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大学生诚信问题的多视角分析

2011-10-30山东王纪梅

职业技术 2011年11期
关键词:时期诚信道德

山东 王纪梅

新时期大学生诚信问题的多视角分析

山东 王纪梅

新时期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道德水平将直接影响我国未来社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导致大学生诚信意识淡薄,诚信缺失的现象越来越突出,对此我们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本文从诚信的语义分析入手,从外因和内因等多个视角分析新时期大学生诚信缺失的问题。准确把握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象,找出其产生的多方面原因,并探索出诚信教育的新思路,已成为当前道德教育的当务之急。

新时期大学生;诚信问题;多视角分析

引言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要引导大学生自觉遵守“明礼诚信”的基本道德规范。党的十七大报告也指出:“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增强诚信意识,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发扬道德模范作用,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当代人的品质基础,更是新时期大学生的道德基石。

一、诚信的语义分析

诚信是社会生活的人生信条,是人际交往中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孔子云:“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无信不立”,《中庸》也说:“诚者,天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孟子·离娄上》:“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把“诚信”提升为道德本体;董仲舒将“仁、义、礼、智、信”作为人伦道德的五常;王夫之认为,“诚”是内在的德性,更多的是对道德个体的单向要求,其作用在于约束自己,“信”是诚的外化,更多的是针对社会群体提出的双向要求,其作用在于规范社会秩序。上述诸观点概括地说,诚实是天地之根本规律,追求诚信,是做人的根本原则。诚信要求每一个社会成员能够以诚待人,崇德、重诚、守信用。[1]

社会发展到今天,我们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把诚实守信作为《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基本要求。新时期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诚信状况直接决定着祖国未来的前途和命运。因此,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工作,就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使命。

二、新时期大学生诚信问题的主要表现

大学生诚信问题主要表现在学业诚信、经济诚信、生活诚信等方面的诚信缺失,诚信危机已经成为新时期大学生德育发展中的一个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

1.学习生活中的诚信缺失。主要有考试作弊成风、作业抄袭现象泛滥、论文抄袭问题严重等方面。

2.经济活动中的诚信缺失。主要表现为助学贷款处境尴尬,随意拖欠学费现象普遍,另外还有弄虚作假,骗取特困生困难补助等问题。

3.就业过程中的诚信缺失。主要有毕业材料造假,乱签协议,随意毁约等一系列问题。

4.生活方面的诚信缺失。表现为人际交往中不讲诚信,恋爱动机不诚,不遵守网络道德等现象。

三、新时期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探讨

任何一种事物的出现都不是偶然的,新时期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出现也是内外因综合作用的结果,我们从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新时期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外因

1.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缺陷

中国是有着悠久文化历史和优良道德传统的文明古国,留给后人丰厚的道德文化遗产。但是在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中对诚信的认识却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对诚信道德的认识很高,如:“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一诺千金”等。另一方面,几千年的封建制度和小农意识也是诚信意识存在扭曲的一面,如“老实人吃亏”、“逢人只说三分话”等格言古训,导致人们在潜意识中诚信意识的匮乏。[2]

2.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大环境的负面影响

回顾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发展变化,我们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取得了可喜的经济成果,但是却没有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伦理道德体系。在物质利益的驱使下,很多人唯利是图,逐渐背离了诚信道德。出现了“金钱主义”、“享乐主义”等价值观。于是社会上虚假广告眼花缭乱,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偷税漏税等不诚信现象泛滥。[3]社会大环境中的这些负面因素严重影响着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阻碍着大学生诚信意识的养成。

3.学校教育制度的偏颇

(1)中学应试教育的影响

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片面强调智育,忽视德育,只把追求高升学率,高及格率当做根本任务,对道德教育重视不够,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往往是做表面文章,流于形式,不能贴近学生和社会生活实际。[4]

(2)高校德育教育的误区

“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四书·大学》)大学阶段是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时期,这更凸显出高校德育对大学生的重要性。我国高校教育一直在强调德育的重要性,但是目前高校的德育存在很多急需解决的问题。如将智育和德育分离,德育内容陈旧,教育方式和手段落后,无法贴近新时期大学生的实际生活,德育对大学生缺乏吸引力等等。因此,尽管高校对德育投入很多,但收效甚微,难以在新时期大学生中真正引起共鸣。

(3)学校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我国正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化。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由于制度不健全,存在着很多漏洞。由于受西方思潮的影响,许多传统美德受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自由主义等资产阶级不良价值观的冲击,引发了“以诚信危机为中心的道德危机”。[5]这些社会的负面因素不断向校园渗透,对新时期大学生的思想和价值观造成了严重的冲击,使大学生的道德素质下降。

另外,在当前高校内部,少数教师和管理者自身缺乏诚信,不遵守职业道德。不仅影响了教育工作者的自身形象,对于新时期大学生的诚信培养也起到了消极的影响。

4.家庭影响的偏失

首先,家庭教育的误区

家庭是大学生生活成长的重要环境,是新时期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孩子成长发展的每一步都受到家长的影响和熏陶。在当今家庭生活中,特别是新时期大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许多家庭对孩子娇纵溺爱,从小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心理承受力差。

同时在中国应试教育制度的影响下,许多家长只重视子女学习成绩的好坏,考试分数的高低,忽视了对孩子的诚信教育。

其次,家长的一言一行对子女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有些家长自身存在违约,失信等行为,对新时期大学生诚信品格的塑造产生不良影响。例如,有些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弄虚作假;有些家长对孩子强调诚信的重要性,但在自己的实际行动中却反其道而行之;有些家长甚至直接将一些不诚信的观念灌输给孩子,这些行为对大学生诚信意识的塑造都起到了消极影响。

(二)新时期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内因

新时期大学生的诚信问题,根本原因还在于大学生自身。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活跃、朝气蓬勃。大学阶段是新时期大学生一生中的黄金时光,也是最关键时期之一。大学生正处于人生成长中向成人的过渡阶段,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未完全成型,极易受到外来利益的诱惑,自我约束力差。在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下,容易偏离诚信的基本原则和要求。同时,据调查发现,新时期大学生的诚信问题存在双重评价标准。一方面对于别人的失信行为极力谴责,另一方面对于自己的同样错误反而会自我原谅。

四、结束语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新时期大学生道德追求的永恒主题。诚信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古人曾说:“学者不可以不诚,不诚无以为善,不诚无以为君子。修学不以诚,则学杂;为事不以诚,则事败;自谋不以诚,则是欺其心而自弃自忠;为人不以诚,则是丧其德而增人之怨。”(《河南程氏遗书》卷二十五)新时期大学生诚信道德的确立,不仅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完美人格,同时也为经济社会的发展,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发挥巨大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1][5]王金亮.在校大学生诚信教育浅析[J].教育理论研究,2010,(12).

[2]朱慧卿.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多视角审视[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1).

[3]姚茉莉.大学生诚信教育途径探析[J].安康学院学报,2011,(2).

[4]论大学生诚信教育[J].教育与职业,2011,(3).

(作者单位:山东协和学院基础部)

猜你喜欢

时期诚信道德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文艺复兴时期的发明家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开心一刻
美好生活离不开诚信
我们和诚信在一起
清代时期
新时期的向善向上
那一次,我把诚信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