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办好晚报须把握的五个『度』

2011-08-15曹习斌

中国地市报人 2011年12期
关键词:攀西办报晚报

□ 曹习斌

(攀枝花日报社,四川 攀枝花617000)

(作者系四川《攀枝花晚报》总编辑)

2001年3月4日,攀西地区第一张晚报——《攀枝花晚报》正式创刊。从创刊之日起,我们就忠实地履行新闻媒体的职责,宣传党和政府的主张;传达社情民意,反映群众呼声;加强舆论监督,努力促使问题的最终解决;坚持开展公益活动,树立媒体的良好形象;不断改革创新,促进事业的健康发展。经过10年的发展,如今《攀枝花晚报》已经成为攀西地区最具社会影响力、自费订阅户最多、广告吸纳量最大的都市生活报,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和信任。

一张新闻纸的十年,既是时光的堆积,也是在发展中不断探索的过程。《攀枝花晚报》之所以能够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并获得成功,得益于对“高度、态度、力度、温度和尺度”这五个“度”的科学认识,得益于对这五个“度”的合理运用。

十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一种高度,坚持政治家办报的原则。在办报过程中,我们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锐性,主动增强责任意识和使命感,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务于攀枝花发展大局。立足晚报自身特色,以独特的视角、灵敏的笔触,积极捕捉有价值、有影响力的重大本地新闻。充分发挥喉舌作用,唱响时代主旋律,为促进攀枝花社会经济的科学发展鼓舞了士气、凝聚了人心,团结了力量,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晚报也成为一张党委和政府满意,各个部门重视的主流大报。

十年来,我们始终怀揣一种态度,饱含浓厚的民生情怀。作为一张都市报,《攀枝花晚报》始终坚持自己的个性和主张,始终坚持“做责任传媒,以民生立报”的办报宗旨,始终关注民生事件,始终关注老百姓最直接、最现实、最迫切的民生问题。以独特的视角,报道民生新闻,讲述民生故事,诠释民生情怀。那16开纸张,是一片民生关怀、百姓问政的精神家园。

十年来,我们始终追求一种力度,高度重视舆论监督。我们把新闻理解为一份沉甸甸的社会责任,弘扬人文理想,诉求公平正义,鞭挞假恶丑。创刊十年,《攀枝花晚报》先后刊发了500多篇高质量、有影响的舆论监督稿件,并促成了大量热点、难点问题的最终解决。真正做到了监督给力,社会效果良好。从而使晚报更具有公信力,更具有社会影响力!

十年来,我们保持一种温度,着力打造公益品牌。2001年,《攀枝花晚报》联合市委宣传部等开展攀枝花市“十大孝顺儿女”评选活动,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自2005年起,我们和市总工会联手打造的“圆梦行动”公益活动,演绎了一曲曲感人至深的爱心交响曲。六年来,“圆梦行动”累计筹集捐款540余万元,先后资助558名贫困学子圆梦大学。通过精心策划,着力打造,“圆梦行动”已经成为一块响亮的公益活动品牌。同时,报纸的社会美誉度不断增强,品牌效应得到极大提升。

十年来,我们始终把握一种尺度,推进各项工作的开展。无论是管理体制的健全,还是激励机制的建立。无论是新闻宣传的开展,还是人才队伍的培养,我们都把面向市场、改革创新、科学发展、与时俱进作为唯一的衡量尺度。也正是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之下,《攀枝花晚报》最终在市场化的道路上走出了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子。

可以说,无论山高水远,我们一直与新闻同在;无论艰难困苦,我们一直与正义同在;无论时空阻隔,我们一直与温暖同在。《攀枝花晚报》在过去十年间,由于较好地把握和运用了这五个“度”,才能从容地面对十分激烈的市场竞争。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我们将把它作为立报之本并赋予其新的内涵,不断探索,不断完善,不断改革,从而将报纸做大做强,实现立足攀枝花,走向攀西的远大目标!

猜你喜欢

攀西办报晚报
攀西蚕区小蚕共育质量的提升措施
“政治家办报”概念的百年演化与话语创新
“分众化、配餐式”办报:萧山日报转型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浅谈关于攀西地区美食旅游的发展趋势及影响
四川攀西地区突尼斯软籽石榴硬枝扦插育苗技术
《圣诞夜》晚报
攀西烟区津巴布韦烤烟新品种引种试验初报
从西藏日报六十年的办报实践看履行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职责使命的重要意义
从新闻作风谈政治家办报新闻理念
精耕本土新闻:地市晚报自强的法宝——《上饶晚报》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