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听力教学方法的研究
2011-08-15逯凌虹
逯凌虹
(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外语教育系,山东淄博255130)
英语听力是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大约占总熟练程度的11%~38%。根据美国外语教学法专家W.M.Rivers和M.S.Temperly的统计,人们在社会实践的语言文字使用中,有45%是通过听来完成的。因此,听力教学是整个英语教学不可忽略的组成部分,听力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英语学习中语言知识的掌握和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然而,目前高职高专英语听力教学却是整个教学中比较薄弱的环节。
一
笔者现就本人所在师专英语专业听力教学过程中发现的一些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同时对教学过程中采取的相关应对措施进行阐述,希望能够与从事英语听力教学的同仁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通过教学实践和相关理论的研究,笔者发现影响专科生英语听力的因素主要有如下两点:
(一)学生的心理障碍影响
人的心理因素是指人的智力因素之外的那些参与学习活动并产生影响的非智力因素,一般指情感、兴趣、注意力、意志等,在学生身上往往表现为学习情绪和学习态度。这些因素虽然不直接介入具体的学习过程,但对于学习效果起着调节、激励或推动的作用。[1]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提高听力水平的基础。然而,笔者认为,目前很多高职高专学生在英语听力过程中存在着心理障碍,主要有以下几点:
1.对英语听力存在畏难情绪,缺乏自信。高职高专学生的英语基础较弱,对于英语学习有较强的抵触心理。英语听力对学生的各项综合能力要求很高,并且要求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反应力敏捷,所以学生对英语听力更是普遍存在畏难情绪。对自己缺乏信心,思想负担较重,还没有开始听材料就认定肯定很难,自己肯定答不对,从而产生了焦虑、急躁的不良情绪,思想无法集中,理解能力变差,心理活动过程处于压抑状态。[2]这样的畏难心理严重阻碍了学生学习听力的积极性,制约了学生听力水平的提高。
2.对听力的重视程度不够。我校英语专业课程的编排是:听力第一学年和第二学年每周两节;精读第一学年、第二学年每周四节,第三学年每周两节;泛读第一学年和第二学年每周四节,第三学年每周两节(2010-2011学年开始调整为第一学年和第二学年每周两节)。与这两门课程相比较,听力的课程时间相对较少,由此给学生造成的错觉是听力在整个英语专业学习中不占重要的地位,从而忽视听力的练习。在调查中发现学生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用于听力锻炼的时间要明显少于学习单词、语法等的时间。如在调查中发现超过90%的学生每天学习单词和语法,平均每天每人60分钟左右。然而只有74%的学生一周能练2次听力,一次20分钟左右;17%的学生课堂之外从没有专门练过听力。这说明大家还没有把听力当成英语学习中的重中之重来抓。
事实上,听力在英语学习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听力能力对习得其他言语技能至关重要。据美国保尔·兰金教授的统计,人在社会日常生活中语言的使用情况是“听”占45%,“说”占30%,“读”占16%,“写”占9%。以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为例,四级考试包括听力理解、阅读理解、完型填空或改错、写作和翻译四个部分,其中听力理解部分分值比例为35%,阅读理解部分分值比例为35%,完型填空或改错部分分值比例为10%,写作和翻译部分分值比例为20%。虽然自2010-2011学年开始听力和泛读占有了相同的教学时间,但是笔者认为阅读能力也可以通过精读课得到提高,但听力能力却不能单纯通过课文学习来提高,因此应该在平时强化听力学习。
(二)学生基础知识和相关文化知识相对贫乏的影响
1.高职高专学生对于英语语音语调的把握与分辨能力较差。英语听力对于语音语调的要求很高,语音不好会严重阻碍听力水平的提高。虽然英语专业的学生有专门的语音课帮助纠正发音;但学生并不知道如何在一篇较长的对话或短文中分辨并利用好语音语调。其具体表现为:读音不准造成不能正确辨音;不适应连读、弱读、失爆等音变现象;不能很好地理解由重音和语调引起的句意变化等现象;不能通过语音语调的变化和读音的停顿快速地对一些结构较复杂的句子做出反应等。如,将a part听成apart,a special way听成especial w ay。[3]
2.高职高专学生的英语文化知识较薄弱。听力材料大多来源于日常生活,因此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语言文化基础知识。高职高专学生的学制是三年,“英美概况”“英美文学”的开设时间较短(一般是“英美概况”一个学期,“英美文学”两个学期;而本科生是“英美概况”两个学期,“英美文学”四个学期),导致高职高专学生对于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知之甚少,这也成为制约学生听力水平提高的瓶颈。因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它的产生和存在与这个国家的社会制度、风土人情、民俗习惯等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当然,影响英语听力教学和听力水平的因素还有很多,如教师的教学时间安排、材料的选用、听力播放设备的质量等。要想把英语听力水平提上去,也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完成的事情。英语听力水平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复杂过程,要提高英语听力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听力技能,必须克服制约因素的负面影响,引导学生克服对听力的畏难心理,充实和扩大学生的语言基础知识和相关文化知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听力学习习惯,努力培养学生对听力学习的浓厚兴趣并保持持久的热情。
二
笔者通过近几年的英语听力教学实践并结合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总结了几条提高听力教学的措施,具体内容如下:
(一)教学内容从学生实际出发,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引导学生乐于听力学习
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听力的主动性和自信心,消除学生对听力的畏难情绪。听力教师要不断鼓励学生不带任何心理负担地去听,不必看重做题的正确率,而要看重自己取得的点滴进步。另外,听力教学中选用的听力教材应是学生熟悉的,跟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丰富多样的材料,通过降低材料的难度来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名人演讲、电影经典对白(奥斯卡经典影片的片段)等。在问题的设置上也要根据学生的不同能力、不同性格提出难易不同的问题,使学生尽可能处在健康的心理状态下进行听力训练。另外,碰到学生不能完全听懂的地方,可以采用表情、手势、动作等肢体语言来帮助学生理解。学生如果能够理解老师肢体语言所表达的内容,就会产生成就感,树立起自信心,消除对听力的畏难情绪。[4]
2.注重听力技巧的讲解,使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在每个单元结束时都要进行听力技巧的总结,如怎样抓住所听材料中的关键词并捕捉重要信息,怎样根据所给问题预测材料内容,怎样用缩略词快速书写听力长句等。另外在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临近时,专门拿出3周左右的时间给学生讲解考试应对技巧,这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学生掌握了宝贵的听力小窍门。
(二)丰富教学手段,课堂教学与平时练习相结合,采用声光影等多种传媒手段进行教学
培养学生养成清晨和晚上听BBC、VOA,课余时间用英语进行对话的良好习惯,把听力的练习融入到日常的生活当中去,在不知不觉中增加听力锻炼时间。另外,学生喜欢在课外看一些英语原声电影,听力教师还可以把这些电影融入到教学中,即把本科生的视听课融入到专科生的英语听力课中。这样,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给学生放映电影,在上课时选取电影中的重点对白进行精听精讲。笔者的具体做法是给学生复印重点对白,并将其中的重点句子空出,让学生通过听录音填写出来并记住。这种做法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听力的兴趣,有助于帮助学生消除对听力的畏难心理,并有效地将课外活动和课堂教学结合起来。
(三)对听力材料中的语音语调难点进行重点讲解
高职高专学生虽然开设语音课,但语音课是帮助学生读出正确的发音,自己会连读、弱读等;而听力课是要帮助学生听懂并能分辨别人(说话者)的连读、弱读、重音等,并能根据这些语音语调的变化听出说话者所要表达的意义(隐含的含义)。例如“Where have you been”,说话者重音在“w here”上,是询问,想知道对方去哪里了;重音在“you”上,是反问,反驳对方的询问,表达情绪的不满。两者是有较大区别的。在听力课堂教学中要重点帮助学生根据文章前后的句意及语感来分辨变音的单词或词组,即使听不清楚也能猜出来,从而培养学生的“听感”。
(四)注重文化背景知识的讲解
在听力教学中教师应该有目的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文化知识的传授,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听力材料的内容。高职高专类学校的课一般都是两节课连堂,共90分钟。听力要求学生精神高度集中,时间长了容易疲劳,一般集中时间约为25~30分钟。所以,笔者的做法是在两节课的中间给学生讲10-15分钟的英美文化,如万圣节的由来,情人节的庆祝方法,热狗的来历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上课的注意力也比以前集中,授课效果也明显提高了。
近年来,随着地球村进程加快,中国与世界交流越来越频繁,既有大量外国友人来到中国,也有越来越多国人走出国门。英语作为应用最广泛的国际语言,在口语交流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英语听力是英语口语交流运用的基础,可见听力教学在新世纪英语教学中的地位也日益重要起来。
[1] 焦晓骏.听力测试中的心理障碍及矫治[EB/OL].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网站(人教论坛).
[2] 刘润清.论大学英语教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3] 王建波.大学英语四级听力全真课堂[M].上海: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4.
[4] 文秋芳.英语学习的成功之路[M].上海:上海外语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