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社会化

2011-08-15

镇江高专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社会化职业高职

李 英

(镇江高等专科学校 就业办公室,江苏 镇江 212003)

0 引言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是当前高校、政府及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随着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在我国的传播和应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在促进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方面的积极意义越来越得到认可和重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正逐步成为高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许多高校还开设了相关课程,将其纳入教学计划。然而,综观我国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施情况,还普遍存在过于局限在高校内部、社会化程度不高的问题。作为直接面向一线职业岗位(群)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高职院校,其本身固有的社会化属性决定了其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社会化方面应做出积极的探索。在此,笔者拟就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社会化问题作一探讨。

1 社会化是高职教育的本质属性

我国职业教育的理论家和奠基人黄炎培先生早在1913年就提出了教育与学生生活、学校与社会实际相联系的教育思想,号召人们“打破平面的教育,而为立体的教育”,“渐改文字的教育,而为实物的教育”。他在《职业教育机关唯一的生命是什么》一文中,更是明确提出:“职业教育从其本质说来,就是社会性,从其作用说来,就是社会化。”[1]高等职业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高层次形式,它是为社会发展和需求培养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等第一线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是一种面向社会基层岗位的教育,职业目的性强。高职教育以适应社会需求作为培养目标,它必须依据社会需求设置专业和人才培养方案;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过程离不开社会,它必须紧密结合岗位实际需求,对学生进行综合职业能力的训练;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直接输送到社会的基层岗位,毕业生能否在基层岗位实现自身发展是检验高职教育质量最重要的标准。因此,较其它类型的高等教育而言,高职教育具有显著的社会化属性。

2 社会化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内在要求

职业生涯规划是个人和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进行全面测评、研究和总结的基础上,个人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经历及不足等各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2]。高职院校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是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了解社会,了解相关职业,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和择业观,传授有关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和方法,从而使学生具备职业生涯规划、发展、管理的意识和基本能力。

职业生涯规划是个体实现社会化的重要过程。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正是为促进学生的社会化而进行的有关职业选择及发展的教育活动,是为实现学生自身职业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共同需要,积极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在复杂的求职环境中寻找自我、实现社会化[3]。因此,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单纯是一项学校活动,而是一项社会活动,这项活动的目的是加快个体社会化进程,提高个体对职业活动的适应性,使个体尽快进入社会所要求的职业角色,实现个体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要完成这一活动过程,实现学生个体与社会职业的顺利对接,仅仅依靠高校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有其他社会机构和成员的参与,走社会化之路。特定历史时期的价值观、职业观对大学生的职业取向具有重要的影响,同时,各类社会组织的用人标准也决定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发展趋向。因此,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要时刻与社会的发展同步,社会也要为大学生步入社会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和指导平台,高校与社会的协调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取得预期效果的重要保证。社会化是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内在要求。

3 社会化是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途径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促进学生与社会职业岗位协调对接的一项社会活动,决不能仅仅封闭于学校校园之内。只有适应社会发展要求,与时代同步,整合社会有效资源,才能真正使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起到应有的作用。为此,高校应树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社会化的理念,纠正那些认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只是学校和教师任务的认识误区。社会上的企业等各类组织作为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最终受益者,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必须承担相应的任务,尤其是要通过与学生、学校的更主动合作,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供有力的环境支撑[4]。特别是办学历史相对较短、校内资源相对不足而办学的社会化特征较为明显的高职院校,更应该发挥优势,扬长避短,主动依靠社会资源,实施开放性的教育,努力提高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成效,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社会化方面,高职院校应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3.1 教育目标社会化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作为大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一项重要教育内容,是在大学生与社会之间架设的一座桥梁。一方面,通过指导学生分析认识自我及职业类别、职业要求,减少对职业选择的盲目性,便于他们找到一个合适职位;另一方面,也满足了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促进了人才流向的合理性,使社会与人才进入良性的循环机制[3]。真正的职业规划是将个人职业目标和社会需求相结合的规划,是在满足社会需求的前提下实现个人职业目标的规划。因此,在设置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目标之时,不能仅从学校和学生角度出发,而应从社会角度出发,要让学生明白,选择职业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必定受到一定的社会制约,任何人选择职业的自由都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在进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时,应进行广泛深入的社会调查与研究,认真分析社会人才需求、职业岗位设置的现状和趋势,据此进行专业和教学设计,在此基础上再确定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目标,避免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盲目性,这是有效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前提。

3.2 教育内容社会化

要使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教育内容的编排设计十分重要。要使学生在社会发展和职业需要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实现从学生向“社会人”、“职业人”的顺利转变,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必须融入相应的社会内容。不仅要有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的相关理论,如职业生涯规划的原则、方法,个人与职业或环境相匹配的理论,社会学、心理学的相关理论,职业发展相关理论和职业生涯决策理论,而且更要让学生了解或掌握本专业发展概况、行业需求标准,职业生涯应具备的知识、能力、职业道德素质,影响职业生涯成功因素,择业过程中的心理、技巧,现行就业政策、就业法规等。因此,教育内容不能仅仅局限于书本知识,不能仅仅局限于生涯设计本身,要更多地融入相关的社会知识和技能、技巧,让学生了解社会,了解职业。

3.3 教育过程社会化

要对学生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让学生掌握上述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内容,具备职业生涯规划的初步能力,并能在职业生涯规划中采取有效的策略,这一切都离不开社会化。要有效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仅要有理论教育,更要有活动教育和环境教育。要通过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等活动,让学生增加对社会人才需求状况的了解、对职业及其发展趋势和岗位要求的了解,认识学校和社会的差异,从而较好地实现角色转换,制定有利于成功就业的生涯规划。只有走出校门进行职业体验,参与一些校外的实训实习,参加社会上组织的一些有利于学生职业发展的活动,才能真正了解用人单位的用人标准,才能制定可操作的、清晰具体的职业生涯规划,才能真正有目的、有计划地构建自己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分步骤地实施个性化的职业生涯策略[5]。高职教育是具有鲜明职业指向性的应用型教育,在办学过程中与社会的交往、合作较多,有良好的社会基础,而且高职院校在校外都建有数量众多、规模可观的实习实训基地,高职院校应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3.4 教育师资社会化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对理论和实践的要求越来越高,这需要学校有一支专业化和专家化的师资队伍[6]来实施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由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我国进入高校教育体系的时间很短,而这项工作又面广量大,所以高校在这方面的专业教师队伍往往不能满足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需要。特别是对多数高职院校而言,师资队伍本就是一个“软肋”,要依靠学校自身建设满足职业生涯规划需要的专业师资队伍更是困难重重。而社会上拥有一些这方面的专业机构,许多企事业单位也拥有这方面的专业人士。另外,一些企事业单位的负责人、人力资源经理以及成功创业的高校毕业生,他们虽然没有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知识体系,但他们在职业生涯规划的某个方面可能有独到的见解和深刻的体会。更为重要的是,这些社会人士通常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而这些通常又是学校的专业教师所缺乏的。因此,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师资方面,学校应打破自我封闭的框架,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利用社会资源,聘请社会人士参与,建立一支专兼结合、优势互补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师资队伍。

3.5 教育评价社会化

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中,对教育效果的跟踪评价十分重要。为此,必须建立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评价机制。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评价主要应包括两个层次:一是对学生进行的评价,主要考核、检查学生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知识、能力情况及其制定的职业生涯规划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二是对学校进行的评价,主要是评价学校的毕业生步入社会后在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方面的普遍效果。对学生的考核可以采用理论考试与实践考核相结合的形式,其中对学生的实践考核尤为重要。实践考核主要以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的方式考查学生对社会、对职业的了解情况,适应社会的能力、规划设计自己职业生涯的能力。对学校的评价,主要通过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来了解社会和企事业单位对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方面的评价和建议。因此,无论是对学生,还是对学校,社会化都是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评价的重要途径。

[1]赵丽萍.浅析黄炎培社会化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J].职教论坛,2006(7):61-64.

[2]胡元聪,黄晓梅.职业生涯规划实践的国际比较及我国的改革方向探析[J].教育与职业,2008(5):32-34.

[3]陈秋云.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和作用[J].黎明职业大学学报,2006(2):53-55.

[4]张洁,郭鹏,赵冬梅,等.完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管理机制[J].河北工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8(1):61-63.

[5]李学强.高等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辅导社会化的探讨[J].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2):78-80.

[6]杜生民.论职业生涯规划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作用[J].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55-58.

猜你喜欢

社会化职业高职
企业退休人员移交社会化管理的探讨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行政权社会化之生成动因阐释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