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防会议报道公式化反弹
2011-08-15宋铁夫
□宋铁夫
(江城日报社,吉林 吉林 132011)
严防会议报道公式化反弹
□宋铁夫
(江城日报社,吉林 吉林 132011)
会议报道对于报纸十分重要,尤其是党报。如果没有会议报道,有的报纸要闻版甚至就会“开天窗”,对此,党报编辑深有同感。本着对读者负责任的态度,很多报纸前些年积极地进行了会议报道改革。但是最近翻阅一些报纸,笔者发现部分会议报道公式化的苗头再度出现。这是非常可怕的,因为读者不买账,所以一定要严防会议报道公式化死灰复燃。
写法的千篇一律,是造成会议报道枯燥、乏味的罪魁祸首。一般是这样写:导语中介绍会议名称、开会时间地点、参加人和讲话人。然后,按照会议程序写会议议程,如分析讨论了什么,学习传达了什么。在每个段落开头,往往是“会议认为”、“会议指出”、“会议强调”或者“某某领导说”。接下来,便是大段地摘引报告或领导讲话原文。
避免公式化报道,要抓住会议特点,运用多种表现手法。正式会议常常比较冗长而沉闷,但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事物,即使是会议上雷同的形式、连篇的讲话和报告,也必然有它潜在的固有特色。记者应当在采访会议时不停地观察和思考,运用灵活多样的表现形式,写出“这一个”会议的特色。对于有着生动活泼场景的会议,记者不妨“带”读者到采访现场,去看、去听,去感受会议引人深思或令人振奋的氛围。新华社记者郭玲春采写的消息《一万九千余封信投送北京 人民对人民代表寄予厚望》,给我们树立了这方面的典范。作者精心安排了导语:“一封封沉甸甸的信件,载着寄信人的希望,从中国的各个角落送到首都人民大会堂四楼西南角的办公室里。设在此间的六届全国人代会信访组,自五次会议开幕前半月到昨天为止,收到群众来信19241封。”接着作者介绍了来信的内容,还写了34名工作人员为来信而忙碌的情景,仿佛把读者带到了现场。
避免公式化的会议报道,必须对会议内容加以精心的选择和剪裁。这就要求记者注意新闻的贴近性和指导性。会议新闻要从思想、服务和时间地点上贴近群众,反映群众的切身利益,以会议内容与群众的贴近程度大小,确定报道的详略。比如医改、物价调整的会议,就要比一般总结经验、制定规划的会议更吸引读者,就要详写,后者则可略写。写会议新闻,不应是把会议内容原原本本向读者作转述,而应该是把会议提出的新要求、新部署、新精神报道出来,应该写出读者所关心的事,而不是谁作报告、谁讲话。2010年3月18日《江城日报》刊发的消息《蛟河铁西社区民主评议低保申请户》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记者没有写会议议程,也没有写“会议认为”、“会议指出”等套话,而是着重写了群众关心的“民主评议低保申请户”这一核心内容。
避免公式化的会议报道,还要对会议的讲话、报告进行高度概括,浓缩新闻,增加消息的信息量和可读性。记者要有强烈的自为意识,敢于把讲话、报告当作采访获得的材料处理,用自己的话对其精神加以概括表述。