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在校企合作模式下提高学生素质

2011-08-15黑龙江史红波单松波沈莉

职业技术 2011年11期
关键词:顶岗校企素质

黑龙江 史红波 单松波 沈莉

浅谈在校企合作模式下提高学生素质

黑龙江 史红波 单松波 沈莉

我国高职教育经过多年来的规模扩张之后,人才培养的质量问题已经变得异常突出。在“十二五”期间,如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每所高职院校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实际分析了校企合作模式下提高学生素质优势,并提出了校企合作模式下提高学生素质工作的措施。

校企合作;顶岗实习学生;素质教育

我国高职教育经过多年来的规模扩张之后,人才培养的质量问题已经变得异常突出。在“十二五”期间,如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每所高职院校必须解决的问题。从中外高职教育的经验和现实条件看,企业和学校这两个主体是分不开的,共同肩负高等职业教育的使命和质量。校企合作不仅为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的提升创造了条件,还可以增强道德教育的直观性和实效性,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最佳方式[1]。我院经过几年的努力,摸索出了一种以就业为导向,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着力提高学生素质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并在实践中取得明显成效。

一、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理念

高职教育是以培养社会一线岗位所需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为目标的一种高教类型,可以说,高职教育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社会劳动市场的需求。众所周知,国外许多成功的高职教育典范都无一例外地坚持以了就业为导向的教育理念,并采取校企合作的方式,如:美国职业院校的合作教育,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等。社会劳动市场始终是他们规划学校职业教育发展的出发点,他们能够根据社会劳动市场的需要来规划自己的发展规模、设置专业、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和确定教学内容等。走校企结合之路,扎实地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这样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在国外许多国家,尤其发达国家早已普遍流行[2]。

我院通过这几年的实践证明,大力提倡校企合作方式,真正把“就业为导向的教育理念”落到实际工作中,不仅为我院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也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必由之路。

二、校企合作模式下提高学生素质的优势

校企合作模式不仅可以使学生了解职业岗位的相关环节,有利于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的提高,而且能有效地解决高职院校德育上存在的弊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高职院校内涵式的发展建设。

(一)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

学生通过在企业相关岗位实习,促使他们掌握使用生产设备、仪器仪表,学会制订工作计划,形成对岗位工作的积极态度。能使学生学以致用,使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用知识指导行动,用行动体验知识,其目的主要是让学生接触社会,开阔眼界,全身心地投入到岗位操作技能的学习与知识技能的应用当中,实习结束,进行毕业设计与答辩,全面、综合考查其技术应用能力。这样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场的素质。

(二)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

在企业岗位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培育情感、磨炼意志、提高综合素质,在纷繁复杂、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培养生存能力、自我发展的能力以及健康的心理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让学生在企业环境中学习锻炼,打破了在学校德育固有的时空限制,使学生能够获取真实的企业文化和思想道德经验。使学生自觉地按照社会和企业的要求进行自我发现、自我调整、自我磨炼、自我完善,提高学生接受教育的自觉性。

(三)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才需要不断的流动,就需要在不同企业的团体中处理好人与人、人与团队的关系。同时,生产过程和技术攻关往往需要“大兵团作战”,也凸现了团队精神的重要性。团队精神以挥洒个性为基础,以良好的沟通为特征,以协同合作为核心。团队精神代表了一系列鼓励倾听、积极回应他人观点,对他人提供支持并尊重他人兴趣和成就的价值观念。具备团队合作精神是高职院校人才的必备素质。培养学生在团队中求同存异的观念,正确处理求同存异的辩证关系,这样使个人既能融于团队,又得以个性张扬,从而在团队中成就自己的事业,提升自身的人生价值。

三、校企合作模式下提高学生素质的措施

(一)适应校企合作要求,深化课程教学改革

校企合作的基本要求是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学校与企业合作共同培养学生,学生通过校企合作完成学业,成为企业欢迎的技能型人才。对于不同的企业的要求,设置相应的课程标准。并且主动聘请企业领导或员工作为特聘教师,为学生讲解和灌输企业文化、职业道德、企业规范、劳动纪律、安全生产要领等,培养学生的职业情操、劳动纪律观念和安全生产意识,为顶岗实习和就业奠定思想基础;同时,邀请本校到企业顶岗实习的学生或已工作的毕业生,向在校生讲述自己实习或工作中的切身感受、自己的人生经历、求职择业的经过、企业员工的规范和要求,给在校生以启迪和鼓舞,使学生从他们身上看到今天应做的努力及明天应走的道路,更好地学会做人、做事。

(二)加强职业指导,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

“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推行校企合作模式下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其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能力。为此,我院将学生职业能力和就业能力的提升,作为重点工作来抓。

通过校企合作、顶岗实习,让学生到生产一线亲身经历和体验竞争给企业和员工带来的极大压力,明白市场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作为学生只有拥有真才实学,掌握过硬的知识和技能,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找到好的工作,实现人生的价值。

(三)加强顶岗实习学生的德育工作,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首先,要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活动,安排懂得顶岗实习学生心理知识的教师带队,随时解答顶岗实习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心理沟通,及时化解和消除学生的各种心理障碍。

其次,要及时帮助学生处理顶岗实习期间遇到的各种问题,如岗位不适应、生活不习惯、安全问题、待遇报酬问题等。学校带队教师及管理人员要主动与企业管理人员合作,共同为实习学生排忧解难,并引导学生提高自身独立解决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三是指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调整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对劳动力市场的激烈竞争,对企业用工需求、企业岗位能力及素质要求有了亲身体验,思想也有所触动,实习结束回校后,学校和班主任老师应及时根据每位学生的具体情况,在职业发展方向、综合能力提高、就业岗位选择等方面进行正确引导,使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更切合自身实际,完成由顶岗实习向工作就业的顺利过渡。

以上只是笔者对校企合作模式下提高学生素质的粗浅认识,在实际工作中还有许多需要研究、探讨和改进的地方。当下,校企合作正在全社会如火如荼地开展,校企合作在高职院校的教育改革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将使国家整体的教学模式发生根本性变化,只要我们充分认识校企合作模式下学生素质教育的特点,与时俱进,不断改革教学内容、创新教育方法,就一定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

[1]安雪晶.关于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J].辽宁高职学报,2009年第3期.26-27.

[2]徐志怀.以人为本——高校学生工作的新理念[J].宜宾学院学报,2005(9)17-18.

【注】本文系黑龙江省教育厅高职高专院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成果。

(作者单位: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

(编辑 李艳华)

猜你喜欢

顶岗校企素质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的培养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教育部要求保障顶岗学生实习安全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用好“变”的态度
高职煤炭类顶岗实习“421”运行机制
机械制造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探讨
校企合作五反思
基于微信的移动客户端在顶岗实习系统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