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闻记者应树立五种意识

2011-08-15张勋英

中国地市报人 2011年12期
关键词:新闻事业新闻记者人权

□张勋英

(周口人民广播电台,河南 周口 466000)

广播电视新闻是新闻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名优秀的记者是受人民群众尊敬和爱戴的。那么如何做一名优秀的广播电视新闻记者?关键是要树立五种意识。

导向意识

广播电视新闻记者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人民权益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切实提高新闻宣传工作能力和水平。努力适应社会环境和工作对象和变化,增强工作主动性,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新闻宣传的新方法、新手段、新思路,增强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广播电视新闻记者要主动回应人民群众的关切,使新闻宣传工作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为推动各项事业创新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广播电视新闻记者要坚持党性原则,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根本原则。党性是阶级性的集中体现。社会主义新闻的党性原则突出表现为,新闻必须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是党和人民的喉舌,是党重要的宣传思想阵地。新闻的繁荣和发展,事关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事关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和文化安全,事关我国的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一定要从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新闻工作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典型意识

抓好典型报道是广播电视新闻报道的优良传统。典型报道包括典型人物、典型事件、典型经验、典型个体和典型群体,等等。做好典型报道,对弘扬社会正气,推动各项工作,提高媒体的影响力等方面都有着重要作用。首先,要树立典型报道意识,是做好典型报道的前提。但是,在新闻实践中,我们还要善于发现“典型”。要做好典型报道,关键在于掌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深入实际,在现实生活中挖掘典型。只有这样典型才能树得起来。其次,要求记者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作为党的新闻工作者,有责任把先进的、优秀的人和事真实地记录下来,为历史留下一点东西。还要胸有全局,拓宽视野,多领域发现典型。一件事、一个人是不是典型,要拿到全局去衡量。同时,典型并非只有人物典型。各行各业,各个领域都蕴藏着典型。我们应该拓宽视野,注重在新动向、新事物、新成就、新经验、新风尚、新人物、新问题上挖掘典型。

精品意识

精品意识,是一种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是一种不甘平庸、奋勇争先的创新精神,也是具有强烈事业心和责任感的表现。无数事实证明,业绩的好坏,事业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记者有没有责任心。强烈的责任心是一个人走向卓越的必备品质,也是通向成功的“通行证”。如果记者对工作马马虎虎,应付了事,平时经常出岔子,关键时刻还会“掉链子”那么他不仅难以进步,而且在任何岗位工作都让人不放心。出精品还是一种付出,不仅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心血和汗水,有时还要牺牲许多个人利益。新闻事业离不开“精品意识”,只有更加注重培养“精品意识”,我们才能目光远大、赶超先进,才能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才能不畏艰难、直面挑战,才能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唯此,我们也才能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拥有竞争底气和实力,在充满机遇和挑战的工作中,永葆昂扬的激情,为新闻事业书写辉煌的篇章。

人本意识

2006年7月12日,一篇《河南电视台都市频道女记者曹爱文流泪伤心模样》的帖子,出现在大河网“网闻天下”栏目,图文并茂地讲述了曹爱文救助落水女孩的全过程。在一次采访落水少女的报道现场,曹爱文不是先去采访,而是挺身而出,在120急救车到来之前去救人,这位女记者的行为打动了众多网友。也有人认为,采访是记者的第一要务,首先就是要以“旁观者”身份记录事件,传达信息,用职业手段获取最大社会效应,因救人而放弃采访的做法并不可取。这实际上是在考验记者,是写新闻要紧,还是救人要紧。著名记者范长江也指出“有了健全高尚的人格,才配做新闻记者。”新闻记者的社会责任,是构成新闻传播活动的基础,自觉履行对事实、受众和社会应尽的职责、使命和任务,也是社会对新闻从业人员提出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记者首先要承担社会责任,在采访中不仅仅只是以自己的采访报道为唯一目的,既不是一个冷血的旁观者,也不是一个简单而纯粹的笔者,而是以采访对象的根本利益出发,竭诚为他们服务。在新闻活动中要始终把人放在首要地位,树立人本意识。人本意识就是以人为本,是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注,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和对人类的解放与自由的追求。概括来讲,就是关注人的三个不同侧面,即生命、生活、生存。

人权意识

2009年4月1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了《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09-2010)》(下文简称《计划》),这标志着新中国人权事业迈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从陈述人权状况到建构人权目标。从新闻传播视角解读《计划》,我们清晰地认识到,中国新闻界将肩负起新的神圣使命,将面对一系列新的挑战和新的考验。新闻记者要树立人权意识,为促进我国人权保护而努力。人权把人当作世界上最高的价值,要求人相互认同和尊重。不尊重人,就会产生歧视和罪恶。长期以来,我们只知道违法,不知道侵权。人的生命权集中体现了人的尊严和价值。生死关头救人一命,是天经地义的事。但是,见死不救的情况在我们社会中却时常发生。这种现象的产生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缺乏人权教育是一个重要原因。新闻记者树立人权意识,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要关注侵犯人权的事件,给弱势群体以帮助;二是要尊重被采访对象的隐私权、名誉权;三是要促进人权精神的宣传。

要想做一名优秀的广播电视新闻记者,要把这五种意识落实于采访的每一天,才能够采写出鲜活生动的新闻,为新闻事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猜你喜欢

新闻事业新闻记者人权
人权不应成为西方话语霸权工具
数字时代的人权何以重要:论作为价值系统的数字人权
残疾人体育权——一项国际人权
2019 新版新闻记者证公示
2019新版新闻记者证
2019新版新闻记者证全新登场
新版新闻记者证式样
市场经济对新闻事业的影响
中国记协发布《中国新闻事业发展报告(2017年)》
我国首发新闻事业整体发展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