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人类栖息地的保护伞——以自然环境的改善为视角
2011-08-15张新昌
张新昌
(河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
2004年12月26日印尼发生7.9级强烈地震,并引发了波及印度洋沿岸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巨大海啸,造成印尼12万人死亡,20万人流离失所。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8.0级强烈地震。这次地震破坏力之强,余震次数之多,与唐山大地震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大的一次地震。此次地震造成了好几万人死亡,多人失踪,昔日美景如画的川、陇、陕交界山地瞬间变得满目疮痍,这次地震对生态环境带来了在短期内不易觉察的潜在影响。“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7.1级强震,造成2698人遇难,270人失踪。地震受灾范围为青藏省6个县19个乡镇和四川省1个县8个乡镇,土地面积35862km2,受灾人口达246842”。[1]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地区宫城县北部发生9级强震,引发海啸,继而发生核泄漏事件,造成12009人死亡,15472人失踪,18万人无家可归,经济损失更是无法估计。近年来,自然灾害的发生越来越频繁,规模越来越大,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也越来越严重,使我们深深感到生命在灾害面前的渺小和脆弱,体会到生命的宝贵以及拥有安全人居环境的重要性。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稀有物种如古巴鳄、扬子鳄、苏门答腊虎、白头叶猴、小头鼠海豚、罗默小树蛙、望天树、水杉、台湾杉等的濒临灭绝以及渡渡鸟、冰岛大海雀、北美旅鸽、南非斑驴、印尼巴厘虎、澳洲袋狼、直隶猕猴、高鼻羚羊等的灭绝都在向人类发出一种警告:人类栖息地——自然环境正在遭受严重的破坏,保护、改善自然环境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人类社会要生存和发展,必须依赖于一定的环境,这个环境就是自然界或生物圈”,[2]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人类在尽情享受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受到了大自然无情的惩罚。有了被惩罚的教训,人类才会懂得尊重大自然,敬畏大自然,克制自己的行为,按规律、有节制的开发自然资源,从而自觉保护生态环境。虽然很多人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但是,我们的工作速度远远赶不上环境被破坏的速度。就目前而言,生态环境恶化的范围在扩大、程度在加剧、危害也在加重;生态环境自我修复功能下降,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减弱。其中森林质量不高、草地退化、土地沙化速度加快、水土流失严重、水生态环境恶化最为突出。因此,“保护生态、爱护环境成为普遍的呼声”,[3]拯救我们惟一的栖息地就成了当前第一要务。
一、自然环境的特征
自然环境是人类惟一的栖息地,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等。自然环境有以下几个特征:(1)整体性和区域性。整体性是指各种环境要素组成部分之间相互作用而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系统,这是环境的最基本特征;区域性是指环境特性的区域差别,这种区域性不仅体现在地理位置上,而且反映了区域社会、文化等的多样性。(2)变动性和稳定性。所谓变动性是指自然的及社会的或者两者兼而有之的共同作用下造成的环境内部的不断变化;“所谓稳定性是指环境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功能,也就是说,环境结构与状态在自然的和人类社会行为的作用下,所发生的变化不超过一定的限度时,环境可以借助于自身的调节功能使这些变化逐渐消失,环境结构和状态得以恢复到变化前的状态”。[4]变动性和稳定性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变动是绝对的,稳定是相对的。(3)资源性与价值性。所谓资源性就是说环境具有资源性,或者说环境就是资源;价值性是在资源性的基础上而言的,有了资源性就有了价值性。环境的资源性和价值性特征注定了人类会为了自身的利益去向大自然索取,而它的整体性特征又注定了破坏自然的一个方面会造成其他方面的连锁反应,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生态环境的恶化已经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虽然环境自身也有稳定性特征,但是一来我们没有给她自我修复的时间,二来我们的破坏速度远远超过了她的自我康复速度。然而自然环境是我们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先决条件,于是,有识之士便把更多的目光放在了自然界方面,充分关注自然环境不断恶化的原因,并试图找出拯救它的有效方法。
二、自然环境恶化的根源
在形成环境恶化的诸多因素中,既有人为因素又有自然因素,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的交互作用,造成了今天令人堪忧的环境恶化状况。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是自然环境恶化的根源。
1.环境恶化的人为因素
人类活动是造成环境恶化的重要因素之一。自然环境的资源性注定了我们会不断向大自然索取,“人类从狩猎到农业再到工业的发展历程中,人口增长、对自然的驾驭力、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和消耗都以几何级数增长”。[5]特别是近百年来,人类对物质财富的欲望更加强烈,向天、向地、向海洋过度性开发、掠夺性建设,人为地破坏,而后又没有及时的修复,加速了对大自然的破坏,造成了自然生态的严重失衡。人类向来就有挑战自然规律的狂妄心理,科学技术的发展更助长了我们的野心,大至喝令三山五岳开道,小至返季节蔬菜、合成有害材料等,这些都是对自然规律的无视,于是出现了气候异常、环境恶化的现象。由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的经济的持续增长,似乎证实了人类主宰自然的正确性,人类不想再受大自然的制约,对待大自然的态度也转向了虚无主义。在利用和改造大自然方面,我们认为我们的征服能力是无穷无尽的,最终也必将摆脱大自然的束缚。“然而,在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加强的同时,大自然似乎也变的越来越难以驾驭了”。[6]恩格斯早在一百年前就告诫我们,“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当漫天的沙尘暴袭来,浑浊的洪水淹没了田地,自然灾害的发生越来越频繁,规模及造成的损失也越来越大的时候,人类终于认识到,乱砍滥伐、毁林开荒以及为了经济利益而破坏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是要受到惩罚的,地球已经开始愤怒了。环境具有整体性的特征,不合理的利用科学技术造成了环境的连锁反应:由于滥伐森林以及破坏草场造成了水土流失、土地沙化严重;“由于大量的抽取地下水,导致地面沉降、地面塌陷、海水入侵、土地盐碱化、绿洲缩小湖泊萎缩”;[7]工业废气的大量排放造成了温室效应以及臭氧层的破坏。
2.环境恶化的自然因素
在自然因素中,自然灾害对环境的破坏是最大的,大规模自然灾害,如地震、火山爆发、气候剧变等对生命来说有时就是毁灭性的打击。随着人类对地球表面的开发与地球自身的变动,地球的资源条件与环境条件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其后果中对人类社会发展极需重视的一个因素就是自然灾害。自然灾害是自然力作用于人类社会的产物,根据其成因,我们可以大致将自然灾害分为人为自然灾害和非人为自然灾害。人为自然灾害是以人的活动为主因而产生的,但是表现为自然态,如由人类活动破坏森林植被引起的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由于地下水的过量开发而引起的地面下降,工业废气的释放造成的空气污染、臭氧层漏洞等。非人为自然灾害源于自然界的变异,是指自然界物质运动过程中具有破坏性的自然力,通过非正常的方式释放而给人类带来的灾害,它也表现为自然态但却是以自然变异为主因的,如地震、风暴潮、干旱、火山喷发等。在人类所受的损失中,自然灾害的破坏程度是最大的。以地震为例,强地震会造成生态系统受到多次破坏,严重失去平衡,余震的多发导致山体滑坡、泥石流和崩塌的现象时有发生,森林植被严重破坏,“许多动物栖息地丧失和退化,生物的多样性减少,幸存野生物种被迫迁移”。[8]
三、科学技术在改善自然环境中的作用
“生存环境的恶化产生了世人关注的环境问题”。[9]然而,人们在关注环境的同时却不能够以客观的态度对待科学技术。以前,人们在谈起科学技术时往往会想到它的进步以及它给经济带来的大幅度增长。而现在对科技的评价却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把自然环境恶化的罪责都归咎于科技,甚至有些人要求停止科技的发展,以保护生态环境。笔者在此认为,环境恶化的罪魁祸首不是科学技术本身,它不但不是环境恶化的元凶,相反,还是改善生态环境的有力助手,这由科学技术的本质及特点所决定。
1.科学技术是给人类带来福音的天使
科学技术是本着为人类服务的宗旨而发明的,“科学技术从本质来说是以人为中心的,科学技术是由人发明创造的,是为人类服务的;科学技术的形成和发展是人有意识的改变原有的自然物,使之成为属于人的结果”。[10]它的本质决定了它应该成为人类栖息地的保护伞。但是,由于人类不合理地利用它,却给我们惟一的生存空间带来了严重的破坏,违背了发明它的初衷。科学技术的滥用不仅直接对自然环境造成了破坏,更重要的是破坏了大自然的自我调节功能,而我们的贪欲又剥夺了自然修养生息的机会和时间,造成了环境的恶化越来越严重。自从有了人类以来就开始了向自然的无偿索取,工业革命以来更是变本加厉。人口的膨胀,过快的发展,需求量剧增,不合理地开发利用导致了环境的恶化。从表面上看似乎是科学技术给我们的栖息地造成了破坏,实则是人为了满足无止境的欲望而滥用科学技术的结果。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是使人类有比其他物种更大的能力去改变环境的文化维度,它的发展,意味着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效率的提高,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加速了资源的消耗和污染物的排放。应该说,科学技术一方面加快了人类文明发展和建设的进程,另一方面也造成了自然环境资源的危机。但是,笔者认为,科学技术本身没有错,它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各方面的改善。当人们说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的时候,是把科学技术本身是非化了,而没有注意到科学技术是由人发明,它本身并没有善恶之分,它是服务于人的,换句话说就是人在控制它,人将它置于什么样的位置所带来的正负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因此,科学是一种绝对真理性的知识体系,技术只是人类改造自然的一个中性工具,其本身无好坏善恶之分,关键在于人怎么去利用它。清楚了环境恶化的根源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付诸行动去改善环境才是最重要的。地球给我们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而我们却使它伤痕累累,尊重生态、改善环境就成了我们现在势在必行的任务。收敛我们的野心,并且尽我们的最大努力去适应自然,去配合自然,使我们能在最大程度上达到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但是,解铃还须系铃人,由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还得由人来修复,而在改善我们唯一的栖息地——自然环境的过程中必须得倚重科学技术来完成这一艰巨任务,离开了科学技术,保护环境、改善环境将会是一句空话。
2.科学技术是防御自然灾害的有效手段
科学技术不但不是自然灾害的主要诱因,而且对于自然灾害的防护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地震、火山、暴雨、洪水、天坑、塌方等灾害本是自然现象,是事物周期运动的客观规律,自然灾害是地球系统运动变化的产物,只要地球在运动、在变化,自然灾害就会产生,因此自然灾害是不可避免的。然而人类可以依靠自己的智慧和社会进步,减轻灾害损失。在减灾防灾的工作中,人类只有利用科学技术才能掌握这些规律,才能因势利导,趋利避害,使自然灾害给人类造成的损失以及对环境的破坏降到最低程度。减灾防灾科学研究是对灾害的测、防、抗、救、援的综合研究。目前,自然灾害种类繁多,彼此又存在联系性与共性,“一个地区所遭受的自然灾害损失,实际上是各类自然灾害影响的总和;一个地区减灾规划的制定需要面对各种自然灾害……,所有这些促使我们在减灾领域必须向自然灾害综合研究、综合减灾并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方向发展”。[11]科学的减灾防灾是一项系统工程,各项措施是相互衔接紧密配合的,需要社会各部门、各地区、各学科、各阶层的协调行动,必须把减灾防灾作为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来看待。科学技术在当今社会中的防灾减灾行动中发挥着日趋重要的作用。减灾防灾研究从自然科学向社会科学渗透;从单纯技术性的灾害规律研究向减灾效益方面转化。片面减灾也有可能会产生反作用,例如为了抗旱,过量抽取地下水会导致地面沉降、地面裂缝等地质灾害;为了防洪修库筑坝会引起生态环境变化等。这些进一步说明,必须将减灾作为一个社会全局的系统工程,全面、综合、系统地考虑,才能减轻自然灾害的危害。在防灾减灾的观念中,无论是自然灾害的综合研究还是推动防灾减灾的系统工程,都要以科学技术指导为主,树立“兴利除害”、“避害趋利”、“权衡利弊”、“求大利弃小害”等的辩证思想。
四、科学技术的运用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
科学技术与自然环境的关系错综复杂,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必须充分认识到科学技术的作用,因为它的目的是经济主义的,也正因为自然环境有价值性和资源性的特征,科学技术能够以牺牲环境、资源为代价,从自然界谋求最大的利益。这样,“科技进步的需求使得资源的开发利用技术和自然环境保护技术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不对称”。[5]科学技术是人类智慧的体现,是人们提高生活质量的方法,人类发展科技为的是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以造福人类。但在运用科学技术提高生活水平的同时也应兼顾客观现实,充分考虑到生态环境的保护。我们应该利用现有的科学技术改善我们的环境,致力于绿色科技,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节能降耗,保护有限的自然资源。例如:利用生物科学技术培养一些适应力强的优质植物;多利用太阳能,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等。要实现这种目标,就必须在加速发展科技的同时,充分考虑到科技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使现代科技在保持良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向前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会有更多运用科技改善环境的办法,但如何在科学技术发展的同时更好地保护环境仍是我们今后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更重要的是要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创建生态文化,给传统的科学技术观注入环境要素,以科学发展观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指导思想,把科学技术变为有利于生态建设的有力工具。科学技术在自然灾害防护中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只要在人类活动中能合理地利用它,用人的力量将其消极因素转变为积极因素,剔除其魔鬼性的一面,科学技术必将成为我们惟一的栖息地——自然环境的保护伞。
[1] 李益敏,李小文,刘素红.玉树地震灾后重建的人居环境思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5).
[2] 张纯成.为自然抑或为人?对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争论的分析[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12).
[3] 张纯成.天人关系与人的生存[J].河南大学学报,2004,(4).
[4] 陈书玉.环境影响评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3.
[5] 郝美田.从伦理学角度看科技与环境的关系[J].开封大学学报,2007,(2).
[6] 宋俭,王红.大劫难——300年来世界重大自然灾害纪实[M].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3.
[7] 高庆华.自然灾害系统与减灭系统工程[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8.5.
[8] 周火明,瞿进进.浅谈汶川震后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J].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
[9] 张纯成.生态文明的自然观基础[J].河南大学学报,2008,(6).
[10] 王海霞.科学技术的本质、价值基准及其人文价值目标[J].科学管理研究,2005,(5).
[11] 刘惠敏,张业成,高庆华.21世纪初自然灾害态势预测和综合研究[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