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更多版面留给基层和群众——《闽西日报》开展“记者下基层”活动的几点体会

2011-08-15程璧晖

中国地市报人 2011年12期
关键词:闽西下基层党报

□程璧晖 黄 俊

(闽西日报社,福建 龙岩 364000)

近年来,《闽西日报》不断强化“三贴近”意识,坚持开展“记者下基层”活动,特别是今年8月中旬新闻界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以来,《闽西日报》把宣传报道的触角进一步伸向基层一线,采写了一大批引起社会较大反响的新闻报道,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自2003年开始,《闽西日报》从提升认识、强化考核、深化机制等方面入手,先后开展了“夜宿山村问‘三农’”、“走进革命老区基点村”、“听民声、访民情”、“记者‘三贴近’”、“兴产业、建新村、构和谐——党报记者在行动”、“关注农村‘一村一品’”、“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记者体验活动”、“记者进社区”和“来自基层一线的报道”等一系列采访活动,营造了党报新闻报道“接地气、冒热气、赢人气”的良好氛围。

提升认识 使记者愿意下基层

党报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党报作风、文风深入与否、扎实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其公信力的增强或削弱。为了使报纸更加贴近群众,在党委、政府满意与群众满意上找到最佳结合点,《闽西日报》多年来进行了多方位的思考和实践。

一方面,立足实际促使“观念下放”。新闻工作者只有走进基层,才能把党和政府的声音送到千家万户,才能进一步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增强新闻宣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才能更好地在服务群众中实现新闻工作者的价值追求。在“记者下基层”活动开展之初,《闽西日报》就认识到,要切实做到“俯下身子”,首先要做到“俯下思想”。报社通过邀请市委党校专家宣讲、全体员工大会、报社编务例会、部室内部培训会议等各种场合、各种形式的活动,统一全体采编人员的思想,让越来越多的编辑记者认识到,基层一线才是新闻工作的源头活水,只有不断采写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新闻报道,自身的业务水平才能不断提高,报纸才能持续得到群众的喜爱、信任和支持。如果只是跑机关、泡会议、打电话,只会离生活、离实际、离群众越来越远。

另一方面,破解难题推动“身段下放”。随着现代通讯工具的日渐发达和普及,一些记者采访越来越依赖电话、传真和互联网,一些记者勤于跑机关、泡会议,浮于表面、闭门造车,而忽视了“俯下身子”,“三贴近”作风缺失,所采写的新闻报道干枯乏味,既浪费了宝贵的基层新闻资源,更是严重影响了办报水平的提高。针对这种情况,作为地方主流媒体的《闽西日报》,将解决此类问题提升到对读者负责、对报社可持续发展负责的高度,报社党委会、编委会均多次召开会议讨论研究,并出台政策引导和鼓励报社全体新闻从业人员多下基层、常下基层,从2003年开始,每年都要求由记者部牵头组织开展“记者下基层”活动,使新闻采访从“键对键”向“面对面”转变。

强化考核 使记者必须下基层

结合“记者下基层”活动,《闽西日报》从强化绩效考核入手,按照“用目标管理激发工作动力,用考核督办营造工作压力”的思路,着眼于加强岗位目标管理、基层报道人人有责、评优倾斜基层稿件等方面,通过制度强化广大干部职工,尤其是采编人员下基层“抓活鱼”、勤思考、出精品的意识。

加强岗位目标管理。随着事业单位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闽西日报》按照德、能、勤、绩等方面标准,对中层干部实行三年一竞聘,对采编人员岗位实行双向选择。竞聘结束、人员到岗后,相关部室必须按照公示的三年目标任务开展工作。同时,每年年初,报社都会针对不同部室的实际,下达年度考核任务,对全体采编人员每月实行“工分制”考核,把下基层的任务纳入其中。这种定岗定责的管理方式将工作任务及工作标准落到纸上,使广大干部职工心中有目标,肩上有担子,工作有动力,在制度上推动了“记者下基层”活动的开展。

基层报道人人有责。时政报道是地市党报新闻报道的“重头戏”之一,占据着地市党报不少的版面和人力资源。如何在保质保量完成时政报道的前提下做到基层新闻报道不弱化,早在2003年,《闽西日报》采访部室就创新出“三三制”轮岗办法,将全体采访人员划分成三组,即时政组、热线组和机动组,实行每月一轮换,即当月时政组负责完成时政报道;当月热线组负责完成《每月关注》和《读者热线》版有关群众来信来访的“记者调查”任务;当月机动组负责采访报社安排的重大新闻或突发性新闻,更主要的是,要求他们深入挂钩县(市、区)一线采访,抓基层新闻“活鱼”。

2009年,《闽西日报》按新时期、新形势对新闻工作的要求,抽调6位业务精、工作勤、责任心强的记者组成了驻市委、市政府的“登高记者站”,主要负责采写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活动报道和重要会议、重大社会主题活动以及全市重要工作的宣传报道,使其他记者能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基层一线新闻的挖掘和民生新闻的采写上,不仅极大突出了“党报姓党”的原则,同时节约了人力、财力、物力,更为做大做强、做精做深基层新闻报道奠定了坚实基础。

深化机制 使记者喜欢下基层

在注重夯实思想、强化绩效考核的同时,《闽西日报》积极探索建立“记者下基层”常态化机制,从源头着手,加强培训、精心策划、延伸触角、评优倾斜,使编辑记者从被动下基层变为主动下基层。

加强培训常态化。基层报道要出彩,业务水平是保障。多年来,《闽西日报》持续强化对报社员工的业务培训,每年都从高等院校、兄弟报社、市直有关部门邀请专家、同行,从消息、通讯、言论、摄影等各类新闻体裁的采写,到相关政策法规、行业动态、健康知识等,对全体员工进行全方位培训。同时,对员工参与培训的情况登记造册,作为职称评聘、提拔任用的依据之一。如此一来,报社员工乐于参加培训,在极大提升业务水平的同时,掌握了鲜活生动的群众语言,所采写的报道也能够做到让群众喜闻乐见。

精心策划常态化。下基层系列报道的采写离不开精心策划。作为一项长年坚持开展的活动,《闽西日报》结合各界关注的热点,对“记者下基层”活动从采访、写作、编辑等方面,都进行了全面周密的策划和精心细致的安排,使记者在基层采访时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如2003年,市领导在报社党委民主生活会上提出“要大力提倡‘战地记者’的新闻采访作风,带头深入一线,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写出老百姓关注、关心的鲜活新闻”,报社立即组织开展“夜宿山村问‘三农’”活动,全体记者分赴七个县(市、区)农村,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写出了《一个新型农民的追求》、《让农民听证村务公开》等二十多篇有深度的报道;又如2010年,报社组织策划了“记者进社区”活动,要求报社全体采编人员深入社区、关注社区、了解社区,在此过程中,全体采编人员均完成了一篇以上与社区有关的新闻报道,为建设和谐社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延伸触角常态化。在开展“记者下基层”活动过程中,《闽西日报》尽量将目光投向交通不便、地处偏僻的山村和厂矿,每年都派出一批记者到较少顾及的乡镇,有针对性地进行采访,让记者在体验生活的同时挖掘特色和亮点。如2004年开展的“走进革命老区基点村”采访活动,报社领导和编辑记者深入每个县(市、区)最边远的山村采访,行程两千多公里,写出了《大连村:竹山变成金饽饽》、《池家山村:竹业加工拓富路》等一系列报道,一些基点村的群众还激动地拉着记者的手说:“解放以来还没有见过记者来到我们这里采访”;又如2009年开展的农村“一村一品”采访,各县(市、区)有特色的乡村、种养殖业大户都成为记者采访的目标,为全市农业品牌的建设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评优倾斜常态化。为促使编辑记者多出精品,《闽西日报》每周、每月、每年都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在报社内部评选好新闻,对获奖者予以奖励,不仅如此,报社还对每名采编人员下达创优任务,使创优成为采编人员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基础上,为鼓励编辑记者更加深入基层,在同等篇幅稿件的量化考核以及月度、年度好稿的评选中,《闽西日报》在评判的标准上进一步向基层报道倾斜,如进村入户稿件在原有基础上追加奖励分数3分,反映群众呼声的问题性报道稿分加倍等等,使记者的基层报道在稿费方面得到更多实惠的同时,也比较容易获奖,一举改变了稿件考核只重数量不重质量的惯例,激发了记者采写基层稿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记者下基层”活动开展以来,《闽西日报》基层稿件见报率不断增加,截至目前,由报社策划、本报记者采写的基层稿件共刊发1000多篇(幅),多篇稿件获得福建新闻奖和中国地市报新闻奖等奖项,进一步增强了新闻宣传的亲和力、吸引力和公信力。

猜你喜欢

闽西下基层党报
“万名文艺家下基层”走进弋阳
健全党建引领下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西藏自治区歌舞团送文艺下基层演出
一项持续九年的公益活动,让我们见证了党报的力量
走近“红色闽西”主题采访
闽西灯笼点燃乡村狂欢
闽西山区艺术扶贫的“她力量”
党报专副刊怎样撑起“半边天”
办好党报内参的思考与探索
下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