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泉州梨园戏“压脚鼓”鼓点探究

2011-08-15福建李娟雅吴少静

职业技术 2011年11期
关键词:鼓点泉州

福建 李娟雅 吴少静

泉州梨园戏“压脚鼓”鼓点探究

福建 李娟雅 吴少静

泉州梨园戏是福建五大剧种之一,“压脚鼓”是梨园戏极具特色的伴奏乐器。“压脚鼓”是梨园戏的中心指挥,它控制全场的表演、把握整场戏的情感,素有“万军主帅”的美誉。然而,时至今日还未见较为系统,深入对梨园戏“压脚鼓”进行探析的文献。本文通过学习和了解这一特色乐器“压脚鼓”,进一步对其鼓点的独特技法在不同角色行当的运用进行探究。在理论上,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梨园戏“压脚鼓”鼓点的独特技法与表演形式,而且,有利于“压脚鼓”的传承人学习与掌握其演奏技法,完善和丰富表演实践,从而丰富闽南戏曲文化。

泉州;梨园戏;“压脚鼓”

引言

“压脚鼓”又称“南鼓”,它对泉州地方戏曲音乐有着重要影响。“压脚鼓”是泉州梨园戏和傀儡戏所独有的,其规制都是一样的,但两者的演奏技巧有所不同。“压脚鼓”具有定音的效果,但它不是定音鼓。它的音色浑厚,优雅又细腻,贯穿着整场的表演。它不但能渲染气氛、烘托剧情,还能准确的刻画人物性格,揭示人物的情感变化和心理活动,对剧情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一、压脚鼓的规制及衍变

(一)规制

“压脚鼓”棱柱形,其框架用木头构成,上下两面蒙以牛皮,成为“鼓面”。上下两面都可演奏,但两面的音高不同,上面的调高为降E,下面的调高为降A。鼓面直径24cm,外径33cm,鼓墙高度为36cm,置于特制的鼓架上,可左右回旋,鼓槌以檀木或樟木制成,长约21cm,尾尖头圆。

(二)衍变

“压脚鼓”又称“南鼓”。它在梨园戏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主导地位,是一种极具地方特色的伴奏乐器。鼓师演奏时将脚后跟压在鼓面上,利用脚后跟的移动变化和运力轻重,敲出千变万化的鼓点。

相传,早期鼓师下乡演出时不用带鼓,可借用乡下寺庙里的鼓。但由于下雨的缘故,气候潮湿使鼓面鼓皮松软,音量变小,音色显得沉闷。所以把脚后跟压置在鼓面上,以扩大音量,提亮音色。

二、常用的锣鼓点

“压脚鼓”的鼓点会根据剧情需要、科步的变化、演员表演的动作来施展的。

(一)唱腔中常用的锣鼓点

A.空关:用作唱腔的起板和段落与段落之间的连接,也用于唱腔句与句之间的连接。

B.急鼓:用作人物的上下场或起腔。

C.双开:用作起腔,迈腔之后的表演和老的帮腔中,常与【慢头】联用。

D.大帮鼓:用作人物的上下场,配合身段,亮相等表演。

E.单开:用于唱腔前。

(二)主调常用的锣鼓点

A.小帮鼓:多用于旦角上场前得入头。

B.单开:常用于起腔,落腔以及上下句之间的连接。

C.慢头:也叫起板,用于表演开始前。

D.满山闹:常用于爬山,磨墨的表演,也用于表现生气,高兴等情绪。

(三)表演中常用的锣鼓点

A.急鼓:常用于小旦或丑角上下场。

B.小帮鼓:多用于旦角的出场或起唱。

C.大帮鼓:常用作小生的急出场,与【鸡啄栗】【真煞】联用。

D.鸡啄栗:常用于人物单过场和双过场。

E.拖脚鼓:即用鼓槌快速敲出1234567七个音。常用于起风、下雨、打雷,与吊钹相配套。用于表演开门或窗时,音阶由高到低演奏,也适用于全部的科步。

三、“压脚鼓“鼓点与角色表演的对应性特征

(一)生

生角又分为小生、官生、须生和破衣生等。小生指书生;官生指状元郎;须生指留胡须的男人;破衣生指乞丐一类人;

“压脚鼓”的鼓点与生角的配合应用很多。如《节妇吟》中男主角沈蓉出场,第一次出场用【曲牌】演奏,第二次出场用【大帮鼓】演奏。又如《李亚仙》中破衣生郑元和出场,就用【大帮鼓】这个鼓点,即显出了人物穷困潦倒的形象,也烘托了郑元和堕落凄凉的遭遇,人物形象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舞台上。

(二)旦

旦角又分大旦、小旦、二架旦和老旦等。大旦指千金大小姐;小旦指丫鬟;二架旦介于大旦和小旦之间,指小家碧玉的姑娘一类;老旦指老妇人;

如梨园戏《陈三五娘》——“睇灯”,这段演出中,配合曲牌的鼓点制约了演员的身段和步伐,五娘的持扇动作以及脚下的圆场步伐与小旦益春的抬步和敲门,包括老旦李姐踩到益春的脚等都必须统一在同样的锣鼓节奏当中,这就要求演员掌握好动作的路线和节奏,找好鼓点中的亮相拍,既能做到把舞蹈表演发挥的恰到好处,又能将表演与唱腔曲牌融为一体。

四、“压脚鼓”鼓点在剧情发展的音乐处理

(一)经典剧目的音乐剧情分析

《陈三五娘》是梨园戏的传统经典剧目,故事讲的述的是泉州人氏陈三在送兄嫂往广南上任的途中,与富家千金五娘邂逅相遇,两人互相爱慕,但由于五娘父亲贪财爱势,将五娘允婚富豪林大,五娘不满,心中愁闷。陈三重来潮州,乔装磨镜匠人,进入黄府,五娘在绣楼投以荔枝和手帕示爱。陈在磨镜时,故意将镜摔破,借口赔宝镜,卖身为奴,在黄家当长工,不久,林大强娶五娘,陈三和五娘在丫环益春相助,私奔回泉州。

(二)从剧情音乐变化探析鼓点处理

《陈三五娘》叙说了陈三与五娘凄美动人的爱情故事。剧中以整个“压脚鼓”鼓点在剧情中穿插运用。该剧以五娘可爱、真实动人的人物形象最为鲜明。剧中表现了五娘对陈三痴情的感激和对爱情的沉醉以及对林逼婚的痛恨,百感交集于一身。通过“七步颠”、“毒错”等传统表演程式,配合“压脚鼓”鼓点的伴奏,其中多用“满山闹”、“小帮鼓”、“大帮鼓”、和“拖脚鼓”等鼓点来表现人物的内心矛盾,角色的情感,把人物性格刻画得淋漓尽致。

五、梨园戏压脚鼓艺的艺术地位与传承

目前,泉州梨园戏已经收到国家政府的高度重视,它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福建五大剧种之一,有着重要的文化价值。泉州梨园戏有着自己独特的演奏风格,压脚鼓作为梨园戏极具特色的伴奏乐器、梨园戏演出时的中心指挥,对整个舞台的戏剧效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该剧种已传遍海内外、东南亚地区,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这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艺术的魅力。由此可见,保护和传承梨园戏“压脚鼓”鼓点的独特技法与表演形式,具有一定的必要性。本人作为一名音乐学的学生,积极收集梨园戏“压脚鼓”的文献资料,通过田野调查,以及对压脚鼓艺人的采访、系统的记录,也是保护和传承我们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力所能及的做法。

[1]王耀华,等.中国传统音乐乐谱学[J].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年12月第一版.

[2]袁静芳.乐种学导论[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社《音乐学》,1992年.

[3]陈锦良.中国传统南狮与鼓锣钹[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8年12月,125-126.

[4]董维松.中国传统音乐及分类[J].中国音乐,1987年第二期.

[5]陈骏驹.莆仙戏史略[J].福建人民出版社,1996,123页.

[6]陈志杰.泉州傀儡戏打击乐及演奏技法[J].福建艺术,2002年第06期.

[7]高厚永.民族器乐概论[J].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年.

[8]杨虎.秦腔打击乐在戏曲中的独特作用[J].当代戏剧,2004年第04期.

[9]何绵山.福建地方戏曲探魅[J].远程教育杂志,1998,(06).

[10]周珊.漫话打击乐[J].百科知识,1996,(04).

(作者单位:泉州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

(编辑 李艳华)

猜你喜欢

鼓点泉州
泉州
论泉州北管的“杂揉性”
镇馆之宝
——泉州宋船
鼓魂
鼓点
和你一起成长——写在福师大泉州附中50周年校庆之际
吴其萃作品选
雨天
南昌“强攻产业 决战工业”鼓点急
戏曲美学视域下的电影《我不是潘金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