实战,但仅从理论上看就知道,其中多数武器具有超强的杀伤能力或相当的残忍性。
第三,与一般的常规战争相比,高技术战争的准备和实施会耗损更加巨大的社会财富。仅就技术指标一方面来看,高技术兵器的作战效能确实很高。“如击毁一辆坦克,用普通弹药平均约需发射2500发、而用”钢斑蛇”炮弹只需1~2发;由此所耗费用,后者仅为3.5~7万美元,而前者高达100万美元”[1]。表面上看,高技术战争的耗损低于—般的常规战争,但事实上决非如此,因为每一项技术兵器要发挥效能,必须有一个巨大的武器系统作为支撑,若把研制、建设和维持此武器系统的各种费用统统计算在内,高技术兵器的耗资将明显高于普通常规兵器。高技术武器系统大都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对知识和技术的要求极高,因而研制的难度大、风险高、周期长,需要非常巨大的投入。
与传统战争相比,信息武器和非致命性武器等在现代战争中的使用能够减少许多不必要的杀戮和流血现象,仿佛高技术武器的使用使战争变得文明了,但必须看到的是,这些高技术武器的使用却有可能诱发和导致许多无法确定的严重灾难和可怕后果。如在科索沃战争中,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军队虽然运用高科技武器,但却仍然造成了十分严重的战争伤害。“在长达78天的空中轰炸中,北约对南联盟境内的200多个城市和乡村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摧毁了24座桥梁、12个火车站、36个工厂、7个机场、16个燃料站和库房、17个电视发射塔和许多电力设施等,造成1800多平民丧生、6000多人受伤、近100万人沦为难民、150万儿童无法上学以及许多医院瘫痪等、直接导致而联盟2000多亿美元的经济损失”[1]。北约飞机对南联盟境内的化工厂、炼油厂等危防性民用设施进行的狂轰乱炸,还造成了南联盟以及用边国家的严重的环境污染。“如北约对诺维萨德、贝尔格莱德等地石油化工厂的轰炸后,多瑙河上出现了长15公里、宽400多米的石油污染带,河中沉淀物的重金属含量平均超标两倍,其中锌的含量超标30到25倍,这对多脑河和黑海的动植物生存外境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使邻近的罗乃尼亚黑海沿岸的海滨地区受到了空前的化学污染”[1]。
二、科技与和平
(一)科技的双向性
一提起科技、战争与和平问题,现代人往往只看到科技在战争中的”帮凶”角色,却看不到科学在促进和平方面的不可低估的作用。
作为一把双刃剑,科技既可以成为参与或发动战争的强有力工具,也可以成为维护和平的重要手段。若将战争与和平之间的关系比作一架天平的话,科技就是这架天平上最重的—颗砝码。它既能在武装战争方面发挥显著作用,又可在推动和平方面扮演重要角色。所以,科技自身并不直接导致战争、破坏世界和平。“从历史上看,诞生于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近代科学,其原始目的从根本上是为了给人类谋取福利,这同当时的人文主义运动的宗旨是完全吻合的。近代科学发展至今不仅理应、而且可能被更多地应用于反对和制止战争,争取相维护和平的事业。因此在战争与和平的天平上,科学这颗砝码究竟加诸哪一方,是由人类自己来决定的”[2]。
由于科技的双向性,要从根本上实现杜绝科技服务于战争,而单纯地维护和平的目的,是不可能的。不过,从另—个角度来看,科技应用于战争的灾难性后果却督促人们去反思战争与和平、反思科学的价值、反思人类终极价值。“现在看来,有关战争与和平问题的研究本身就构成了一种科学研究,需要人们用科学的方法对待之”[2]。
(二)高科技武器有助于维护世界和平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除一些局部战争和冲突外,世界各主要大国之间没有爆发战争,避免了正面冲突。从这一现象看,科技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战争的爆发,对战后维护国际和平起到了重要作用。
第一、武器是战争的重要工具,武器发展到当代却成了制约世界大战的因素。人类武器经历了从冷兵器到热兵器,进而发展到今天的核武器。核武器相对常规武器具有无可比拟的破坏力,它除了具有冲击波、光辐射、贯穿性辐射、放射性污染和电磁脉冲五大破坏外,还有第六大破坏因素——即上文所说的“核冬天”。“核冬天”理论告诉人们,核大战之后,将是整个人类的末日,不要期望以往战争可以分出胜者和败者的现象再现。战后的核格局是以美苏核均势为主,多极并存。世界核力量的绝大部分为美苏所掌握,它们手中的核力量不仅能彻底摧毁对方多次,而且能毁灭人类的文明。此外,中、英、法三国拥有独立的核力量,其主要成分为战略核力量,尽管与美、苏相比相差甚远,但如用于反击敌方,足以给对方以致命打击。这使各国当权者对核武器心存疑惧而有所克制。因而,“核武器对战争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可以这样说,自从有了核武器,是安全感最缺乏的时候,但反过来,也是安全保障最充分的时候”[3](P13)。
第二,现代军事技术,特别是军事空间技术的发展,对战争起着重要影响。1957年10月,苏联卫星上天,标志着人来跨进了宇宙航行的时代。到1984年底,全世界共发射人造卫星、载人飞船和宇宙探测器3236 个,其中军用卫星占 70% 以上[4](P520)。同时,许多民用和科研卫星,也往往为一定的军事目的服务。在军用卫星中,数量最多、应用最广的是侦察卫星,主要包括照相侦察卫星、电子侦察卫星、导弹侦察卫星、海洋监视卫星四种。军事侦察卫星的发展,使现代空间警戒技术上了一个新层次。过去,一个国家的军事部署往往是极为神秘的,而今照相侦察卫星使这一切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美国策四代“大鸟”卫星的地面分辨能力已达到0.3米。苏联第四代侦察卫星的地面分辨力也达到0.4—0.9米。“当地面分辨力小于1米时,就有可能识别坦克、各种牵引车辆、各种飞机、机型,能查明侦察地区的兵力部署和调动情况,绘制雷达部署图等。至于侦察洲际导弹的部署,侦察机场、交通枢纽、仓库等大型目标,就更可能胜任了[4](P520)。”因而,凡是拥有这种空间监测技术的国家之间,彼此知己知彼,各方的军力部署和调动都为对方所洞悉。这种对敌方军事行动的有效监督,可充分制止敌方进行突然袭击的企图,使二战时的“闪电战”再也难以实现,从而达到了抑制战争的效果。
第三,高新技术应用于战争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消耗,这是军事大国一般不轻易发动战争的重要原因。高新技术运用于军事,使武器装备的造价费用空前昂贵,高技术战争也使后勤补给消耗越来越大。以海湾战争为例,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在短短的天中,耗资高达数亿美元,如此高昂的战争费用就连美国这样的超级大国也无力承担,只能靠盟国的经济资助来维持。另外,战争还使科威特的各种经济损失达上亿美元,伊拉克的各种经济损失高达4亿美元,两国的综合国力大大下降。即使在和平时期,高技术条件下的战争准备也同样要耗费大量资金。冷战时期,美苏两国为了争夺军事上的优势,搞军备竟赛,每年投入几千万美元的军费,沉重的经济负担也使两国难以维持高水平的军备竞赛。因此,冷战后各国都在裁减军备,减少军费开支比例,军力显示相对减少,特别是大国之间动辄以武力相威胁更是不合时宜。
第四,高技术兵器作战,形成了巨大的威摄打击能力,这也是大国之间避免用战争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的直接原因。随着高技术的广泛应用,特别主导兵器的信息化,使现代战争的战场不断向信息网络化发展,从而使现代作战体系既可以构成最强有力的防御体系,又可以构成最难防范的打击体系。因此,高新技术武器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使世界上任何一个大国都不能不对使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采取极其谨慎的态度,总是尽量避免以大动干戈的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只要大国之间都对战争持慎重态度,就能够使国际和平得到较长时期的维持。
因此,将科技这把双刃剑应用于战争,其效果也是双向的,既有使战争升级,给人类带来灾难的一面,也有控制战争,维护世界和平的一面。因此应当辩证地看待科技应用于战争的伦理问题。
[1]朱之江.对高技术战争的伦理思考[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1,17(2).
[2]胡军,李建珊.科学:和平与战争天平上的砝码——兼论对20世纪科学的价值思考[J].2001(1):2.
[3]杨得志,宦乡.国际发展战略思考[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7.
[4]曹胜强.20世纪国际关系史论[M].济南:济南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