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地市报的发展

2011-08-15王大山

中国地市报人 2011年12期
关键词:跨媒体纸质报纸

□ 王大山

(保定日报社, 河北 保定071051)

面对数字化浪潮的冲击,报纸遇到挑战已是大势所趋,但远非不可救药。毕竟,报纸还有与生俱来的优势:权威,不仅消息来源权威,而且经过了严格的流程控制,保证了信息的准确性;便捷,可平铺可折叠,便利轻巧;即时可得,获取便利,独立于电子设备或数据库,阅读便利。它的版式与形式对阅读人群产生了阅读习惯并产生了阅读依赖,特别是地市级报,除了对国际、国内一些重大事件的关注,更多的是面对本地时政、社会新闻的关注。因此在谋划报业的未来时,要适应变化,在新的发展空间中站稳脚跟。

立足本地,展现“内容为王”的魅力

“内容为王”的魅力会令报纸的灵魂永远长存。因为优秀的报纸在长期的积淀、调整和发展过程中,建立起了专业的采编队伍和成熟的报道机制,这是新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相对网络海量但比较粗糙的信息而言,报纸在有限版面上提供的报道是经过筛选和深加工的,这些精选出的内容在任何时候都为读者所喜闻乐见。在特定的地市,活跃在不同行业、不同社会层面的记者相对于新媒体的从业人员在最快、最准、最多的信息的取得上有着先天的优势,经过艰苦的努力,纸质报纸不断转变自己的形态,以其不可替代的内容和形式,加强与网络的竞争,谋取生存的空间,报纸的读者订户将不会骤然下降。这是因为,互联网信息的最大特点是快速,但是,其优势也是其弊端之所在。其优势在于快速,其弊端则在其精确度不足,某些新闻的可信性不足。十年前,因抢发克林顿和莱温斯基绯闻而名骚一时的美国“卓奇报道”网站,也因其不断发表更正消息而使人们对这家网站发布的信息半信半疑。“21世纪人人都可以当记者”的口号固然很动人,但是一旦人人都可以当记者,又为许多虚假不实信息大开了方便之门。从传递信息的量与质的关系而论,快与好乃是一对矛盾体,往往顾此失彼,而且,这种快与好的矛盾是很难完全统一的。博客中有许多好东西,但其中确有许多未经核实的消息,扰乱了数以千万计网民的眼球。这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因此,严谨的纸质媒体是网络新闻所不可取代的。《朝日新闻》记者加藤千洋认为:报纸的优势在于报纸的每篇报道都有署名,记者的报道要经过编辑的层层把关;此外,报纸有评论作为灵魂,好的评论不仅可以提出问题,还可以为读者指引解决问题的方向;相对于网络的情绪化,报纸更为冷静,有助于人们静心观察。

《华盛顿邮报》一篇题为“美国驻外记者寿终正寝”的报道称,冷战结束以来,美国驻外记者站和驻外记者的数量不断减少,目前全美国所有报纸派出的驻外记者仅有141人。由于没有驻外记者,报社往往很难真实地把握国际新闻的背景和真相,后方汇集的资讯多于前方的现场采访,快餐式报道盛行。长此以往,美国读者将无法全面了解真实的世界。从这个意义上讲,新媒体看似让世界变小了,但是不同国家的“距离”却反而被拉大了。

广播、电视出现时,报纸曾被一些人判过两次“死刑”,但实际上报纸并没有消亡。事实上,连提出“报纸消亡论”的美国学者菲利普·迈耶也一再澄清:“报纸消亡”指的是纸质报纸的逐渐减少和最终淡出,而非报纸所有形式的消亡。不论是今天还是明天,报纸的报道方式和内容依然对读者和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思谋未来时,报纸不仅应当立足于社区和特定对象,提供专业化的信息,而且应当汲取数字媒体传播的养分,适应数字化时代的传播特点。通常来讲,分散的、个体的网络用户所生产的任何数据即微内容,是一种“碎片化”的表达方式,相对于传统媒体大批量生产的内容而言,微内容的魅力在于以个性化的表达迎合分众的个性化心理需求。无论纸质版式还是电子版式的报纸,都可以通过信息生产的微内容释放受众潜在的微表达,从而增强报纸的生命力。

抢滩本地网络终端

传统平面媒体向新媒体的延伸,可以通过新的技术平台和新的传播方式去满足更多受众的愿望及需求,把最有价值的内容带到读者面前,吸引报纸赖以生存的广告商,将所生产的文化产品以最有效的营销手段、在更广泛的范围内更多地进行销售,创造一种崭新的、立体的跨媒体营销方式和经营方式。同时现在一些大网站都集中在一线城市,以及省会城市,这就给地市报一定的缓冲时间,集中精力进行平面媒体创新的谋划与准备,当真正的挑战来临时地市报已经有了足够的装备来应对。

建网。网络具有更新快、信息多、网民多的优点,但传统媒体也有其权威性和新闻采编的内容优势。两者结合起来则如虎添翼。因此可在互联网上设立独立网站,形成跨媒体的综合信息平台。网络媒体可以突破传统媒体所受到的版面和时间的限制,真正实现全天候的开放和运转,可以极大地弥补传统平面媒体的不足。同时,充分利用网络的特点,向读者提供远远超过纸质媒体的更多内容,如提供教育、生活、闲置产品的展示、同城信息分享、旅游、便捷购物、美食、房地产、气象、交通等多种服务,并且将本地所有相关资料整合成一个互联网上的窗口平台。

覆盖。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将海量的资讯细化,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聚集消费者眼球,吸引广告商眼球。由于社会生活的丰富性,使受众对生活资讯产生了多种需求。那么如何有效地满足这些读者和消费者的多种需求,争取更多的消费人群,就成为传统报业新的市场机会。

细分。在新媒体迅猛发展的今天,平面媒体可以网络为技术平台,将自己的编采内容细分,通过区域细分和行业细分全方位满足不同需求的消费者,以达到读者全覆盖和区域全覆盖。通过网络平台,做精、做细消费者有需求的内容,形成对传播区域内目标受众的最大覆盖,从而达到在最大范围内对读者群的影响,重新产生新的媒体市场,从而建立起新的盈利模式。

整合。借助网络,利用报纸的编采力量与资源,将报纸信息源的整体规模优势和报纸的传统声誉与互联网的信息综合集成展示能力相结合,做成一个上规模的、有丰富信息量的、有巨大影响力的网络媒体和大型新闻网站。这个网络媒体不只是一个内容集成的展示平台,而且还是一个报纸信息的综合分类与加工整理的加工厂,这样可大大提升集团的品牌影响力。今后则可利用集团品牌的影响力,逐步整合其他媒体,以实现效益最大化。

跨界。目前,党中央号召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倡国有媒体进行跨媒体、跨行业、跨区域发展,但在现行的行政区划和管理体制下,真正要进行跨媒体、跨区域扩张,是比较困难的。但是,网络的出现,却给传统媒体的全方位扩张提供了极好的技术平台,使得原本困难重重的跨越,变成了轻而易举的可能。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这个高技术平台,将平面内容与影像内容结合起来,以增强对消费者和广告客户的吸引力,如对区县经济的宣传,对旅游、房地产、酒店、求职、教育、医院、网络销售等领域的宣传,都可以通过有着跨媒体、跨区域优势的网络视频来完成。从今后的发展前景来看,网络视频将不再仅仅是纸质媒体的盈利补充手段,甚至完全可以超越纸质媒体而成为一个独立的盈利平台。

地市报已经面临着新的转折点,要跳出单一的报纸经营模式,要将报媒的发展纳入到文化产业链之中;开始逐步改变原有的商业模式,创造出新的渠道模式、营销模式和盈利模式。这样,地市报在新媒体的冲击下才会立于不败之地。

猜你喜欢

跨媒体纸质报纸
网络多屏视域下传媒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评《交互叙事与跨媒体叙事:新媒体平台上的沉浸式故事创作》
四川省图书馆发布2019年阅读报告
报纸
布达拉宫纸质文物修复——以佛经公文为例
试谈新环境下的博物馆跨媒体叙事
卖报纸
可以吃的报纸
卖报纸
人工智能2.0时代的跨媒体智能
独立书店浪漫的纸质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