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版语文教材中口语交际的教学
2011-08-15河南刘伟
河南 刘伟
浅谈新版语文教材中口语交际的教学
河南 刘伟
新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要求:中职学校语文教学要着力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课程设置中,立足于培养学生语文的应用能力,其中一项是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与培养。为此,教师不仅要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而且要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以便在教学中更得心应手。
课堂教学;语文;情境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相机教学
新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的指导思想非常明确:中职学校教学要从学科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在课程设置中,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加强与学生生活、专业和社会实践的紧密联系。强调了表达与交流能力培养,其中一项是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与培养。
如何运用有效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使其成为适应现代化社会要求的高素质的劳动者,本文对此进行了阐述。
1 运用情境教学,让学生在体悟中提高
新的教学大纲强调了情境教学的重要性。的确,情境教学通过引入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特别是创设实践性情境,让学生通过亲身亲历来获得感悟与体会。让学生在积极动脑的同时,还积极动手、动口,甚至动脚、动身,开展各种“实践”活动,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战技能。
比如讲“电话交谈”,特别是职场中如何接打电话。如果教师只是单纯地讲一讲,而不让学生实践,学生就容易只掌握理论知识,而真正“身临其境”时,却不懂得职场中电话铃应响几声再接?什么时间与对方联系最合适?有电话来,老板不愿接,怎么说最合适?接电话时,应该用什么语调?为什么对方看不到自己,还应该面带微笑?来电话的人太罗嗦,应该如何结束交谈等等。
于是,我根据青少年有表现欲强的特点,设置了一个职场情境:某公司办公室,主任出去了,来了一个顾客索赔的电话,且对方不依不饶,这个电话该如何接?为了考察学生们的应变能力,给更多的学生以展示的机会,我让全班分成四组,上讲台演示。结果,平时成绩较差、课堂上坐不住的学生积极性最高,且接电话时说话能抓住对方的心理,能较快平息对方的怒火。而平时成绩、纪律较好的学生,反而接电话时说话时有点儿拘谨,不过最终也安抚了顾客。
通过这些实践活动,既深化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促使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还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学以致用,将来能在职场中能很快适应。
2 运用探究式教学,让学生在探索中体验
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按传统方法教学,教师在讲台上侃侃而谈,而学生在下面昏昏欲睡。探究性学习是一种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是一种主动地探索体验,整个过程充满了启发性、趣味性、合作性、实践性,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体验中增长知识。
在讲有关采访的内容时,我运用了探究性教学方法,给学生布置了课题,让他们自己去探寻答案。课题是:(1)观看电视访谈节目《新闻1+1》,《非常静距离》感受白岩松与李静主持风格有何不同?(2)电视上的访谈节目,你最喜欢哪一个?说一说给你印象最深的一次访谈。(3)研读课文,总结一下李静采访时的特点(4)依据课本和电视节目资料,做一次访谈节目。首先确定一个你喜欢的名人,详细了解他(她)的工作与生活;其次,根据你的采访目的设计一个采访提纲,最后在班内进行模拟采访。当听说要模拟采访自己喜欢的明星,学生一下子来了兴趣,并兴致勃勃地讨论起自己熟识的节目,某个明星的出现场景。
课堂上,学生分了组并进行了详细分工;课下,学生们查阅、搜集了大量文字、影视等资料,商讨后完成了作业。在随后交上来的小论文中,有些组写得非常详细。在论述李静的主持风格时,从姿势动作到与采访对象交流的方式都写得非常细致。在课堂交流时,很多学生站起来补充。在模拟采访中,大家更是热情高涨。不管是扮演“名人”还是记者(或主持人)都是像模像样,学生既是观众又是参与者,其兴奋度一直保持到下课。
在这次教学活动中中,我充当了顾问的角色,只是在旁边进行指导。如:各小组将采访提纲交上来,有一组学生采访某个以中性装扮风格为特征的“超女”冠军时,提问:据说你有同性恋倾向,这个传闻可靠吗?我认为这种闭合式问法不妥,易让对方产生抵触情绪,会导致采访不顺利。并鼓励学生再去研读课本,分析开放式与闭合式问法的优缺点。学生在学习、商讨后改为开放式问法:你的另一半会是什么样的人?
在探究式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出学生的求知欲和探求真理的热情,让他们少些不愉快的体验。在结论评价时,涉及的学生要多一些,评价的力度要加大些,鼓励多些、表扬多些,相应的学生获得知识的乐趣和成就感、幸福感就多些。
3 平时储备知识,以便相机教学
上课前,往往教师备课很充分,但是“意外”情况还是经常出现。这就要求教师有大量的知识储备,以“一缸水”的“不变”应各种“杯子”的万变,方可上好每一节课,完成授业的任务。最近,我上了一堂口语交际课,没想到自己的新发型充当了一回授课的道具,使得课堂教学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新版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材第三单元的口语交际内容是:自我介绍。讲这一节课时,我与一年级学生在一起已经两个月了,师生彼此已经很熟悉了。而此时,我正好新换了个发型。
这天,我一走进教室,眼尖的学生开始喊:看,老师,烫了头发,好漂亮!我点头微笑。当我将课题写到黑板上时,下面有点骚动。学生们开始左顾右盼,交头接耳。有个学生说:老师,你的新发型真漂亮!其他几个学生也附和着。我灵机一动:既然对我的发型如此感兴趣,何不从这入手,给学生讲讲去求职时如何着装,如何介绍自己?
于是,我从发型师给我设计发型的过程,头发颜色的决定到服装的搭配,引申到单位应聘的穿着打扮。
我告诉学生:“服装要衬人,性格活泼的穿得成熟些,以显得沉稳;性格内向的,要穿得活泼些,以显得更有朝气,给招聘单位留下比较好的印象”。并告诉学生应聘时的注意事项:该怎么站,该怎样坐?女生穿裙子,坐时应该注意什么?能戴首饰吗?需要化妆吗?妆该怎么化?男生该注意什么?
之后,我将话题引到了本节的课题上:“穿着打扮,这些只是应聘时需要注意的一个方面。要想给招聘单位留下比较好的‘第一印象’,还必须做好‘自我介绍’。”但这个“自我介绍”内容与在班会上的不一样,风格和例文不一样。为让应聘单位感觉到应聘者对工作的热情与诚意,还要说出对专业的理解与热爱。
学生们这一节课听得很认真,写的应聘用的自我介绍,内容完全,感情真挚。
通过这节课,我感觉到:相机教育、因势利导在教学中的重要性。更深刻地认识到:教师授课要想游刃有余,必须有大量的知识储备。
总之,中职学校语文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成为高素质的劳动者。
【1】张人红.对研究性学习课程评价的思考与实践.教育发展研究,2001.6.
(作者单位:新乡卫生学校)
(编辑 刘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