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媒理论版的定位与升华
2011-08-15郭丽杰
□郭丽杰
(江城日报社,吉林 吉林 132002)
提起报纸中的理论版,人们首先想到的会是枯燥、严肃、呆板、套话、讲话稿这类字眼。更有人笑称,理论版的文章连作者本人都不看,只有版面编辑、责任编辑和报社总编辑会看。为什么呢?稿件多是一些部门领导的署名文章,多由属下代劳,“作者”本人当然连看都不看。而仅有的“三个读者”,实在是因为工作需要,不得不看。
此话当然只是笑谈,明显是以偏概全,过于夸张。不过,它也绝非空穴来风。我们随便翻翻各地报纸,此类问题也确实不少。理论文章为什么如此不受人待见?
我们翻开某报的一期理论版,全版刊发了4篇稿件,题目分别为:“坚持‘五个始终’,力求‘五个突破’”;“创新方法,力求实效”;“用实招破解党建工作难点”;“大胆探索‘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新途径”。仅从标题来看,哪个读者会有进一步阅读文章内容的兴趣?此类空洞无物的标题,几乎成为理论版面的典型性标题,也是随便什么部门都愿意拿来一用的“万能题”,怎么会勾起读者的阅读欲望?接着往下看,你看到的是千篇一律的“一是……二是……三是……四是……”,或者“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罗列的是该部门今年的工作计划。此类几乎是部门内部用的行政公文或是部门领导的讲话稿,往往成为报纸理论版面的“座上宾”,占据了理论版的很大一块阵地。久而久之,理论版在广大读者心中形成的整体印象可想而知。
那么,理论版须如此经营别无他路吗?或者说,理论版都面临如此“死穴”无法解开吗?当然不是。在现行的舆论环境和管理机制下,积极的技术性改造完全可以改变理论版的现有状况,使其严肃的面孔日渐柔和、可爱,变得更加贴近我们的工作与生活。
搞好版面定位
理论版面的定位,用书面语解释,就是负有为本地区党政领导机关决策提供参考、为改革和发展出谋献策、为干部群众出现的认识问题释疑解惑等任务。说白了,理论文章通过作者的视角和见地,为地方某一项工作(或战略、政策、某个项目建设、某项规划等等)的大力推进,提出一家之言,为相关部门和领导的决策提供参考。提出一个观点是很容易的事,接着阐述具体该“怎么办”是很重要的,这恰恰是理论稿件的核心内容。
严格坚持这样的版面定位而不游移,才会把好稿件入口关,才会以这样的版面定位来要求理论文章言之有物,才会引导理论文章的作者们有正确的稿件方向。曾经有一个作者,写了一篇探讨吉林市现代工业服务业的文章。全文几乎都在阐述现代工业服务业如何重要,而仅在文章的结尾写了几笔应该怎么办。这个选题是很新颖的,这一领域还鲜有探讨者。于是,笔者联系了作者,与他仔细探讨了现代工业服务业在我市的现状,以及这一领域的未来发展前景,并跟他交流了我的看法,引导作者对文章进行重新修改,着重把笔墨放在后面的内容上——如何发展现代工业服务业。经过作者本人的修改以及编辑的再次加工后,文章见诸报端,大力压缩了前面阐述重要意义的部分,而把笔墨重点放在该“怎么办”上,且以直接的实题作了这部分的小标题——发展现代工业服务业,必须旨在推进现代加工制造业。文章选题新颖,修改后有理有据,有一定的可操作性,社会反响非常好。
对理论稿件大胆实行“减法手术”
理论版的文章,有很多是本地一些部门的领导撰写,理论版编辑在处理稿件时难免会畏首畏尾,不敢大动。这导致稿件质量难以得到提高。其实,编辑在一定的政策积累和理论修养的前提下,完全可以对稿件进行大胆“手术”,使其摆脱行政材料的痕迹。
先是去掉“八股”模式。现在的领导讲话稿,常见如下模式:突出一个……字、狠抓两个……问题、增强三个……、贯彻四个……、突出五个……,或者是:一个中心是……、两个重点……、三个支柱……、四个轮子……、五个渠道……。这些文章,全部按模子往里套,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强化领导、加强队伍建设……对这样的行文方式,首先是完全破掉,然后重建。编辑在认真、反复阅读文章后,在不改变文章内容的前提下,对大、小标题进行重新拟定,尽量以实题作为引领。对文中的“一是、二是”以及“第一、第二”格式也全部去掉,直接进入内容。
然后是控制文章字数。版面承载量有限,几篇大文章占据版面,版式会立刻变得呆板,读者也会在第一眼产生疲劳感和畏惧感,难以达到传播目的。因此,每篇文章字数尽量控制在1500字以内。
借鉴新闻模式为文章锦上添花
理论稿件的表现形式一直以来比较单一。表面看四平八稳、正襟危坐,似乎不如此不足以显示理论文章的重要性。小标题的制作也常常是一句话标题。其实,适当的“加法”,可以让理论文章变得活泼而生动,变得更“软”。
根据文章内容灵活制作小标题。新闻稿件中的标题制作是比较灵活的,比如段落式标题就能在第一时间里就传递更多的信息。理论文章可以借鉴这样的模式。比如,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战略任务,各地开始贯彻执行。为了让党员干部明确这一任务,笔者编辑了一篇本报综合的稿件,小标题的制作就大胆采用主、副题的形式,内容上前后呼应,并分别以黑体字和楷体字予以清晰的区分。
第一个小标题——
主题: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基于“三个迫切需要”
副题: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背景和重要意义
第二个小标题——
主题:把学习作为全党的共同责任,要求全党学习、全员学习
副题:中央对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部署和要求
以这样的方式作为文章的小标题,传达了明确而清晰的内容提要,对读者起到了直接的引领作用。
“加法”手段,还体现在烘托文章的巧思妙想中。还比如刚刚讲过的这篇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稿件,文章后面笔者还加配了一个“链接”,内容是“中宣部推荐第一批学习书目,具体包括7种经典著作”。精短的几百字间,列出了中宣部为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而列出的7种经典著作的具体书目。如此加配的“链接”内容,使得文章内容又向前“滑行”了一段路程,延伸了信息链条,使得前面的主要稿件显得更加完整。
理论宣传是我们党报义不容辞的责任,经营好理论版面也体现着一份报纸的水准。正像高尔基所说:“世界上没有不能用简单明了的话语来表达的事物”,理论文章完全可以有可爱的面孔、亲切的话语,说百姓可以听得懂的观点和理论。技术性改造,便是理论版走向通俗的路径,使理论版更具“人间烟火”,营造更多的现实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