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三农” 当好“三员”——“三农”报道采访心得
2011-08-15□杨雪
□杨 雪
(拂晓报社,安徽 宿州 234000)
重视“三农”问题,促进农民增收,是当前农村工作的主题和重心,也是媒体报道的重点之一。而作为一名从事“三农”报道的记者,如何才能赢得农民的信任和支持,怎样才能成为农民的知心朋友?笔者认为,要想服务好“三农”,必须当好“三员”。
当好惠农政策的“宣传员”
党和政府每一项惠农政策出台以后,作为从事“三农”报道的记者总能在第一时间得到传达,而农民兄弟就很难有这样的机会。按照惯例,记者往往在第一时间报道一下就完事,总以为贯彻和落实是职能部门的事。客观地说,虽然现在在农村,各种媒体基本普及,农民也基本能够在第一时间获取政策信息,但绝大多数还只是皮毛。同时,虽然有农村基层干部和职能部门传达贯彻,但能够做到雷厉风行和不折不扣的还很少。因此,作为从事“三农”报道的记者就要想农民所想,及时把惠农政策的详细内容在第一时间告诉农民。
今年宿州市首次实施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补贴政策,农民很想了解此事的详细内容,我立即对相关政策精神进行了学习和领会。果然,近期下去采访时,不少农民朋友向我打听政策精神,我不但有问必答,而且对答如流、解读到位。桥区桃园镇桃园村村民王民主说“:我很早就在网上看到了深松能够给农民带来很多好处,但在我们这里还没有开展,具体政策弄不懂,听了记者这么一解释,明白了很多,好事啊!我早就想把手里承包的500多亩地深松一遍,这次有了深松补贴,可以节省我很大一笔费用呢!”我还给他算了一笔经济账:“土地深松3-5年一次,深松一亩地,扣除补贴后,仅需支付15元左右,深松后3年就可增收300元左右,经济效益可观啊!王民主听后兴奋地说:“惠民政策就是好,我马上到镇里申请去。”
当好农民取经的“联络员”
给钱给物不如给技术,农民在增收路上缺乏的是实用技术。对从事“三农”报道的记者来说,要千方百计地给农民当好取经的“联络员”。
客观地说,新闻记者在社会上接触的人还是不少的,不管是领导还是专家,记者几乎都能搭得上边。于是,这几年我充分发挥这方面的优势,着力为农民兄弟牵线搭桥搞好服务工作。灵璧黄镇是灵璧县的粮食、花生生产大镇。过去,这个镇花生收获全部是农民“弯腰”完成,劳动强度非常大,特别是随着青壮年劳力纷纷外出打工,留守的妇女和老人明显力不从心,他们迫切需要机械化作业。回到县城后,我立即与县农机局取得联系,不但解决了收获机的问题,而且牵头邀请农业和农机专家到这个镇传授相关技术。
作为记者,除了经常与领导和专家接触外,还经常深入农村采访报道一些致富典型。泗县大路口乡农民在种植山芋上很有一套,我曾在这个乡多次采访,从不同角度报道了这个乡农民种植山芋致富的消息。2011年初,我到桥区桃园镇桃园村采访时,这个村有些农民向我打听大路口乡农民种植山芋的事,并提出要我帮助牵线,他们准备到这个村取经。我二话没说,连忙与泗县农委取得联系,第二天便带领桃园村的农民到大路口乡学习。这一年,仅桃园村就发展山芋50多亩,紫薯10余亩,而且目前长势喜人,丰收在望。
当好行情价格的“分析员”
当好市场分析员,就要引导农民辩证分析市场。事实上,农民在农业生产中还是徘徊在一个“怪圈”里,什么农产品价高,大家一哄而上,种啥啥就多,一多价就跌,反复打击农民的信心。
在农民增收报道中,多是“某某品种市场俏”、“某某品种效益高”之类。给农民的感觉就是,只要选择这个品种,就能增收。如此表层的简单报道,不但不能使农民学到市场知识,反而起到“什么赚钱种什么”的宣传导向,误导农民盲目照搬所报道的“典型”。
作为从事“三农”报道的记者,涉农报道应想方设法说明产品畅销的主客观条件,对跟从别人调整而畅销的产品,也要说明其所拥有的多种因素。让农民看了报道后,明白产品畅销的关键原因,并不是盲从他人。要借助与农业部门熟悉的优势,及时邀请专家进行行情预测分析,不失时机发表专家见解的同时,还要利用下乡采访的机会,向农民发布行情信息,低潮期引导农民坚定信心,高潮时引导农民清醒头脑。例如,2008年12月桥区西寺坡镇大白菜价格极低,滞销现象严重,不少农户为此发愁,据专家分析认为,年末行情将有复苏的可能,因为国庆、元旦、春节三大节日是消费高峰。于是,我立即写出消息将这一信息报告农民,同时利用下乡采访的机会引导农民要坚定信心。正如专家预测,果然大白菜的价格稳中有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