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三贴近』 增强引导力
2011-08-15谢晓玲
□ 谢晓玲
(金昌日报社, 甘肃 金昌737100)
自全国新闻战线组织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以来,各地新闻单位迅速行动,新闻人重新上路,奔赴基层,贴近并感受大地滚烫的热度!“蹲点”、“一线”、“民声”、“民情”、“体验”,这些“三贴近”特色鲜明的关键词频繁出现在新闻媒体新开设的栏目中。一大批来自基层且清新朴实、生动鲜活的报道受到社会各界好评。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有利于坚持党的新闻事业宗旨,进一步增强新闻界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意识,增强媒体舆论引导的权威性和引导力,努力掌握新闻宣传的工作主动权,为改革、发展、稳定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坚持“三贴近”,是增强新闻影响力的必然要求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从根本上说是解决新闻战线群众观念、群众立场的问题。有一个比喻很形象,脚上粘着多少基层的泥土,心中就积淀了多少对人民群众的情感。说明了只有贴近群众,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新闻工作的标尺,媒体的公信力、影响力才能提高,才能写出精品力作。
世界新闻史上的名作名篇,没有哪篇不是来自社会最深处的。从黄远生、邵飘萍、范长江、徐铸成、子冈,到外国友人斯诺、史沫特莱、斯特朗、爱泼斯坦……他们都是深入社会、深入生活的典范。新闻工作者杰出的代表穆青一生六访兰考、七下扶沟、九进辉县、四访宁陵、两上红旗渠……借由他的笔,焦裕禄、吴吉昌、潘从正……走进几代人的心灵深处。他曾饱含深情地说,“要当好一个称职的记者,我的目光和笔触时刻也不能离开人民”,“只有在生活的激流中,才能写出时代的篇章”。
近两年,金昌日报社曾策划组织了对全市12个乡镇的全景式报道。编委会多次召开会议,研究讨论,制订方案,并采取“以老带新”的方式,由总编辑、副总编辑挂帅,以部门主任和业务骨干为中坚力量,带领全体采编人员分批深入各乡镇,每批一周时间,历时月余,掌握了翔实生动的第一手素材。随后共同研究,出思路、定结构、遴选素材、组织文章、推敲标题、锤炼语言,几易其稿,有的修改了十余遍,打磨出了一篇篇精品力作,在头版重要位置陆续刊出,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得到了市县领导的充分肯定和业内的高度赞扬。本报还进一步组织策划了对金川集团公司22个二级厂矿、单位和八冶建设集团公司5个分公司的全景式报道,将笔触伸向了工矿企业科学发展的纵深领域,补上了经济报道的短板。同时,组织记者深入17个行业的一线,和最基层、最底层的劳动者同吃、同住、同劳动,体验生活、反映现实,将民生类报道的深度和广度开掘到了一个新的层面。
这些新闻实践充分说明,新闻工作者只有深入基层一线,用群众的思维、群众的语言、群众的视角采写报道,新闻报道才有源头活水,新闻作品的亲和力、贴近性才能充分体现,接了地气的新闻才会有影响力。
坚持“三贴近”,需要致力于转变作风和文风
针对当前新闻报道中存在的习惯,从材料中找新闻和动态式反映的采编人员能不能踏踏实实地沉下去搞调研的问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解决。
一是要深入基层,形成严谨、实干的作风。对新闻工作者而言,下基层不仅是一种职业要求,也是一种工作状态和精神面貌。下基层的过程,就是接地气、长灵气、出生气的过程。深入得越扎实,作风就会越深入,文风就会越清新。那些坐在屋里,靠二手材料或动动鼠标得来的东西,注定是肤浅的,缺乏生命力的。只有深入扎实地采掘生活的富矿,把基层意识、群众观点融入血液,才能写出群众喜闻乐见的精品力作。
新闻工作者的作风决定其采访的态度、作品的质量。实践告诉我们,如果只是跑机关、泡会议、编材料,就会离生活、离群众、离实际越来越远。作风的飘浮必然带来文风的呆板,没有基层的生动细节,缺乏群众的鲜活语言,新闻作品就不可能有吸引力、感染力。这要求感情“下”去,情况“上”来,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求;思考“下”去,思路“上”来;既解决怎么看,又解决怎么办;责任“下”去,信任“上”来,让群众看到新闻工作者的使命和担当。像四川省要求全省各新闻单位的那样:建立一张报纸、一家电台、一家电视台分别联系一个社区、一家医院、一所学校、一家工厂、一个村庄制度,一个记者联系一个城镇家庭、一户村民、一名民警、一位工人的制度,密切新闻工作者和群众的联系,有效促进工作作风的转变。
二是要深入基层,锤炼朴实、清新的文风。深入基层,才能闻到大地的泥土味,才能感受到夏日的炙烤、山风的清爽,才能听到普通人的心里话,分享他们的欢笑。正如一位媒体编辑在参加近期的“中央新闻单位青年编辑记者延安行”活动后感慨:“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只有真正脚踩在这一片黄土地上,心里才能踏实。”当前,一些新闻作品百姓不感兴趣,就在于远离了人民群众,没有与百姓的脉搏一起跳动,缺少了生动体现百姓心理情感的语言。有的报道只聚焦于极少部分人,乐道于个体化的“杯水风波”,而让大多数人“被沉默”,大多数人就会用“不看”表态。新闻传播的目的,是要让人们了解更多的信息,增长更多的见识,汲取更多的思想养料,从而形成惩恶扬善、激浊扬清的社会氛围,凝聚积极进取向上、推动文明进步的合力。这一切必须通过改变作风、改变文风,学习群众语言、善用群众语言,从社会实践的丰厚土壤中获取养料养分,客观公正、全面准确地反映社会真实,用生动鲜活的语言把作品写在群众的心坎上,用通俗易懂的话语让群众接受。
坚持“三贴近”,贵在制度化、规范化
坚持“三贴近”原则,是对党的新闻宣传工作的长期要求,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直面新闻界跑会议、编材料、不深入基层、文风格式化等普遍性问题。“走、转、改”活动中产生的很多报道,反映的都是普通人的真实生活和心声,拉近了媒体和群众的距离,为新闻界带来了一股清风,这股清新之风不应该一刮而过,我们期待它能长久地吹拂在大地上。正如新闻理论工作者、上海《新闻记者》前主编吕怡然所说,“走、转、改”绝非权宜之计,亦非仓促突击,在突出强调、大力倡导之后,重在信念坚定,贵在持之以恒,使之制度化、规范化。
一是要坚持回到现场,让走基层成为新闻人的职业自觉。要身心俱到,与新闻当事人倾心沟通,为读者提供独家的发现、独特的角度和独到的观点,捕捉源于生活的活语言、真话语;编辑的目光要更多地聚焦基层的创造性实践,反映民声民情民愿,让来自现场的活新闻更多地占据版面;要发扬光大党报善于到基层调查研究的优良传统,带着问题走基层,在走基层中思考,发现真问题、真典型,写出有分量、有思想的作品。
二是要敢于根治老毛病,解决影响新闻生动、鲜活的体制机制性问题。要敢于啃业内的“硬骨头”,使新闻战线为推动科学发展、建设和谐社会作出更大贡献。在开展“走、转、改”活动的过程中,各新闻单位应改进创新方式方法,结合媒体格局的变化、队伍结构的实际、业务工作的需要,打造富有特色的活动载体,广泛吸引编辑记者参与。同时,应注重建立完善有利于激励新闻工作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长效制度机制,完善学习培训和考评考核制度,以保障成效固化,推动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成为新闻战线的自觉行动和新闻工作者的职业追求。例如,在各类新闻奖评比中,向来源于基层的新闻作品和文风清新的短新闻倾斜,这样才能催生更多打动人心的好作品,促使传统媒体更好地引导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