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更新观念 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011-08-15山西文肖芬

职业技术 2011年11期
关键词:探究课堂教学课堂

山西 文肖芬

更新观念 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山西 文肖芬

新课程强调“三贴近”即“贴近学生的生活、贴近学生的实际、贴近学生的思想”;强调活动探究、合作探究,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强调在学生的活动中主动建构知识。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在理解上产生了偏差,认为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就是让学生自己学习,安排课堂大量的时间都由学生自由支配,导致课堂学习效率低下,也使学生对新课改的学习陷入迷茫。实际上,教学过程是一个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的互动过程,必须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不是不需要教师的教,反而对教师的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更新教育观念;学生为本;教师主导

面对教学现状,面对新课程的高要求,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出发点,改革课堂教学模式,结合实际,探讨教法、学法,用先进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给学生活动的空间,当好学生学习的导航人,更好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走出一条优质高效、可持续发展的新路。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总结出以下几点教学感悟:

一、更新教育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一)从单一化走向综合化

传统的课堂教学基本上是一种模式,老师讲,学生听。而在知识爆炸的时代,那种“仓储式”的人才已很难适应时代的要求。为此,课堂教学要不断扩展自身的功能,努力使知识的传播、信息的辐射跟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二)从“指挥者”走向“引导者”

在如今知识经济的时代,学生的知识更多的是从各种媒体中获得的。因而,作为一个教师,在课堂上要更多地引导学生如何去选择信息,把信息变为知识,使学生能在课后乃至今后一段时间里纲举目张,触类旁通,从而能够适应未来世界的需要。

(三)从以教师为中心走向以学生为主体

传统的教学活动最大的弊端是:教师就是课堂的主宰者,这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思维。要适应知识经济的挑战,一定要最大限度地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教学中,我规定“上课答问、提问时不必举手,答案可以突破老师现成的结论”,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有时课堂就像一个“大茶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大大激发了教者教的积极性,课堂教学也更加有活力、有生机。

二、优化课堂教学,创设条件为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式学习服务,使课堂教学成为“多维营养”的源泉

探究式学习是应该倡导的一种学习方法。是一种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思维为目的的教学手段。实践表明,单纯靠传授灌输是不能真正学到有实际意义的有价值的知识,数学学习应该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师生互动的过程。如“线性规划”教学,它对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最值问题有很大的作用,为此,我让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寻找素材,编制应用题,师生共同完成。这样做学生兴趣很高,而且由于有了亲身经历,因而学得较扎实。这样课堂教学就成为学生“多维营养”的源泉。

三、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过程,必须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一)教师与学生要真诚交流

教师的讲为主的数学教学过程,占用了学生发表自己看法的时间,使教师成为课堂上的独奏者,学生只是听众、观众,这大大地剥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其实,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走进课堂前,每个学生的头脑中都充满着各自不同的先前经验和积累,他们有对问题的看法和理解,也想表达、诉说。这就要求教师要转变观念,积极创设能激起学生回答欲望、贴近学生生活、让他们有可说的问题,让他们有充分发表自己看法和真实想法的机会,变“一言堂”为“群言堂”。当然,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也不能“放羊”,在学生说得不全、理解不够的地方,也要进行必要的引导。

(二)教师要“带着学生走向知识”

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在讲到某些重、难点时,由于对学生学习潜力估计不足,所以教师包办代替的多,讲道理占用了学生大量宝贵的学习时间。因此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目中无人”,把自己视为教学的指导者、促进者和帮助者,是“带着学生走向知识”而不是“带着知识走向学生”。

(三)教师要适时“点”和“导”

课堂上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形式,以小组成员合作性活动为主体。学生在小组内相互讨论、评价、倾听、激励,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群体磨合后的智慧,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另外,教师从讲台上走下来,参与到学生中间,及时了解学生目前学习的最新进展情况。学生出现了问题,不要怕,这正是教学的切入点,是教师“点”和“导”的最佳时机。通过学生的合作学习和教师的引导、启发、帮助,学生必将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

四、教学中要营造创新环境,培养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应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亲自实践,只有这样才能开发潜能,促使创新能力的发展。中学生好奇心强,但思维还欠成熟,他们的头脑中有许许多多新奇的想法和见解,教学中要给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鼓励猜想,无论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否正确,乃至有些古怪,教师都要先肯定他们的精神,然后再加以引导,充分保护那份可贵的好奇心,同时还要给学生充分的、自由的讨论机会,进一步解决问题。因此,为了要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教学方法上必须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

立足课堂进行“课堂革命”,积极培养富有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这是知识经济时代对我们每一个教师发出的呼唤,更是我们数学教师神圣的职责和使命,我们必须为之而努力奋斗,努力追求这样的一种境界: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充分感受数学求知的乐趣、在不断的探究和合作中发现规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全面提高素质,为国家培养有用的人才。以上是笔者的一些教学感悟,有不足的地方还望多多指教。

(编辑 李艳华)

(作者单位:太谷职中)

猜你喜欢

探究课堂教学课堂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